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記憶搏鬥三十年】六四傷疤令她幾乎自毀

她親眼目睹八九民運解放軍在六月四日屠殺學生的情景,她往後的人生陷入極度痛苦的創傷後遺症,她是蔡淑芳 -當年最後一位撤出天安門廣場的香港記者。

受槍傷的學生被抬往簡陋的醫療設備救治。 (蔡淑芳)

受槍傷的學生被抬往簡陋的醫療設備救治。 (蔡淑芳) Source: 蔡淑芳

蔡淑芳在一九八九年聯同多名香港記者到北京天安門採訪學運事件,當年很多學運領袖以絕食爭取民主,時任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因為探望學生,一句對絕食學生表示同情的說話「我們來得太晚了」和反對以武力鎮壓民運,便被免去黨內外一切領導職務,在江澤民和胡錦濤當政下被軟禁16年後過世。

過去三十年,蔡淑芳一直面對創傷後遺症的傷口,六四這支箭令她的傷口永遠撕裂,並且痛入心肺,讓她有自毀的傾向,所以她對自己說一定要跳出來,否則她便會死去。 

「這幾年來我感到無家可歸,香港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讓我放下六四這個包袱,於是我唯有讓自己的身軀與心靈四處漂泊。」目前蔡淑芳在外地居住,靠學習畫畫來讓自己走出陰霾。 

她控訴地說:「為甚麼三十年來仍未能看到六四事件的真相?過了這麼多年,還是一片漆黑。眾多的影片片段、歷史事實和死難者的資料曝光,人人都能看到的事實,中國政府卻仍不理會,還邪惡地去滅聲。」
LISTEN TO
【社區專訪】前香港記者蔡淑芳的「六四」傷口 image

【社區專訪】前香港記者蔡淑芳的「六四」傷口

SBS Chinese

04/06/201909:52
兩年前諾貝爾獎得主劉曉波逝世,蔡淑芳傷痛至難以承受,她不能理解「為何一個有良心、良知的人,國家卻不能容讓他存在?」而在中國大陸想為六四做見證、探訪天安門母親、甚至祭祀當年死難者的人,都要被視為是顛覆國家而被判重刑。 

她說,這十年來她做了很多關於中國內地良心犯的資料,由最初一兩個,到今天已超過一千個,她說自己與這些人是「精神同囚」。

 早前她回到香港,與一群記者為紀念「六四」三十周年拍了一些個人憶述及感受的片段和文字記錄,她承認:「整整三十年,當我處理自己的記憶時,我仍未能放下。」

分享
Published 4 June 2019 8:30pm
Updated 5 June 2019 9:56am
By Elsa Tsa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