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變男的心路歷程】自小是緊張大師 心境隨性別改變覓平靜

先天的性別由出生的一刻已經決定,但出世為女兒身的Kerry,從小就覺得自己是男生,但因身邊的人都在提醒他「女生」的身份,令他覺得困擾。為了要避開他人的「閒言閒語」,他一直努力將自己的行為變得女性化,但卻令自己一直精神緊張。直到他在澳洲接受了性別重置手術,終可以自己真本性示人,從此心情亦變得平安靜。他希望澳洲政府在醫療或證件的更改上,可以更方便跨性別人士,令跨性別人士也可以無憂地「做自己」。

現年32歲的Kerry,來自香港,他在15歲時移民澳洲。他出生時的性別是一名女生,但他從來覺得自己是一個男生,
「我小時候已試如男仔般站起來去廁所。」
他指自己小時候說話的語氣、動作和興趣等等,都被人說很像男生,在日常生活中,亦有不少人會提醒他是女生, 他直言「我從來都好不接受,我好怕其他人去提醒我」。

他曾有一段時間就讀女校,要穿著校裙亦令他感到很抗拒。但為了避開其他人的閒言閒語,Kerry也曾經努力讓自己的行為變得女性化,令他的日常習慣改變很多。

Kerry直言,就讀女校時,與同學都不太合得來,因此他的讀書時期也沒甚麼朋友,「同學多數都不喜歡我」,但他亦不知道原因。即使他在15歲時移民到澳洲,在澳洲就讀中學時,他指自己亦沒甚麼興趣去認識朋友。

他指在香港的時候,關於跨性別的好少,
「一般電視上說的跨性別, 通常只有說是男變女 ,而且角色多是被人取笑, 是怪的。」
他沒想過現實中真的有人這樣做。

直到他上大學,他的交友圈子才開始活躍起來,他在大學時,有認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認識到有其他跨性別人士, 見到有人接受治療後的分別之大,因此在就讀大學中途,他已經決定接受性別重置手術去改變性別,但他最後因擔心家人不接受,等到大學畢業才開始開展手術的治療。
kerry after half marathon
Source: kerry supplied
他先接受荷爾蒙治療,然後在2016年接受切除乳房手術,再在2018年做子宮切除手術。

問到他為什麼堅持要進行手術而非選擇只以男性打扮示人,Kerry指自己做完性別重置手術後,心情改變好多。

他形容自己小時候是個凡事都很緊張的人 ,「我從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緊張,生活上又沒有甚麼問題」,直至開始接受荷爾蒙治療,才發覺問題在他一直不能「做自己」。

而他接受荷爾蒙治療後心情平靜好多,接受了子宮切除手術就更進一步平靜。他形容自己甚至體力都比以前好,笑言「有些事真的做了才知道有什麼分別」。

此外,Kerry亦指出,以前總要向人解釋,因當他未說話時,別人以為他是男生,但一開口卻是女生的聲音。生理上,接受荷爾蒙治療後聲音亦變低沉,此外亦沒有經期。他坦言如今「方便好多」。

從前他亦有穿著束胸,令自己看起來更男性化,但其實很不舒服。進行手術後,不用再穿束胸,他指去海灘亦變得很方便。

現時Kerry的生活比從前亦改變很多:「我有好多社交活動,與小時候相差甚遠。」
kerry at the end of a bike ride
Source: kerry supplied
作為一名跨性別人士,Kerry認為,在澳洲即使其他人可能對他的外表或行為存有疑問,但都會因他不是本地人而得到接納。
「我在澳洲始終不是本地人,其他人對我的期望是不同,即使他人會見到有不同的地方,會以為是外地人的習慣。」
對於澳洲對性小眾的政策是否完善,Kerry認為,可從不同方面去探討。

他指,在更改證件上的性別一欄, 澳洲護照上面性別一欄比較容易更改,只要有醫生寫信證明你在接受有關性別重置的治療就可以更改 。

但他指,如要更改出世紙上性別一欄,每個州份的法例都不同。他認為如將條例統一,對跨性別人士會比較方便。

但相對來說,香港的身份證是要接受完全的下半身性別重置手術 ,才可以更改性別。但因為下半身的手術風險大,澳洲亦沒有醫生做相關手術,故此他不會有機會做有關的手術,難以更改香港身份證的資料。他坦言,自己已不可能再回香港居住。

他指由於香港身份證上的性別一欄沒有改變,「我覺得對方 (看到自己的樣子) 會不相信,那很難找工作、很難生活。」

另外,Kerry認為澳洲的《性別歧視法》亦充滿漏洞,對性小眾的保障並非很全面。他舉例指政府最近提出的宗教歧視法案,豁免涉及宗教的團體、企業和學校等,這些機構基於性別方面的個人取向來挑選僱員、學生等不屬歧視,他直言只會令反歧視法形同虛設。

此外,現時不是所有有關性別重置手術的療程,都有納入Medicare全民醫保。Kerry指出,其實不少跨性別人士都找不到工作,而沒有錢接受治療 ,造成惡性循環。他認為,因為他們沒有接受治療,心理會愈差,對工作能力都有影響。Kerry期望政府可以讓 Medicare 涵蓋更多相關手術,這樣將對跨性別人士有更大的幫助。

在澳洲接受性別重置手術

Kerry指,在澳洲要接受性別重置手術先要接受荷爾蒙治療,可透過2個途徑去開展荷爾蒙治療。

其一是比較舊式的做法 ,就是見心理醫生、接受心理評估, 證明沒有其他心理疾病,而不適宜接受治療。如果心理醫生認為合資格接受治療,就會寫一封信轉介家庭醫生開始接受荷爾蒙治療。

另一種「知情同意」,就是進行治療的醫生,會與接受治療的人說明風險,如果接受治療的人同意,就可以簽同意書開始治療。

他指大部份做手術的醫生都會先建議接受一年以上的荷爾蒙療程,令身體脂肪分佈改變 。通常一年接受治療一年後, 脂肪分 佈才會比較穩定;不然如不穩定就做手術,效果會不是太理想。

而男性荷爾蒙都有分類,有打針或者是塗抹的,要長期進行,之後樣子會慢慢改變,令身體脂肪慢慢移去不同位置 。 

而手術方面都有不同,通常跨性別男性首項手術就是上身的手術 ,即切除乳房 ,Kerry做手術時已接受4年荷爾蒙治療。

而Kerry的下半身只接受了切除子宮同卵巢的手術,因男性外部性器官重建的手術相當困難,風險亦高,手術費亦很高昂。在澳洲亦沒有醫生可以進行此類手術,因此Kerry亦沒有進行男性外部性器官重建手術。
kerry photo at Bonds Exhibtion
Source: kerry supplied

與父母的關係

Kerry在就讀大學中途,已經決定接受性別重置手術去改變性別,但他最後因擔心家人不接受,等到大學畢業才開始開展手術的治療。

小時候他母親會鼓勵他穿漂亮的衣服、打扮漂亮,他從來沒有興趣 。但他指在他向父母表明要接受手術前,家人一直不知道他的想法,他指自己小時候也沒有想過跟他們說,因他覺得說出來父母會介意,因此也沒想過跟他們說。

直到他說想做手術,家人也是反對,但其家人的出發點是擔心手術風險, 而非因道德理由。

他母親更問他,是不是知道自己 (母親) 一直有個心願想要個兒子,因此Kerry才有此想法;但其實Kerry根本不知道母親有這個心願。雖然某程度上,他是完了母親的心願,但母親仍然反對。她表示:「你想穿甚麼衣服、甚麼打扮都可以,但反對做手術和接受荷爾蒙治療。」

但Kerry最後還是沒有理會父母的反對,趁父母回港時,去做了手術。

他憶述,有時候跟父母出去吃飯,侍應以為他是男生,媽媽會顯得不開心,但爸爸不會提起。

父母與他關係最惡劣的時候,母親曾一直說他以前穿女裝多漂亮,又「人身攻擊」說他做男人也是一個「矮仔」。曾有一次媽媽有說過他不配做他們的女兒,他就回答說:
「我就不做你們的女兒!」
因他性格不愛吵架,這已是他說過最激烈的話。

隨著時間的過去,Kerry說媽媽已經接受了,甚至有一次他跟媽媽去游泳,他只穿泳褲,媽媽亦沒有說甚麼。

Kerry認為是因為媽媽看得出他接受治療後,日常態度都改變很多、變得開朗,心情與身體都變好,反映其實手術是沒問題,因此亦願意接受。

反而是爸爸直到現在都沒有再提起過,Kerry解讀為「他不是完全不接受,基本上如默認」。

對於是否想更改善與爸爸的關係,Kerry直言,事情算是和平告一段落,大家都沒有特別去提及。而最重要是手術已經做了,他接受荷爾蒙治療已多年,他的樣子也不會回到以前。
kerry at Mardi Gras
Source: kerry supplied

已準備單身過一輩子

世界上大部份人是異性戀,少數人是同性戀,亦有雙性戀或泛性戀。Kerry是一名跨性別人士,同時亦是一名 。

Kerry解釋,無性戀定義是對人沒有性吸引。他指,但無性戀是對任何人都沒有性吸引、都沒有感覺。無性戀同無戀愛者是兩回事,部份無性戀者對戀愛仍然有興趣,但沒有性吸引,而Kerry是兩樣都沒興趣,從來喜歡單身一人。

他指自己是約在14歲時 ,已在網上看到有關無性戀者的資訊。直到16歲時,身邊朋友都在討論有關戀愛的事情,他一點興趣都沒有。從那時開始,他知道自己是一名無性戀者。

他形容自己算「幸運」,因為他知道有不少無性戀者,因當初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會為了自己為何對別人沒有興趣而感苦惱,但他自己卻沒有此掙扎。

他自己亦覺得不出奇,因他從小都與別人格格不入, 人家喜歡的事他都不喜歡,感情上也是一樣,與別人不同,所以他一直沒有不開心或掙扎。

他媽媽從他讀大學開始, 就間中會問他有沒有男朋友 ,他都回答沒有興趣識男朋友。後來媽媽亦問過他是不是想識女朋友 ,他也說「總之沒有興趣」。後來他媽媽都慢慢習慣,知道問也沒結果,就沒有再問。

他媽媽最後一次問他有關戀愛的問題是他30歲時,媽媽指如果30歲仍未安頓下來就好難再有機會。他當時回應說:「我完全沒有興趣,我現在的生活都好穩定,我日常生活都好多社交活動,已經沒有時間再去交男或女朋友。」

Kerry指已有準備要單身一輩子,問到Kerry是否會擔心老年的生活,Kerry指「其實我都有想過老了之後 ,晚年生活如何,但這麼長遠的事也好難說,
「現在一個人住也很開心,覺得與人一起住...... 也沒甚麼好處。」
他又補充:「加上我已經做了手術,要生育也是根本沒可能。」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4 March 2022 12:36pm
Updated 4 March 2022 1:45pm
By Hiu Ching La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