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9年專輯】在澳華人:應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在「六四事件」29 週年紀念的日子,本台記者走訪雪梨街頭,邀請在澳華人分享他們對事件的感受。

Mrs Yip in Eastwood talking about June 4 Anniversary

Source: SBS/ Winmas Yu

問:「六四事件」發生當時身在何處?

葉太太:我在 1988 年從香港移民澳洲,「六四」發生之時身處澳洲。當時我收看電視直播、閱讀報章、與朋友在電話上討論事件;事件中很多同胞離世,心裡當然非常難過。當時在澳洲有紀念會舉行,而時任總理霍克(Bob Hawke)亦因此流淚。

黃先生:我當時身處香港。6 月 3 日前往廣州,準備飛往北京公幹,但因「六四事件」而無法起行,折返香港。看見學生被坦克及槍炮襲擊,感到相當傷心及實在難以接受。

問:有必要繼續(舉行集會)悼念活動嗎?29 年過去,是時候放下歷史的包袱嗎?

Vincent:我認為有必要。我來自香港。對於中國的內政,香港人或中國人有必要認識這一段歷史,但不應指責事件的發生,而應思考如何從中而得以進步,這是最重要的。在集會上,大家互相傳達訊息、加深對歷史的了解,是應該的,而且每一年都應這樣做。事件中造成多人犧牲,當然值得紀念。

黃先生:需要。「六四事件」始終對於中國的民主運動是一件大事、一件重大挫折。事件可以作為一個教訓。我們始終都需要從歷史汲取教訓。這事會否在日後重演,視乎我們能否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從而避免問題再現。另外,香港人亦擔心,當中國正式全面管治香港時,會否面臨相同的問題。

葉太太:歷史絕不能放下。歷史就是歷史。這件事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問:會否與下一代講述「六四事件」發生的經過?

葉太太:若有機會,便會提及。這是中國歷史的一部份。身為中國人,有機會便會向下一代談及這件事。

Vincent:當他/她能夠認知自己是香港人(香港移民後代)的時候,我當然會讓他/她知道,甚或每年返回香港、前往維園(維多利亞公園)、看看民主女神像,告訴他/她歷史上曾經發生這件事。

黃先生:假如他們問及,當然會講述;但是否需要主動講述,則難以一概而論。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4 June 2018 4:47pm
Updated 5 June 2018 2:46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