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澳洲未協助留學生融入社會

中國官方媒體發表評論員文章,批評澳洲將國際學生視為「搖錢樹」,但未有協助他們融入社會。

Universities urged to not rely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or revenue

Universities urged to not rely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or revenue Source: AAP

中國官方媒體發表評論員文章,批評澳洲將國際學生視為「搖錢樹」,但未有協助他們融入社會。

一名曾居雪梨兩年的《環球時報》記者 Lily Wang(暫譯:王女士)在該報英文網發表評論文章,指澳洲大學未有為留學生提供足夠支援,令他們容易融入澳洲社會及認識本地文化。
同時,她亦批評學府未有做足功夫以遏制並懲罰學生聘請「代寫員」代為書寫作業。

文章內,王女士說:「我懇切建議澳洲的高等學府集中注意力、改善教學質素,並停止將中國學生視作『搖錢樹』。

「我絕少聽過大學講師及教授會協助學生認識澳洲文化,或將他們與其他本地學生編在同一組別進行研習。」

她形容,部份中國留學生前來澳洲希望接受教育並進行文化交流,但他們卻好像活在一個「平行時空」裡,完全沒有與主流澳洲社會進行互動。

但王女士亦承認中國學生並未努力嘗試融入社會及其他同學的生活圈子。

她說,有部份學生忙於自己的代購業務,因而需要聘請「代寫員」或「考試替代員」,讓他們得以完成學位。

評論:真正尊重言論自由便不應批評學生的立場

早前,外交部(DFAT)秘書長亞當森(Frances Adamson)發表公開評論,警告澳洲各間大學應設法保障自己,以免中國共產黨試圖透過留學生影響澳洲的大學的學術自由。

同時,亞當森亦呼籲國際留學生在遇到反對聲音時,應以理性及以尊重他人的原則,有禮地與他人作出辯論,而不要試圖阻止他人發表意見。
但王女士在評論文章反駁指,假若澳洲確實是一個致力維護言論自由及學術自主的社會,「所有人都應有權利發表自己的意見」。

她說:「中國留學生在一個由共產黨管治的國家中長大,他們被灌輸愛國教育,而思維亦與中國政府相似。但政治上支持中國政府並不等於他們是中國的間諜。」

王女士補充,中國留學生前往澳洲學習批判性思考及如何開放思維,「但澳洲沒有資格批評學生的政治立場。」

她說:「你不能要求中國學生的思想或行為與澳洲本地學生相同。

「假如中國留學生離開澳洲回國時,他們的思維及眼界已比以前更廣闊,那麼澳洲大學已作了一件好事。」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in Australia aid education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in Australia aid education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 Source: By David Chen

分享
Published 7 December 2017 9:3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