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惑招】先取旅遊簽證,後尋求庇護

澳洲邊防人員每星期拒絕20名持馬來西亞護照入境人士,相信他們從事一個精心策劃的騙局。

A Vietnamese woman was deported on the weekend after Australian customs officers discovered undeclared supplies of raw pork in her luggage.

A Vietnamese woman was deported on the weekend after Australian customs officers discovered undeclared supplies of raw pork in her luggage. Source: AAP

近年,來自馬來西亞旅客的人數不斷增加,他們先從網上取得旅遊簽證,入境後再申請保護簽證,企圖逗留更長時間,納稅人為此花了$5,000萬。

假如遭到當局拒絕,便提出上訴,藉此逗留在澳洲更長時間,並有工作權利。

根據參議院審計委員會透露,政府最新堵截湧入旅客策畧的資料,在2017年7月至今年2月間,有1,779名馬來西亞人,在入境前簽證被取消,大約是每星期20人。

這代表不獲入境總數差不多三分之一,即使馬來西亞只佔每20名旅客之中少於一名。

新上任的聯邦多元文化部長伍德(Jason Wood),在他上任前曾經表示過,馬來西亞旅客試圖在利用目前的簽證法例。

「這代表一個經過精心策劃的騙局,令到獲得保護簽證申請人,有在澳洲工作的機會,直至他們提出的呈請最終得到結果。」

去年底,約有10,000個網上簽證申請,在澳洲逾期居留,其中四分之三是來自馬來西亞。

但另一方面,難民議會的高級政策研究員亦關注到,過程缺乏透明度,可能影響到在機場聲稱尋求庇護的人,失去申請保護簽證的機會。

電子簽證,正式稱為「電子旅遊局」(electronic travel authority),由1997年開始提供給馬來西亞。

自此就有大量申請人士,特別是在90年代末,出現亞洲經濟危機的時候,而近年湧入的情況,就更加值得關注。

在2014-15年間,約有1,400個抵達澳洲後的保護簽證申請,翌年,增加至3,500,至於2016-17年,達到8,600,去年標升9,300個。

當申請遭拒,他們便提出上訴,期間容許在境內等候,通常為期兩年或更長,這段時間可以工作。

過去三年,納稅人就為這類上訴花費了$5,000萬元。

國會特別委員會就建議,任何持電子簽證人士,若要申請保護簽證,將會「特快處理」,並限制上訴的權力。

更勝蛇船?

兩個星期前,聯邦內政部長達頓就重申,假若乘飛機抵達,帶備旅遊證件,可以與國際刑警及原居地合作,查出該名人士是否構成威脅,調查背境。

又強調,九成由航空路線抵達並提出保護申請的都遭到拒絕。

分享
Published 4 July 2019 11:00pm
By Ida Ch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