死者「死於」還是「帶有」新冠病毒?澳洲衛生專家:政府沒區分

澳洲各州政府每日公佈新冠病毒的「死者」人數,但有公共衛生專家認為,沒有區分死者「死於」還是「帶有」新冠病毒,無助制訂控制疫情的政策。

MELBOURNE, AUSTRALIA

A resident is taken from the Epping Hardens Aged Care Home on July 29, 2020 in Melbourne, Australia. Source: Robert Cianflone/Getty Images

要點:

  • 澳洲各州政府在公佈新冠病毒死亡個案時,並無區分死者是「死於」還是「帶有」病毒。
  • 公共衛生專家認為,這個區分對公眾對疫情的了解及醫療界的反應措施十分重要。
  • 政府專家則說,確定死因並非容易的事,而這不能用來淡化新冠病毒對病人的嚴重影響。

澳洲廣播公司刊登La Trobe大學衛生、法律及社會中心總監Marc Trabsky,聯同Deakin大學副研究員Courtney Hempton撰寫的

兩人在文中表示,澳洲各州和聯邦政府每日公佈的新冠病毒死亡和確診人數,被用來公共衛生政策控制疫情的功效。然而,現時各州政府的數據並無區分死者的「死因」是染上新冠病毒,抑或純粹死亡時身上帶有該病毒,未知聯邦政府有否區分。

他們說,區分兩項數據,對公眾理解病毒實際影響和醫療界對疫情的反應措施,都是有必要的,「當我們知道誰人因為已有病症而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公共衛生應變措施可以更有效針對和保護潛在脆弱人士和社區。」

文章強調,他們並非淡化病毒的嚴重性,而是認為成功的公共衛生介入措施,需要開放地傳播死亡的因果關係,尤其是在大流行疫症期間,故需要透明的點算及報告死亡病人的方法。

死因並非簡單明瞭

聯邦副首席衛生官科茨沃思(Nick Coatsworth )本周回應記者提問時,承認界定死因是複雜的。

他說:「我記得自己做初級醫生時嘗試簽發死亡證──這不是容易的事……我不認為、無論如何也難以相信,這是淡化新冠病毒對具已有疾病人士的嚴重影響的原因。」

Trabsky和Hempton的文章提到,區分死者是「死於」還是「帶有」新冠病毒,需要對死因做更複雜的調查,不能單憑死前的新冠病毒陽性結果便斷定。

他們舉例說,維州最近有一名20多歲男子染有新冠病毒後死亡,被廣泛報道為「澳洲最年輕的新冠病毒死者」,當局正調查他是死於新冠病毒,抑或該病毒對其死因只有較小的影響。

據《雪梨晨鋒報》報道,該男子在8月14日納入維州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數,但直至8月28日仍沒納入聯邦的人數。

文件寫道,一般而言,當一個人死後,醫生會判斷其死因、填寫「死因證明書」,並通知州或領地的生死註冊處。在一些情況下,會由死因裁判官說明死因,但他們通常是調查突然、非自然、暴力、意外或者醫療程序時或之後死亡的個案。

在死因研訊開始時,一個人的死因尚未確定。有時死因可能有多個,又有時可能因為有更多資料而隨時間改變。

真正死亡率成謎

兩人認為,澳洲政府沒有區分死於是「死於」還是「帶有」新冠病毒,使真正的死亡率難以確定,而且將來可能會改變。舉例說,8月31日維州公佈之前24小時只有8人死於新冠病毒,但同時加上之前未計算的33宗。

根據維州首席衛生官薩頓(Brett Sutton)的說法,這是因為老人院之前報告死亡數字的方法,以及維州和聯邦之前的報告方法不一致所致。兩人稱,維州和聯邦在解釋上述差異時,缺乏透明度。

老年護理服務部長科爾貝克(Richard Colbeck)表示,數據收集和報告延誤,是這差異的主因。

Trabsky和Hempton的文章表示,據報維州和聯邦正合作統一這些數據的收集和報告要求。然而,可能還要數月甚至數年才有詳細的死亡數據可以分析。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11 September 2020 12:59pm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