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財長:中國言行不一致 回應習近平「不應以大欺小」論

澳洲財政部長費登堡(Josh Frydenberg)表示,澳洲不會以放棄自己的價值觀來回應中國的威脅。

Treasurer Josh Frydenberg during Question Time

Treasurer Josh Frydenberg during Question Time on 2 December. Source: AAP

上星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國際上)不應恃強凌弱。不應以單純以肌肉和拳頭力量來做決定。」

費登堡昨日(1月27日)回應習近平的言論說,澳洲一直受到中國「頗為嚴酷的行動」。他說,習近平的言論不符事實——由於兩國在新冠病毒、國家安全和人權上的糾紛,北京去年對澳洲的打擊影響價值多達200億元的出口產品。

他表示:「我們同意那觀點,大國不應欺凌小國,但(中國)似乎言行不一致。事實是,在我們的貿易上,澳洲一直受到一些頗為嚴酷的行動。」

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佔澳洲每年出口總值超過三份之一,價值超過1,500億元。

然而,自從澳洲政府禁止中國電訊器材製造商華為參建5G網絡、推動國際展開新冠病毒源頭調查、訂立反外國干預法、否決多宗中國企業收購澳洲資產之後,去年起中國對澳洲多個行業實施貿易限制或關稅,包括煤炭、紅酒、海鮮等均受影響。

費登堡認為,澳洲不會因為習近平呼籲各國「結束不理智的對抗」而感到鼓舞,而且澳洲不會在國家利益上妥協。

去年11月,中國大使館向澳洲多間傳媒發出通告,羅列澳洲「14罪狀」,除了上述5G禁令、否決收購澳洲資產等之外,還包括澳洲議員譴責中國共產黨、澳洲持續干預包括香港和新疆在內的中國內政等。

費登堡說,這些都是「無法談判的議題」,「事實是,民選進入國會的政客,應該有權自由發表他們認為合適的言論;而我們對外國投資的決定,很大程度是基於國家利益。在人權方面,我們當然會繼續就不公義的地方發聲。」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28 January 2021 10:01am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