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業:你要注意的事項

「無印工坊」控告在中國營運的日本「無印良品」侵權。

People walk by a worker waiting for customers outside his retail shop displaying national flags in the Chinese capital

People walk by a worker waiting for customers outside his retail shop displaying national flags in the Chinese capital Source: AAP

最近,日本著名百貨公司「無印良品」被中國「無印工坊」控告侵權,最後日本「無印良品」須向「無印工坊」賠償 62 萬人民幣(折合約 12.5 萬澳元)。

「無印工坊」旗下生產線「無印良品」屬於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與日本「無印良品」一樣出售家具產品,甚至其商標名稱、字型、用色及裝潢亦同出一轍。

兩者唯一不同的,是英文名稱。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沿用「MUJI」作為英文商標,但中國「無印良品」則使用「Natural Mill」。

,「MUJI」此前曾經控告「Natural Mill」侵犯版權,但被法庭宣佈敗訴。原因是該公司在中國註冊商標時未有註冊「毛巾類」產品,但「Natural Mill」在註冊時則有註冊相關產品。

同時,法庭認為「MUJI」無法證明其毛巾商品在中國境內具有影響力,因此宣佈「MUJI」敗訴。
Natural Mill

澳中知識產權法有別

雪梨大學商學院講師李薇博士接受訪問時表示,判決只針對「無印良品」四字,敗訴方在中國使用英文名稱「MUJI」並無不妥。同時,判決亦只涵蓋該公司所出售的毛巾及床上用品,換而言之「MUJI」公司可繼續以「無印良品」商標出售其他產品。

她認為:「判決展現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及保護知識產權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她解釋,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及難以捉摸的資產。與「有形」資產有別,若知識產權被人盜用或濫用,被侵犯一方一般難以得悉情況發生,可能直至企業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才發現已有人曾註冊其商標或版權。

此外,令保護知識產權更為複雜的最重要原因,是由於各國對於知識產權的法律都有所不同。李薇博士說:「在澳洲,若企業或個人事實上擁有或使用商標,即屬商標所有者。但按照中國目前的法律,最先申請商標註冊者便是商標合法持有人,亦即以先到先得的形式發出商標。」

因此,李薇博士表示,有投資者便會利用這個法律上的區別,以一些國際有名的品牌申請商標註冊;當「被利用」的「正版」商標持有人有意進入中國市場,便不得不向現有在中國營運的商標持有人付出大額費用,以購回其商標持有權。

李薇博士建議,海外企業或個人若有意進入中國市場,應先盡快向中國當局申請註冊商標,而非留待「最後關頭」才在法庭上爭拗商標擁有權誰屬,以免浪費金錢及時間。

她補充,除了需要註冊商標外,海外企業亦必須註冊版權。她舉例,澳洲商家在法律上毋須註冊一份創作品之版權,但作品則必須在中國註冊版權,否則或將面對侵犯版權或盜版行為。

中國創業:還有什麼要注意?

Top five business challenges in China
Source: AustCham
李薇博士表示,澳洲經濟及中國經濟兩者目前存在一個互補性,澳洲有不少產品均對中國而言有很高需求,包括鐵礦、農產品、服務性行業等,因此亦有不少澳洲企業均有意進入中國市場。

但礙於澳中兩地體制及政策存在相當大的差別,李薇博士建議澳洲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前先諮詢有關方面的專家,並盡早進行資料搜集。

中國澳洲商會於本年三月發表的顯示,超過 25% 受訪澳洲企業認為政策不穩或獲取相關牌照為在中國營商的首要挑戰,相反只有不足 5% 受訪企業擔心知識產權被侵犯。

李薇博士表示,隨著海外企業越來越對中國法律有所認識,中國已成為澳洲最大的海外商標申請國家。澳洲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數量遠遠超過在新西蘭及美國註冊商標的數量。

李薇博士亦指出,不少海外政府亦會作出其他具體措施,比如澳洲政府轄下的澳洲知識產權署(IP Australia),亦有任命中國代表常駐在中國,協助澳洲企業及個人處理知識產權方面之問題。

《2017 中國營商環境報告》亦顯示澳洲企對在華投資前景充滿信心,超過半數在華澳洲企業表示過去一年的財政表現感到「有利可圖」或「非常有利可圖」、有接近兩成受訪企業指財政表現達到「收支平衡」,但亦有超過一成企業認為「無利可圖」或「非常無利可圖」。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2 November 2018 9:00pm
Updated 6 November 2018 12:1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