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譚保前途有何選擇?

深受打擊的總理往往面臨艱苦的日子。

Turnbull

Source: AAP

星期二在黨團會議中以 13 票之差打敗達頓的總理譚保,未來將有四條路可走。

澳聯社分析,其中三條,他可自行作出抉擇;另外一條,其前途則受制於其他人的手上。
首先討論譚保可以作出的三個決定。

第一個選擇,是提前舉行大選,並希望四分五裂的自由黨黨員,願意與他站在同一陣線,團結面對選舉。

然而,按照目前形勢及民意調查結果,索頓領導的聯邦工黨或將在選舉中大勝。

至於自由黨方面,則未有選出代表其政黨的多位候選人,而財政方面亦未有足夠資源,以進行一個具適當規模的競選活動。

第二個選擇,是大幅度重整內閣、繼續執政。

然而,後排位置卻充滿多位心懷不滿的議員,包括一名前總理、一名前副總理、前內政部長達頓,及其餘多名前任內閣部長。

兩黨聯盟的內部鬥爭持續及保守派議員的不信任,譚保將面對艱難的時刻,以在各議題上獲得同僚支持。

第三個選擇,是辭職。

前內政部長達頓目前只需要額外取得數名自由黨議員支持,以成功推翻譚保的領導地位。

最後一個可行情況,便是再有自由黨議員挑戰譚保的領導地位。

有傳言指,支持達頓的議員可能在本週後期再次挑戰譚保,其領導地位或將再受威脅。

若達頓成功當選黨領袖,他有八個月時間釐定選舉政綱,相信有關政策將與前總理艾保德的政策不相伯仲,包括創造強勁經濟增長的政策、削減移民水平、停止難民船抵達澳洲、降低電力價格等。

同時,達頓亦將需要修補黨內分裂的局面。
Minister for Home Affairs Peter Dutton
Minister for Home Affairs Peter Dutton at a press conference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Thursday, March 1, 2018. (AAP Image/Mick Tsikas) NO ARCHIVING Source: AAP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21 August 2018 11:00pm
Updated 24 August 2018 4:34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