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挪窩、像狗一樣忠實……新晉國民愛鳥喜鵲的十大“真相”

在澳大利亞,喜鵲可以說是自行車騎行者的“噩夢”。但根據《The Guardian》舉辦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喜鵲以近兩萬票名列榜首,成為2017年度最受歡迎鳥類的第一名。

Australian Magpie

Australian Magpie Source: Creative Commons

雖然我們對喜鵲的美妙嗓音和空中“襲擊”事蹟耳熟能詳,但對於新晉“國民愛鳥”,其實還有很多出人意料的“真相”。

 

1、不愛搬家

一只喜鵲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一塊區域。一旦它們找到容身之所,可能將永遠呆在那裡 ,甚至長達20年。

格裡菲斯大學的瓊斯教授說,“這塊區域不一定非常大,可能只有幾公頃甚至更少。但它們會認識所有居住在那裡的人”。

 

2、像狗一樣忠實

科學家們的實驗髮現,喜鵲可以通過面部特徵辨認其他的喜鵲和人類。

所以要麼喜鵲不喜歡你,要麼它一旦判斷你是一個好人,你就能贏得像狗一樣忠實的朋友。

作為朋友,即使在它們的繁殖季節,你也可以靠近它們。

 

3、有點“冷傲”

噹然,喜鵲也不是那麼輕易能跟人做朋友,只有8%-10%的喜鵲曾經掠過人們。

大多數喜鵲即便在交配季節也不會特彆注意人類。

 

4、情感上生死相伴

喜鵲通常一輩子只交配一個對象。然而,如果雄性喜鵲在家有雛鳥時便遇害,那麼雌性喜鵲通常會再交往一個新的伴侶。儘管新伴侶與雛鳥沒有血緣關系,但也會保護它們。
Pixabay
Source: Pixabay
5、底層喜鵲生活同樣艱難

噹年輕的喜鵲被踢出鳥巢時,他們經常被淪落到比較貧窮的地區,和其他的“單身”喜鵲們一起等待合適的棲息地和愛情。

瓊斯教授說,“要在這個城市找到棲身之所和伴侶都是很難的,不是每只喜鵲都能成功”。

年輕喜鵲們經常以約50只為單位,聚集在一起,被稱為“部落”。

 

6、靠耳朵來找吃的

喜鵲可以聽到地底下蠕蟲的聲音,那也是它的食物。

如果看到一只喜鵲專心地鉆在草叢中,那麼它很有可能正在尋覓它的午餐。

 

7、熱愛郊區生活

說到午餐,郊區的後院是喜鵲的覓食天堂。他們的理想棲息地是草地和稀疏的叢林。

 

8、高超的“口技”

喜鵲還是優秀的聲音模仿者,它們會冒充一系列的其他鳥類鳴叫聲,甚至汽車警報聲、狗叫聲和相機的咔嚓聲。
Pixabay
Source: Pixabay
9、叫聲是個謎

清晨喜鵲的鳴叫被稱為“頌歌” ,但其實在其他時間段,比如在月上柳梢頭時,它們也會髮聲,甚至徹夜唱歌。

瓊斯博士說, “它傳達了大量的信息。”而具體信息是什麼?這仍是個謎。

 

10、長相併不全是黑白相間

不同地方的喜鵲看起來很不一樣。澳大利亞喜鵲有九個亞種,羽毛圖案非常不同。

在維州南部,成年喜鵲的背部幾乎都是白色的,而在維州北部,它們可能是兩色相間甚至幾乎全黑的。

分享
Published 12 December 2017 3:05pm
Updated 13 December 2017 6:17pm
Source: ABC Australia,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