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去年因盜竊損失數十億

從小偷到有組織經營,去年就錄得33.7億的損失,被偷的物品由千元電腦科技產品,到超市$20元以下類別。

woman steals trousers at the boutique

woman trying to steal trousers from a clothing store Source: iStockphoto

根據澳洲及新西蘭零售罪案調查2019在星期四(7月25日)公布的數字,罪案數字較前兩年增加了16%,達57% (約26億損失)。

當中還包括職員盜竊,佔22%,8.8億,又或是與犯罪無關的損失,例如行政失誤,佔15%,又或是供應商欺騙行為,佔6%,即2億。

犯罪學家泰勒(Emmeline Taylor)解釋,偷竊的人越來越大膽,而被捕的機會又相對地低。

「盜賊跟我說,小偷很容易逃脫,而獎勵大大超過了風險。」

又表示,33.7億可以足夠聘請85,000名超市收銀員工作一年。

報告指,出售電訊科技產品的零售損失最高平均價值的貨品,估計每次超過$1000;另外超市的就通常是每次$20以下的貨品,但卻發生得較頻密。

最常被偷的有手機、服裝,化裝品,維生素和品牌時尚商品。

其他還有肉類、嬰兒奶粉、面霜等。

報告指,犯罪手法更有組織,賊贓可以轉售,例如食品或酒類可賣到食肆,嬰兒奶粉送到中國。

「小偷變得越來越猖狂,通常幾乎是強搶,在光天化日下去手機商店,恐嚇員工,推開客人。」泰勒說。

(最常偷的類別 Source: ANZ Retail Crime Survey)
the most stolen items
Source: ANZ Retail Crime Survey

分享
Published 26 July 2019 10:30pm
By Ida Ch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