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國安法效應香港專才流失 澳洲一年審多12倍簽證個案

澳洲政府去年中宣佈優先審批港人的專才簽證申請,據SBS中文取得的獨家數據,一年來當局完成審理該簽證的「申請意向」(EOI)個案大增超過12倍,而且由正式申請簽證到獲批的時間也縮短近兩成。

要點:

  • 去年7月澳洲宣佈優先審批港人GTI簽證申請後,相關EOI審批加快近兩成。
  • 部份行業的EOI平均審批只需十多天,由正式申請至批出簽證也僅40多天。
  • 有移民律師表示,在疫情下金融及醫療行業相關的GTI審批成功機會較大。

Eldon Li原本準備了150萬澳元打算投資移民,後來改為申請「全球傑出人才簽證」(GTI),不但省下大筆金錢,還在不足半年取得永久居留身份。

在香港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的他,去年從澳洲政府網站得悉當局優先審批港人的GTI簽證申請,便與移民顧問商討。他在今年2月初遞交申請,4月初已獲批「申請意向」(Expression Of Interest, EOI),7月初取得簽證,正計劃最遲明年初偕同妻兒定居雪梨。

他表示,他申請香港「良民證」時稍有阻滯,否則可更快獲批簽證,一些與他同期申請簽證的朋友短短3個月已獲批。
GTI Applicant Eldon
Eldon今年成透過GTI計劃申請移民澳洲 Source: Supplied
去年7月9日,北京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數日後,時任澳洲移民部長圖治(Alan Tudge)宣佈多項優待港人的簽證政策,除了延長畢業生和臨時工作簽證至5年外,亦表明優先審批港人申請GTI的個案。
事隔一年,SBS中文最近引用《資訊自由法》,向內政部取得香港和中國大陸人士申請澳洲「全球傑出人才簽證」的數據。

屬於永久居留簽證的「全球傑出人才簽證」,跟獨立技術移民(類別189)等另外一些技術簽證一樣,申請程序分兩步——申請人須先向內政部提交EOI,獲批後才可正式入紙申請簽證。

EOI完成審理個案增12.7倍

據內政部數據,去年7月至今年6月底期間,當局一共接獲1,092宗港人提交的EOI,月均91宗,較之前一個財年(2019/20年度)每月平均最多7.6宗,大增近11倍。

同期,當局完成審理港人的EOI宗數,更由平均不足5.8宗增至79.3宗,增幅達12.7倍。
GTI visa
Number of EOIs received and processed for Global Talent visa subclass 858 from Hong Kong applicants. Source: Home Affairs
此外,這段時間當局處理港人的EOI個案平均日數,只需24日,較之前一個財政年度的35日縮短31%。相比下,處理中國大陸申請人的日數則由112日增至169日,增幅達五成。

按行業劃分,港人獲完成審理的EOI個案中,能源業、農糧及農業科技業、資源業,以及國防及高階製造和太空科技行業的個案處理速度最快,平均分別只有15日、16日、17日和19日。
GTI visa
The average number of EOI for Global Talent visa processing days BY SECTOR. Source: Home Affairs
至於獲批EOI後、正式入紙申請至獲批簽證的平均日數,也由2019/20財年的90日縮短至74日,加快了近18%。中國大陸申請人的審批日數則由40日增至54日,慢了35%。

教育業申請人平均46天獲審批

在截稿前,內政部未有按SBS中文請求提供全球整體申請個案的平均審批時間。

不過,該部門的全球簽證審批時間的顯示,目前當局處理該簽證的整理時間,全球人才細類(Global Talent Pathway Stream)的申請個案75%在73日內完成審批,90%在3個月內完成;傑出人才細類(Distinguished Talent Stream)的75%個案在20個月內審批,90%個案在23個月內批審。

香港申請個案之中,審批最快的是教育行業,平均只需46日,其次是基建與旅遊業的69日、國防及高階製造和太空科技行業的72日、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業的73日。數碼科技和健康行業同樣是75日。

不過,能源業的審批日數由2019/20財年的平均16日大增至78日,大增387.5%。
GTI visa
The average number for Global Talent visa processing days - from application to approval BY SECTOR Source: Home Affairs
澳洲政府優先審批港人GTI簽證的政策,源起於去年北京在香港實施《港區國案法》。該條備受爭議的法例實施前,香港經歷了自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抗爭運動,截至今年6月有超過10,260人被捕。

最終,北京於去年6月30日在沒經過香港立法會審議的情況下,實施了《港區國案法》,加速了港人的移民意慾。

香港民意研究所上月20日公佈的一項顯示, 6,981名香港人受訪者之中,20%已有離開香港的計劃。調查亦顯示,56%受訪者對香港未來政治環境沒有信心、54%對港人未來享有的自由沒有信心、42%對香港未來經濟前景沒有信心。

港人移民因對前景絕望

去年7月,時任澳洲移民部長圖治宣佈優先審批政策時:「我們將在那裡(香港)繼續推行(吸納專才)計劃,且將優先審批該計劃的香港申請人,並撥出額外資源,將目標指向那些能創造就業的創業者、企業家,以及全球都在爭取的科技人才。」
對Eldon而言,香港政治和生活環境已不適合他的下一代,正是他決定放棄在香港建立多年事業的原因。
我見到香港現在的學習環境都已轉變,現在要學習《國安法》,亦大多數需要面向中國。以前的香港是面向世界,學習多元文化,這些都是我考慮決心移民的因素。
GTI Applicant Jacky
Jacky在2019年成功申請「全球傑出人才簽證」(GTI)計劃定居澳洲。 Source: Supplied
較Eldon更早透過GTI計劃移民的Jacky Yau,也稱是受到過去幾年翻天覆地的政治環境所迫。

他說:「元朗『721事件』,以及之後的社會事件,令我不相信香港會發生這些事。我已經接受不到香港有這樣改變,加上我有小朋友,我想我的小朋友所生活的地方不會再是香港,而是其他地方,首選是澳洲。」

2019年7月21日,香港一場示威活動當晚,一批手持武器的白衣人士,衝入元朗站無差別襲擊穿黑衣的示威者和其他乘客。警員在接報後近一小時才抵達現場。有批評者指該次是「警黑勾結」的例證,警方則否認指控並稱已在事發後18分鐘到場。
GTI
July 21, 2019, image taken from a video, shows confrontation between masked assailants and protesters at Yuen Long train station. Protesters trying to return ho Source: Lam Cheuk-ting via AP
Jacky表示,在「721事件」發生後3個月,他一知道有GTI簽證計劃便馬上申請,過了3天其EOI便獲批,更在3個月後取得永居簽證。

Jacky在香港從事資訊科技行業,他認為自己的成功之道在於在世界各地的工作經驗。

「我優勝的地方可能有幾方面,我在IT行業工作了20多年,我工作範疇涉及FinTech(金融科技),包括一些IT Security(資訊科技保安),起初申請GTI的人不多,我自己便去試一試,用我過去在香港及亞太地區工作的經驗,以及取得國際獎項去申請,幸運地很快地申請成功。」

他本身十分嚮往澳洲生活,曾經嘗試用技術移民,但礙於年齡不夠分數,知道有GTI計劃,猶如開啟了另一道大門讓他們來澳洲。
Pro-democracy protestors stand outside the airport in Hong Kong
Pro-democracy protestors stand outside the airport in Hong Kong, Sunday, Sept. 1, 2019. Source: AP/Kin Cheung
翻查去年10月6日發表的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澳洲政府在2020至22的兩個財政年度,總共撥款2,980萬元設立「吸引全球商業及專才工作組」(Global Business and Talent Attraction Taskforce)。
內政部發言人回覆SBS中文的查詢時,並沒直接回應工作組中分配予吸引香港專才的資源有多少。

發言人表示,技術簽證的審批資源是根據政府(政策)的優先順序來分配,而全球傑出人才簽證的審批次序是按相關部長指示來決定。

發言人續道,簽證平均審批時間會視乎多個因素而大幅變化,包括移民計劃中的可用配額和收到的申請量、申請個案中提交的資料完整程度和回應進一步索取資料的速度,申請人亦必須提交良民證、體檢和英文考試結果等第三方資訊,在疫情下取得這些資訊的時間變化幅度很大。

移民律師:金融醫療業申請較易成功

註冊移民律師黃逸卓(Richard Wong)表示,自從澳洲政府推出「港人優先」審批簽證的政策後,GTI的審批的確加快,一般在3至6個月內完成。

黃逸卓說,在他處理的個案當中,以金融及醫療行業相關的GTI申請個案成功機會較高。

「畢竟澳洲在新冠疫情下,對醫療需求很大,他們本身亦做開一些醫療研發的工作,所以更容易提供到相關的資料。另一個是財經類別,香港始終是國際金融社會,在我們的客戶中亦有一班投資金融的專才,因應他們透過成功研發一些投資科技平台,有突出的成就,這都是GTI申請成功的例子。」

他又稱,香港的資訊科技行業人才很多,因此成功個案相當高,他認為主要因素是,澳洲政府希望能夠吸納更多這類人才,將他們的技術,帶來澳洲,從而促進澳洲的經濟。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4 September 2021 12:02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9pm
By Yiu Wah Lin, Timothy W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