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移民不如減留學生

提高留學生入學英語水平及經濟條件才是減低人口增長上策,而不是削減移民配額。

How overseas migrants and Locals moved in & out from Melbourne?

عارضی مائی گریشن میں طلبا بھی شامل ہیں۔ Source: Getty Images

著名人口統計學家比瑞爾(Bob Birrell)在他最新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大量擁入的留學生數目遠超過其他類別的移民。

他認為莫理遜政府最近公布的削減移民政策,由每年190,000 減至 160,000 ,只是縫縫補補的做法。

在比瑞爾率領的澳洲人口研究所 (Australian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調查發現,有44%的淨移民人數(net migrant intake)為海外留學生,比任何類別都高,而所謂的淨移民人數,就是由每年抵澳及離境的人數統計出來。

海外留學生人數,在去年財政年度接收的236,700人口當中,佔了104,987。

海外學生淨移民的增長也超過了其他類別的增長,例如旅遊、工作及永久居留。由2012年的25,700 躍升至去年的 104,987。

他建議採用最俐落的方法,就是扭轉了目前對海外留學生的英語程度及經濟水平調低了的要求。

因為澳洲的大學建造了一個學習的特區,主要在商科及行政課程,在這些「特區」所要求的英語程度,學習準備,及學習成果都相對調低,用以來吸引海外留學生,令到他們能夠應付。

比瑞爾的研究確認了兩個海外留學生的市場,一個是華人市場 (Chinese market),大量留學生入讀八大 (西澳大學、阿德雷德大學、澳洲國立大學、雪梨大學、墨爾本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蒙納殊大學、昆士蘭大脷):每年收取$40,000或更高的學費。

根據澳洲統計局的數字,華人海外留學生,由2013年的22,638,增至去年的47,794,最多入讀「八大」。

另一個市場則是印度大陸 (Indian subcontinent),即是印度、尼泊及斯里蘭卡,他們則入讀「非八大」,學費約每年$20,000。

政府統計,由2013年14,110增至去年51,305。

吸引他們的原因主要是可以進入本地勞工市場,取得簽證如485,最後成為永居。

分享
Published 22 April 2019 2:35pm
By Ida Ch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