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軍團日】你知道 ANZAC 亦有華人嗎?

每年的 4 月 25 日是「澳新軍團日」,以紀念過百年前在「加里波利戰役」中為國捐軀的澳新軍團戰士。

The shadow of a soldier

The shadow of a soldier is seen at the roll of Honor at the Australia War Memorial after the Anzac day. Source: AAP I

歷史起源與意義

澳新軍團(ANZAC),全稱「澳洲及新西蘭聯合軍團」(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1915 年 4 月 25 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澳新軍團在加里波利(Gallipoli)半島登岸,為聯軍開路,準備攻佔奧斯曼帝國(即今日土耳其)所佔據的君士坦丁堡。

但由於導航出錯,令澳新軍團在原定地點以北 1.6 公里登陸。軍隊本來預期登岸的海灘及小山坡,意外地變成懸崖峭壁的底部,結果令人數甚少的土耳其軍隊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經過八個月的長期拼搏,聯軍決定放棄進攻、宣佈撤退;整場戰役期間,死傷士兵數以萬計,包括超過兩萬名英軍、8,709 名澳洲士兵及 2,721 名新西蘭士兵。
收聽節目
News Encyclopedia: ANZAC Day - The Gallipoli Campaign image

【時事百寶箱】澳新軍團日:加里波利之戰役

SBS Chinese

25/04/201704:04
當年,澳新軍團合共有 28,150 名軍人,相對參與加里波利戰役的 50 萬聯軍只屬少數。但新西蘭當時則已有一成國民在海外參與戰役(當年新西蘭總人口約有 100 萬),同時亦是所有參與該戰爭的所有國家中,按照人口比例計算傷亡率最高的國家。而澳洲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數字最高的地方。

故此,加里波利戰役對澳洲及新西蘭的意義相當重大。

紀念陣亡將士的年度大事

1915 年 4 月 30 日,軍隊首次登陸的消息傳到新西蘭,政府宣佈休假半天,並舉行宗教儀式。而自 1916 年起,澳洲及新西蘭於 4 月 25 日前後舉行悼念儀式。1921 年,澳新軍團日被新西蘭劃為公眾假期;澳洲亦在同年將澳新軍團日定於每年 4 月 25 日,並於 1927 年將當日列為全國性假期。

時至今日,澳洲及新西蘭全國各地,以至世界其他地區,均會在澳新軍團日舉行紀念儀式,包括隆重的黎明儀式,以紀念當年澳新軍團在黎明時份登陸加里波利半島。

儀式上,將誦讀詩人 Lawrence Binyon 為陣亡將士所寫的詩詞《The Ode of Remembrance》,並奏起號角軍樂《最後崗位》(Last Post)、悼念戰爭中陣亡的軍人,寓意光榮的任務經已完成。
澳洲華人退伍軍人協會副主席、後備軍陸軍中校曾令德表示,來自五湖四海的澳洲人都應藉著紀念澳新軍團日,對軍隊過往付出的貢獻及犧牲而感恩。

他在接受 SBS 廣東話節目訪問時說:「當年 17、18 歲的年輕軍人,懷著一顆熱血及保護國家的決心,參加戰爭。最終有接近九千名澳洲士兵在該場戰爭中喪命。」

曾令德表示,華人普遍著重於工作、賺錢養家,而忽略了國家大事或關心社會事務。「但沒有一個好的國家,就沒有好的家庭。因此國家很重要。」
收聽節目
ANZAC DAY SPECIAL:Lieutenant Colonel Victor Tsang image

【專訪】澳新軍團日: 陸軍中校曾令德

SBS Chinese

25/04/201807:05

披荊斬棘,為求服務國家

曾令德指,在一百多年前,已有不少華人居住在澳洲不同地區,並相當希望參軍,為澳洲作出貢獻。他說:「但礙於他們的中文姓名,軍隊拒絕接受他們加入。不少人因此亦將自己的姓名改成英文名字,而那些最終獲邀加入軍隊的亦在戰事中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戰爭歷史學家戴維斯(Will Davies)博士於 2020 年出版了新書《被遺忘的人們》(The Forgotten),記載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華裔勞工旅(Chinese Labour Corps)及澳新軍團華人將士(Chinese ANZACs)的經歷。

書中,詳述了華裔勞工旅及華人將士在一戰期間喪命之前,所面對並克服的種族歧視、壓逼及杯葛等經歷。

戴維斯博士表示,華裔澳洲戰士所作出的犧牲,絕對不能被遺忘。他向說:「他們被對方槍擊、殺害,他們所付出的犧牲與其他澳洲軍人所作出的犧牲,有同等的價值及重要性。」
收聽節目
ANZAC Day Ode of Remembrance - Mixed 280323a - Cantonese.mp3 image

【澳新軍團日】《追念詩》The Ode of Remembrance 廣東話版本

SBS Chinese

24/04/202300:39

澳新軍團亦有華裔陣亡將士

根據澳洲戰爭紀念館的資料,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約 41.7 萬名澳洲人參與戰士;其中有超過二百人為華裔澳洲人,當中大部份都屬 19 世紀末淘金潮期間移民澳洲的華人後代。其中,有 46 名華裔陣亡將士在法國北部的聯軍戰爭公墓入土為安。

另外,書中亦講述了約 20 萬名華裔勞工旅的往事。他們在戰爭期間協助澳洲、英國、法國及俄羅斯等戰士,挖掘洞穴、搬運物資、照顧受傷士兵、埋葬陣亡將士等。在這批華裔勞工旅當中,約有兩至三萬人在戰爭中遇難死亡。
戴維斯博士強調,華裔新移民應了解前輩對國家所作出的貢獻,對澳新軍團的傳統感到自豪,並透過參與紀念儀式與其他國民一同紀念澳新軍團的陣亡士兵。

而後備軍陸軍中校曾令德表示,澳新軍團日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新移民以至國民了解國家的歷史及陣亡將士的經歷。

他說:「聆聽他們的故事,了解為何他們願意為自己的後裔、為國家的將來,而參與艱苦的戰鬥,甚至付出自己的性命。他們的故事實在相當具有啟發性。」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

分享
Published 23 February 2021 3:02pm
Updated 24 April 2023 1:08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