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掀「房屋翻新潮」 華人木工師傅:建築成本全面飆升

在疫症大流行期間,澳洲人由辦公室移到家裡工作,留在家裡的時間大增。加上不能出外旅遊消費,許多人決定將過往用於旅遊和娛樂的資金投放於家居裝修工程。讓澳洲出現了一股「房屋翻新熱潮」。

ملايين ضائعة ومنازل غير مكتملة: الافلاس يطيح بمزيد من شركات البناء في استراليا ولا عزاء للمواطنين

Source: AAP

華人註冊木工Walter表示,疫情為建築業帶來連串問題,包括建築材料成本大幅上漲、建築工人短缺,以致工資急升等現象。

他在接受SBS中文訪問時指,2020年3月疫情初期正值澳洲經濟下行,當時其建築公司只剩下兩個加建項目。每月查詢工程數量急跌至個位數。又補充指,過往十多個查詢一般只得一個成功下單。 

Walter 表示: 「當時預計到 2021年初手上工程完結後,再沒接到新訂單的話,公司可能捱不下去。」 

至2020年下半年,雪梨房地產被新冠疫情震盪半年後逐步回穩,樓價突然止跌回升。公司的查詢數量立即相應增加至二、三十個,當中以查詢小型改建項目為主,例如改房間隔或建造戶外地板 (Decking) 。

隨著樓價急升讓其公司業務立即起死回生。
Walter
Source: 受訪者提供

疫情如何帶動房屋翻新需求

疫情下澳洲人由辦公室回到家裡工作,一家大大小小擠在同一屋簷下,對家居空間需求瞬間大增,繼而出現不少家居間隔改動工程。

同時,短期內不能出外旅遊、減少預期消費,以及房價上漲亦讓大眾意識到有更多資金作裝修之用。有人嘗試以房屋抵押來借貸,有研究顯示過去12個月來用於裝修的貸款顯著增加。

此外,聯邦政府亦於2020年6月推出HomeBuilder計劃,為合資格業主提供2.5萬元用於對現有房屋進行大規模翻新的補貼。Walter 說:
「基於留在家裡的時間增加、政府補貼、超低貸款利率和家庭儲蓄增加,成為是次房屋翻新潮的推動力。」
他說:「其中有位住在雪梨北岸Roseville的客人,洋人屋主表示因疫情不能經常出外,常坐在後園望向家裡外牆覺得有點殘舊,甚至有礙觀瞻。回想一下已有廿年沒有翻新,所以決定進行工程,包括二樓重造、外牆(cladding) 髹油和更換鋁窗。」 

「另外一個工程在Lindfield,屋主表示在家工作後,發覺需要一間書房,所以決定將洗衣房改造成書房,並加做儲物櫃增加儲存空間,同時做了一個新廚房。」
Walter
工程前期: 二樓加建和全屋翻新 Source: 受訪者提供
Walter 表示: 「有一位客人原先想換一間更大、多一房的別墅,後來因為樓價飆升,最後決定將原本用作換樓的資金改為裝修現時廚房和廁所之用,同時還加建了一個套房。」 

根據 CoreLogic 的數據,去年 (2021年) 超低利率推動了整個澳洲房地產,房價整整上漲了 22%。相信房價的急升讓許多人的計劃趕不上變化,決定放棄購買新居的同時,將資金用於舊屋翻新工程。
「客人在家工作後,會注意到一些平日不察覺的問題,甚至以往不覺是問題的問題。待在家時間越長就會慢慢發現出來,甚至感到混身不自在,最後決定找我們進行工程。」
Walter
工程後期: 二樓加建和全屋翻新 Source: 受訪者提供

翻新項目以廁廚為主

Walter 表示,眾多翻新項目中,較多人選擇裝修洗手間和廚房。

他指,物料隨時間會出現損耗,外表也會顯得殘舊和不合時宜,因此客人一般每隔十年左右就會進行翻新。

翻新洗手間大約需時6-8個星期,廚房一般需時約2個月。價格則會因應物料選取而異,洗手間最便宜造價為萬五元,價格亦會因應地區有所不同。

雖然疫情下查詢和訂單增加,但在2020年8月後,封城帶動的問題開始浮現。業界出現勞工短缺、建築材料價格急升、材料供應不穩和工資增加等現象。

建築材料成本大幅飆升

Walter 指,他們建築工程主要使用木材、單板層積膠合木(LVL)、石膏板、鐵料和鋼材等。 

 「木材在一年間價格最少升了六成。舉例,我們疫情前做戶外地板(decking),尺寸86x19 毫米的黑實木地(blackbutt hardwood)可以在Auburn找到最便宜五元一米,但現在要八元一米,有些地區甚至定價為 11 元一米,而且未必有貨。 」

另外,他們是石膏板的專有客戶,但價格都貴了接近四成。鐵軌和支柱(stud)價格也上漲了六成。現時差不多每個月都會收到電郵告知下月價格調整,需要加價5%至10%。
Walter
材料供應商調整價格的郵件 Source: 受訪者提供
他指去年12月初,有一間大型建材供應商甚至將材料價格提升了25%。
「價錢未算最大問題,問題是到底有沒有貨,或者何時有貨。加建工程需要在客人簽合同前就要把材料訂好,貨源短缺使我們面對的風險增大。」

爐頭遲遲未到客人未能煮食

由於疫情導致工廠停工和船運滯後,引致大量建築材料缺貨。在不清楚何時有貨情況下,Walter指預期工期在簽合同時都會訂得比過往長三四成。

他指出,船運主要受影響的是電器傢俱、像爐頭和洗碗機,甚至浴室潔具都沒有貨。當中有供應商甚至未能顯示預計到達時間(ETA), 只說送貨前一天才會通知。

Walter 表示: 「有位客人,去年12月(2021年)我們已為她做好了廚櫃, 但到二月初(2022年)石廠還未收到她購買的爐頭,因此未能開洞,到現在仍未能在家煮食。」 

現時他會建議客人選擇有現貨的電器和潔具,以免再有客人無了期等待。
Walter
Source: 受訪者提供

勞工嚴重短缺 日薪漲3成

現時工程延誤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人手不足。自從澳洲封城後,不少華人選擇返回中國,洋人背包客就回去他們的家鄉,再加上很多密切接觸者要在家隔離,所以出現嚴重勞工短缺。他們需要跟大地盤搶人手。

勞工短缺下工資亦大幅上升。日薪由過往8小時300元,升至350元,甚至400元;升幅達30%。

總的來說,疫情下基於留在家裡時間增加、政府補貼、超低貸款利率和家庭儲蓄增加,讓很多澳洲人選擇裝修家居,出現了這股房屋翻新潮。但業界同時要面對疫情帶來的貨源短缺、勞工短缺、建材價格和工資上漲等問題 。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9 February 2022 11:11am
Updated 9 February 2022 6:18pm
By Natalie Ye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