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館披露廿年前內閣文件 窺探世紀初澳洲大事

踏入新一年,澳洲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公佈了更多2000年代的內閣文件,讓民眾一窺當年消費稅、尋求庇護者等政策背後的故事。

Cathy Freeman lighting the Olympic cauldron in 2000

當年澳洲原住民運動員Cathy Freeman 負責在2000年雪梨奧會開幕儀式上點燃聖火 Source: Getty

20年前,澳洲進入新世紀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雪梨奧運會。原住民運動員Cathy Freeman在2000年9月15日點燃聖火,為奧運揭幕。之後,她在數百萬觀眾的注視下,在女子400米跑中奪得金牌。同一年早前的5月,有20萬人在雪梨海港大橋遊行,表達對原住民的支持。

國家檔案館館長David Fricker感嘆:「當年澳洲人真的很樂觀、很自豪。」

除了這些樂觀和自豪之外,還有改變世界、改變這個國家的種種歷史時刻。
The twin towers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burn in New York.
The twin towers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burn in New York. Source: AP
內閣歷史研究員Chris Wallace向本台表示:「其實2000年已經有很多伏筆...然後在翌年即2001年爆發,高潮是美國9-11恐怖襲擊。2000年之後的世界不再有之前那種常態。」

「政策的起源」:碳交易計劃的形成

不過當年恐怖主義威脅還不是澳洲政府的重要議題,第二任何華德(John Howard)內閣更關注的是氣候變化。內閣文件顯示,當時政府開始考慮碳交易計劃(ETS)。澳洲在1998年簽署「京都議定書」,但沒有在國會批准。文件寫道:「內閣同意,澳洲會尋求以國際碳交易來履行義務並遵從京都議定書的規定......」

儘管一早就有碳交易的設想,但澳洲直至2007年大選後才開始實施。研究員Chris Wallace說:「文件顯示這些政策的起源,可以看出當時氣候科學的概念還沒被廣泛接受。」
Former Deputy Prime Minister 1999–2005, John Anderson
Former Deputy Prime Minister 1999–2005, John Anderson. Source: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在1999年至2005年擔任副總理的安德森(John Anderson)表示,沒想到20年後的今天,澳洲政客仍在氣候變化問題的態度上兩極分化。「這真的令人沮喪。面對國際性的氣候問題,我們分散了注意力,撕裂了社群。我們真的要重新集中注意力。」

消費稅實施

何華德政府的另一項重要政策是當時被視為「政治毒藥」的消費稅(GST)。經過多年激烈爭論後,消費稅在2000年7月1日正式實施,直至現在。

研究員Chris Wallace說:「消費稅確實是何華德政府的巨大成就,那是內閣在2000年上半年最重大的工作。」時任副總理安德森坦言:「消費稅實施後,我們當時的感覺是終於可以功成身退。」

外交政策

外交上,何華德政府在1999年接受了4000名來自科索沃的難民,翌年內閣決定遣返其中400人。內閣文件寫道:「遣返科索沃人可能涉及社區利益並引起媒體的負面宣傳。」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has released Cabinet records from 2000.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 has released Cabinet records from 2000. Source: SBS News


2000年3月,內閣還討論了和北韓關係正常化的可能性,不過最後沒有發生。一份內閣會議紀要寫道:「委員會同意澳洲推動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正常化。」

「非法蛇船」

2000年1月,一艘載有52名印尼尋求庇護者的船隻被攔截。內閣討論決定遣返當中部分人,並考慮如何合法化難民身份。時任副總理安德森說:「當時覺得情況可能會變糟,因為世界其他地方的政治動盪導致的結果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我們要清晰建立對邊境的控制,那是迫切的政治任務。」
Tampa
The Norwegian ship "Tampa" is positioned off Christmas Island, Australia. Source: AAP
這次「非法蛇船」預示了翌年的「Tampa號危機」。2001年,挪威Tampa號貨輪在國際海域一艘沉沒的漁船中救起了430名印尼尋求庇護者。他們希望前來澳洲,但時任總理何華德直接拒絕Tampa號進入澳洲海域。之後,政府實施了爭議性的「太平洋方案」,即是把尋求庇護者安置在瑙魯等太平洋島國。

研究員Chris Wallace認為,政府當時開始了對難民的「嚴厲的打壓政策」。不過,時任副總理安德森就為政府辯護:「(澳洲的難民政策)總的來說是基於國際難民問題,確保最有需要人才可獲准進入澳洲。這已經比其他很多國家寬容得多——這是經常被忽視的一點。」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1 January 2021 1:24pm
By Pablo Vinales
Presented by Koma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