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食多滋味】健康賀年食品逐個數!

在歡慶農曆新年的同時,亦應避免進食過量影響身體健康。

“Chinese New Year really does serve as a reminder of what your family use to do and where your family’s from.”

“Chinese New Year really does serve as a reminder of what your family use to do and where your family’s from.” Source: Getty Images

農曆新年是一家團聚、享受賀年美食的日子。但在歡慶新年的同時,亦應注意均衡飲食及適可以止。究竟在選擇賀年食品時,應注意什麼事項?

SBS 廣東話節目訪問了澳洲註冊營養師蘇詠頤(Venus So),為大家講解不同賀年食品的營養價值。

賀年糕點

傳統賀年糕點必定是最受歡迎的賀年食品之一,其中包括年糕、芋頭糕及臘味蘿蔔糕。但製作這些糕點的過程均可能會加入糖份、油及其他添加劑,令糕點含有相當大的熱量。

舉例,兩件年糕含有約 300 卡路里,4-5 件亦即相當於一碗飯。蘇詠頤建議,不應一次過進食超過兩件年糕,避免吸收過量碳水化合物。
See-ming LeeFollow 香煎蘿蔔糕 “Fried Turnip Cake”
Source: Flickr/ See-ming Lee
相反,在一眾賀年糕點中,馬蹄糕及桂花糕則為較健康的選擇,其中每件馬蹄糕只含有 40 卡路里。

除此以外,蘿蔔糕亦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白蘿蔔本身含有豐富維他命 C、鉀質及膳食纖維,有助防止消化不良。若在家中自家製作蘿蔔糕,更可選用較為健康的材料,如以蝦米、瑤柱及冬菇等低卡路里及低脂肪的材料,代替臘肉。

糖衣小食

傳統新年全盒中必不可少的糖蓮子、糖蓮藕、糖冬瓜等糖衣小食均屬於高糖、高熱量的食品,進食過量除了可能增加蛀牙的機會,亦可能致肥,更影響食慾、阻礙吸收正餐的營養。
Sugar candy of lunar new year
Source: Wikimedia/ Oliver515 (CC BY-SA 3.0)
全盒內可擺放南瓜籽,以取代糖衣小食或其他傳統經醃製的瓜子。同時,亦可擺放杏仁、核桃、開心果等無鹽堅果。
較甜的選擇亦包括蜜棗核桃夾餅、水果乾、黑朱古力、米通等。

油器小食

雖然油器小食含有大量脂肪,每年一次慶祝農曆新年進食少量此類傳統小食卻未嘗不可。

比如,四粒「笑口棗」便含有接近 100 卡路里,當中含有一茶匙油。蘇詠頤建議:「大家可淺嘗此類油器小食,一件起兩件止。」
Food
Food is a big thing for Lunar New Year. Source: SBS Chinese

外出用膳

不少人會在新年期間外出,與家人聚首一堂享用「盆菜宴」。但蘇詠頤提醒,不要以為盆菜有不少蔬菜就代表健康。

盆菜中的蔬菜放在最底層,吸取了肉類的油份及盆菜所用的肥膩醬汁,加上盆菜內的肉類均含有較高脂肪,因此食畢後亦容易致肥及出現水腫。
出門用膳前,可先進食清菜或水果,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維他命及纖維。
HK Food Poon Choi
Source: Wikimedia/ PEmniaCHAN (CC BY-SA 3.0)
至於燒臘方面,大家可進食一至兩件連皮連脂肪的燒臘,但亦應適可以止,繼續進食應去皮、去脂肪。

進食過量現飽滯?

「食滯」,一般是由於進食過多高脂肪的賀年食品。當脂肪進入胃部,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需要更多時間進行消化,增加對胃部的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腹瀉及胃酸倒流。
如出現這個情況,可在進食後喝茶消滯。茶類含有豐富多酚、兒茶素及咖啡因,有助增加胃酸分泌,從而加快分解食物並減低飽滯感。

但蘇詠頤補充,喝茶並不能減少脂肪或熱量的吸收。
Chinese tea pot
Source: stacya - Flickr
除此以外,益生菌亦有助平衡大腸中的細菌、改善消化及營養吸收、減少胃氣。故此,進食含有益生菌的乳酪或乳酸飲品亦有助消滯。

而最理想的辦法當然是做運動。做運動可有助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減低暴肥的機會。一般進食後 15 分鐘便可外出散步,較為劇烈的運動則應留待進食後一小時才進行。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22 January 2020 5:22pm
Updated 22 January 2020 5:4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