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男子成全球首宗有記錄兩度確診感染新冠病例

香港一名33歲男子在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後四個半月再次受到感染, 成為全球首個有記錄再感染新冠的實例, 令衛生界人士關注到新冠肺炎的感染問題。

香港一名33歲男子在感染病毒康復後四個半月再次受到感染, 成為全球首個有記錄再感染新冠的實例, 令衛生界人士關注到新冠肺炎的感染問題。

香港一名33歲男子在感染病毒康復後四個半月再次受到感染, 成為全球首個有記錄再感染新冠的實例, 令衛生界人士關注到新冠肺炎的感染問題。 Source: Wikimedia

該名男患者在今年三月底確診後,在四月中康復出院,而他在事隔四個月到西班牙旅遊,返港後再度確診。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研究發現,該名病人今次感染的新冠病毒株與他首次感染的病毒株在基因排序上有明顯不同之處,令該患者成為全球首宗在康復後第二次受到感染的案例。

據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表示,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24個地方不同,與以往復陽的個案大有分別,同時, 他們亦發現患者的病毒量不低,因此亦具有傳染力,但現階段難以斷定,重覆感染時病情會否一定較輕。

杜啟泓又表示,研究證明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亦不能終生免疫,並可以再度受到感染,因此相信病毒是難以完全消滅,他亦提醒一些康復者不應掉以輕心,必須要繼續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當有病徵時應立即再進行病毒檢測。

另外,袁國勇亦表示,患者在首次感染時曾經出現呼吸道徵狀,但第二次感染時卻並無病徵,要從海外返港在機場做病毒檢測時才發現受到感染。他說,這名患者第二次入院時的驗血結果亦顯示炎症反應指標較之前高,即是出現急性感染;而他在第二次感染期間,原先血清內並沒有抗體,而要到確診後第五天才有抗體出現。他認為結果反映患者首次染病康復後,免疫力不足以維持多於四個半月,亦代表康復者未必不用接種疫苗。他又強調,患者在第二次感染時的病徵十分輕微,因此可以推斷如果曾經感染或已接種疫苗,即使再度感染病徵亦可能會輕微一點;但由於這宗是首宗重覆感染病例,所以實際情況仍尚待查證。

對於今次案例是否反映新型冠狀病毒可能與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一樣,會持續在人類中存在時,袁國勇回應指,有理由相信這個可能性不低。同時, 他亦補充說,現時在人類中流行的冠狀病毒有四種,是屬於季節性的感染循環,而對於長者及一些長期病患者來說,如果一旦感染所導致的死亡率可能會高達百分之15。但他亦指出, 長者在感染新型肺炎病毒後的死亡率達兩至三成,但如果長者已是二次感染又或者有接種疫苗,估計死亡率可能會降至百分之10或以下。

今次事件亦未有削減研究人員對研發疫苗的信心,因為他們認為,疫苗仍然能夠為接種者提供免疫力。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25 August 2020 10:19am
Updated 25 August 2020 11:49am
By Selina Ko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