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政治化」非首次?中國亦曾「全面抵制」奧運會

美國及澳洲相繼宣佈「外交抵制」即將在不足兩個月後開幕的 2022 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翻查資料顯示,雖然今次是首次有國家宣佈「外交抵制」(diplomatic boycott)奧運會,亦有多屆奧運會遭其他國家「全面抵制」(full boycott),當中不少亦牽涉「政治原因」。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Zhao Lijian.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Zhao Lijian. Source: AAP

美國及澳洲近日相繼宣佈「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政府官員將不會派代表前往北京出席開幕禮等儀式,但運動員仍可繼續前往當地參與賽事。

澳洲奧委會(Australian Olympic Committee)回應聯邦政府的決定時表示,「對聯邦政府支持澳洲奧運代表隊參與明年二月舉行的北京 2022 年冬季奧運會表示歡迎」,但未有就「外交抵制」作表態。

委員會在一份新聞稿指:「澳洲奧委會尊重外交事宜是(聯邦)政府負責的範圍之內這個事實,而政治與體育亦應分開處理。」

而澳洲奧委會行政總裁卡羅爾(Matt Carroll)亦在聲明中指:「人權是極為重要的事宜。但外交人員再三思量後認為,保持溝通渠道開放,較完全封閉更有影響力。」

中國批評「體育運動政治化」

中國駐澳洲聯邦大使館星期三(12 月 8 日)批評澳洲政府的決定,指責澳洲政界人物「擺政治姿態」,又聲稱事實上(美國及澳洲的)外交代表人員未必獲邀出席。

大使館續指:「澳洲在北京冬奧會成功與否,取決於澳洲運動員的表現,而非澳洲官員是否出席以及澳洲部份政客擺出的政治姿態。」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表示,中國願意與國際社會一起,「共同反對體育運動政治化,彰顯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新精神」。

他又在星期二(7 日)回應美國的決定時,強調「冬奧會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說:「美方炮製所謂新疆存在『種族滅絕』的世紀謊言,早已被事實戳穿。」

「美方出於意識形態偏見、基於謊言謠言,試圖干擾北京冬奧會,這只會讓人看清美方的險惡用心,只會使美方更加喪失道義和信譽。」

奧運史上曾出現六次「全面抵制」 中國涉及其中三次

翻查資料顯示,奧運會歷史上其中六屆曾經有國家宣佈作出「全面抵制」,全部都是夏季奧運會。第一次是在 1956 年於澳洲墨爾本舉行的第 16 屆奧運會,最近一次則是在 1988 年於南韓首爾舉行的第 24 屆奧運會。

「全面抵制」與「外交抵制」不同的是,除了政府官員或外交代表之外,有關國家的運動員亦不會參與任何奧運會賽事。

歷屆出現「全面抵制」的奧運會:

  • 1956 年第 16 屆奧運(主辦:澳洲墨爾本),合共 8 個國家及地區抵制
  • 1964 年第 18 屆奧運(主辦:日本東京),合共 3 個國家及地區抵制
  • 1976 年第 21 屆奧運(主辦:加拿大蒙特利爾),合共 34 個國家及地區抵制
  • 1980 年第 22 屆奧運(主辦:蘇聯莫斯科),合共 66 個國家及地區抵制
  • 1984 年第 23 屆奧運(主辦:美國洛杉磯),合共 18 個國家及地區抵制
  • 1988 年第 24 屆奧運(主辦:南韓首爾),合共 7 個國家及地區抵制
1956 年,夏季運動會首次在南半球舉行,亦是奧運會首次在歐洲及北美以外的地點舉行,由澳洲墨爾本主辦。亦由於南半球四季氣候與北半球時間不同,夏季運動會首次在往年時間以外的月份舉行,即 11 月至 12 月的時間。

當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出現會籍爭議問題。於 1954 年正式被國際奧委會認可正式加入會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滿中華民國使用國旗、國歌及國號參加奧運,宣佈退出奧運。

同年抵制奧運會的國家,則包括埃及、伊拉克、柬埔寨、黎巴嫩、荷蘭、西班牙及瑞士。前四個國家決定抵制的原因,是由於埃及在蘇伊士運河危機中遭以色列、英國及法國入侵而宣佈不參與奧運;至於其餘三個國家則抗議蘇聯鎮壓匈牙利革命而抵制奧運。

1964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再由於不滿中華民國以「中國」名義參加奧運會,故此第二度抵制奧運會。而印尼則因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反對中華民國參賽,遭國際奧委會開除會籍,因而拒絕參加當屆奧運會。北韓同年亦未有參與奧運。

1976 年,主辦國加拿大政府禁止中華民國代表團以其國旗及國號入境參賽,並要求代表團以「台灣」名義參賽,遭到中華民國政府拒絕並宣佈退出奧運會。

同年有份聯合抵制奧運會的亦包括坦桑尼亞等 22 個非洲國家,為抗議曾經率領欖球隊到訪種族主義南非的新西蘭代表團參加該屆奧運會。
1980 年的蘇聯莫斯科夏季奧運會,是最多國家及地區進行全面抵制的一屆。當年三月,為抗議蘇聯於 1979 年入侵阿富汗的行為,時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宣佈美國抵制該屆奧運會。美國的決定得到全球 50 多個國家的響應,當中亦包括中國、中華台北,以及英屬香港。

此外,亦有部份國家宣佈,將不會以國家代表團出席奧運會,開幕式入場以及獲勝後只以奧運會會旗代替,當中包括澳洲、英國、法國、意大利等。

此後,1984 年的洛杉磯奧運,蘇聯、東歐集團多國、北韓、越南、老撾等共產主義國家集體抵制奧運,以示報復。

1988 年,南韓成功爭取奧運主辦權,但北韓方面要求其中一半的比賽項目移到北韓境內舉行,遭到南韓拒絕。北韓於是抵制該屆奧運會,並派特工發動大韓航空 858 號班機空難,造成機上 115 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全部罹難。

其餘在同屆抵制奧運的國家亦包括埃塞俄比亞、尼加拉瓜、馬達加斯加、古巴、阿爾巴尼亞及塞舌爾。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8 December 2021 5:35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