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澳廿載港人抗爭到底 反對維州流行病法案

維州提出公共衛生及福祉修正案(流行病管理)法案,惹來不少爭議。周末有民眾發起遊行,以及連日在議會大門外集會,抗議當局強推法案,從小由香港來澳定居的Cathy Yip亦參與其中。到底她對這次法案,有何看法和行動?

維州因新冠疫情而實施的緊急狀態令,將於12 月15 日屆滿。維州政府在州議會引入新法例,允許衞生廳長針對新冠疫情大流行,制定公共衞生命令。《公共衛生及福祉修正案(流行病管理)法案》已在下議院通過,周二(11月16日)下午在上議院開始辯論,至今仍未有定案。

法案激起維州居民不滿,認為權力過於廣泛,缺乏議會監督。其中一項有爭議的條款賦予衞生廳長根據一個人的「特徵、屬性或情況」下達命令的能力,例如年齡、地點、疫苗接種情況和職業,亦引起關注。

繼周末遊行抗議後,連日在議會大樓外有集會人士,在台階上紮營抗議法案。
維州提出公共衛生及福祉修正案(流行病管理)法案,惹來不少爭議
維州提出公共衛生及福祉修正案(流行病管理)法案,惹來不少爭議 Source: AAP

「愛澳洲才站出來」

Cathy Yip (化名)自小隨家人由香港移民來澳,是集會人士中不多見的亞洲面孔。

上星期六(11月13日)的遊行和集會,Cathy皆沒有缺席。她向SBS中文表示,站出來是沿於對澳洲的愛:
我來澳洲超過20年了,熱愛這片自由的土地,但目睹這段時間的轉變,實在令我心痛。
她認為維州現推出的疫情法案,會違反人權和憲法,擔心澳洲會變成極權國家。
Cathy Yip (化名)自小隨家人由香港移民來澳,是集會人士中不多見的亞洲面孔。
Cathy Yip (化名)自小隨家人由香港移民來澳,是集會人士中不多見的亞洲面孔。 Source: 受訪者提供
Cathy所觀察到的參與者訴求,主要是圍繞撒回是次疫情法案,以及對州長安德魯斯的不滿。她直言一旦法案通過,維州會「好大鑊」,憂慮法案會令州長及政府有「無限權力」,並非以醫學和科學根據決定措施,Cathy表示:「屆時州長可以每三個月延續緊急狀態令,衞生廳長更有權力制定公共衞生命令。可是州長和衞生廳長只是政治人物,而非專業醫生及科學家,他們會以甚麼根據制定衞生措施?這點實在令人擔憂。」

抗爭背後的點滴溫情

星期六的遊行Cathy置身其中,她說那是多雨的一天,但仍有不少人決心站出來,教她非常感動,更令她有信心堅持下去。不過當局回應教Cathy失望,她認為政府沒有心軟、聽取民意,所以她和其他參與者,在議會門外繼續留守抗議,希望當局能回心轉意。

Cathy表示,無論是周六遊行還是議會外集會,氣氛大都和平有序,並未見到發生暴力衝突,她續稱:
有不少是帶著一家大小,小孩也一起參加,甚至有殘疾人士坐著輪椅出來,大家有講有笑。
她進一步指,自解封後的遊行集會,警察跟民眾關係也不像封城時對立:「我們遊行人士都很欣賞警察,能冷靜履行職責,維持秩序,我們遊行時會拍手,鼓勵和感謝他們的付出。」至於連日集會,Cathy向本台透露,感受到溫情的一面:「好些人會拿食物和水過來,雖然他們未必留守,但會精神和行動上支持我們……另外有人會分享自身經歷,例如有位婆婆,她說她的女兒受疫苗影響,現今半身不遂但卻求助無門。當親身聽到這些被大眾忽略的故事,真的令我很震撼。」
「有不少是帶著一家大小,小孩也一起參加,甚至有殘疾人士坐著輪椅出來,大家有講有笑。」
「有不少是帶著一家大小,小孩也一起參加,甚至有殘疾人士坐著輪椅出來,大家有講有笑。」 Source: 受訪者提供

憂「骨牌效應」:全澳跟著淪陷

Cathy坦言,怕家人擔心,沒有告知他們自己的決定。至於朋友,出於各自考慮而沒有參與遊行或集會,但亦會精神上給予支持。對於個人前途影響,Cathy稱現下著眼的,是澳洲整體前途:
國家憲法列明人民有言論和集會自由,如果今天不站出來,只怕受影響的,是全個澳洲……可是政府卻打壓我們,為我們貼上『反政府』和『反疫苗』等等標籤。
Cathy表示,希望當局可以停止這種不道德的抹黑手段。 

當局日前漏夜就法案作出修改,包括將違例者的最高罰款減半。同時,立法修正案將澄清,州長將需要「合理理由」來宣佈大流行,並且基於特徵命令,應用「必須與公共衛生風險相關」情況。
對於政府修改法案, Cathy直言政府只是「換湯不換藥」
對於政府修改法案, Cathy直言政府只是「換湯不換藥」 Source: 受訪者提供
維州衞生廳長弗利(Martin Foley)表示,修正案是在與公共衞生、人權和法律專家協商後的結果。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新的流行病法將為管理新冠疫情等流行病提供明確框架,同時將所有維州居民的安全放在首位。

對於政府修改法案, Cathy直言政府只是「換湯不換藥」,沒有針對州長將擁有的過大權力作出修訂。她認為法案會摧毀維州這個多年「最宜居城市」的美譽,更會影響全澳洲:
如不能捍衛民主自由,法治會跟著死亡。更可怕的是,維州這先鋒一旦淪陷,新州和昆州等等其他州分,就會出現骨牌效應。

相信人民聲音力量

這次法案抗議,Cathy想起2019年的香港:「當時200萬香港人上街抗爭,當終政府撒回送中條例,所以我相信人民聲音是非常有力量……如果當局一意孤行,就會激起更大的反抗聲音……就算法案通過,我還是會堅持站出來。」
這次法案抗議,Cathy想起2019年的香港
這次法案抗議,Cathy想起2019年的香港 Source: 受訪者提供
經過這段疫情的日子,Cathy直言維州不可能變回跟以前一樣,但她覺得這是好的轉變:
我們一直相信由選票選出來的政客,會為人民負責任,所以大家變懶惰了。不過這段時間可讓大眾看清楚,原來自由,是要靠自己爭取和維護。
不過Cathy希望,會有更多華人願意站出來:「坦白說,在是次抗爭中的亞洲面孔寥寥可數。我們移民過來澳洲,都是相信其自由民主的基礎。如果法案通過,只怕澳洲不再會是我們嚮往的國度了。」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7 November 2021 7:24pm
Updated 19 November 2021 1:21pm
By Beatrice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