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近乎崩潰 聯儲局急急減息

上周全球證券市場相當波動,波幅指數曾經上升至75.23,比上周初的44.88,升幅達到67.62%,到週五才回落至57.83,升幅報28.85%。

A television screen on the floor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headlines the stock index news at the close of trading, Monday, February 5, 2018.

美股大跌,環球證券市場難以獨善其身。 Source: AAP

道指在周四曾經大跌2,352點,跌幅9.9%。全週曾經出現了兩次熔斷的情況(即美股跌了7%之後,市場叫停15分鐘才再開市),相當驚人。 
 
其他證券市場,例如如英國富時歐洲頭300指數全週跌幅達18.46%,日經指數跌15.99%。自3月2日至3月13日這兩個交易週,美國道指跌幅達20.02%;英國富時歐洲頭300指數跌幅29.97%;日經指數跌幅25.46%;澳洲200只成份股跌幅26.3%,顯示熊市已經正式上場。基於目前兩個左右市場的因素,大流行疫症狀及持續的油價戰,預計將會繼續傷害全球的金融體系。 
Markets Collapsed
市場波幅之巨, 不下2009年國際金融海嘯的情形。 Source: AAP
美股大跌 Source: AAP

———————————————————————————————————————————————————————要點:

  • 美國聯儲局周日召開緊急會議大幅減息一厘,將官方利率維持在0.00 至0.25厘
  • 美股上周大上大落,上周四曾經大跌9.9%, 一周内出現兩次熔斷現象;
  • 疫情升級為大流行疫症, 全球落入緊張情緒;
  • 美國聯儲局兩日内出手向市場注資900億美元,作流動資金之用;
  • 加拿大兩星期内, 第二次減息;
  • 全球大型公開活動紛紛叫停;
  • 避險工具應升不升,應跌不跌
———————————————————————————————————————————————————————

突發事件:

美國聯儲局周日召開臨時議息會議, 決定減息一厘,將官方利率降低至0.00至0.25厘。 分析員指出聯儲局今次減息除了應對外圍環境之外,也想順應上周五市場做好的勢頭,延續市場這一個利好的氣氛。 不過澳洲200隻成份今天開市後,即大幅下滑7%, 顯示聯儲局的做法, 是否會再來一次 “好心做壞事” ?, 一如上星期減息半厘, 但卻為市場營做了一個恐慌性抛售的理由? 

上週市場同時出現了一個相當值得大家深思的現象: 爲什麽出現股災,但卻不見資金避險?  

首先,當證券市場大幅下跌,且油價大跌;一般而言,避險投資工具例如美國10年期國債債息,黃金現貨價格及日元等必定會受到追捧,但這次卻並不一樣,究竟資金去了哪裡? 
 
第二,美國聯儲局一連兩日三次出手為銀行提供合共900億美元流動資金,作為銀行一個月拆息融資,三個月拆息融資,以及3個月拆息融資借貸之用;作用推低同業拆息,為什麼市場融資情況突然出現如此繃緊的局面,導緻美國聯儲局要急急出手? 
 
市場分析原因是金融市場上週相當波動,首先,油價在在上星期大跌3成,金融系統性風險浮現,意即石油公司背後的財團面對油價大跌,導致資產價格下降,如果未能支付欠債,唯有變買家當,例如股票,債券及手頭的金融產品套現,一時間市場對資金的需求突然劇增,直接扯高融資成本,讓好一些企業未能通過正常的融資渠道操作,出現面臨違約風險;再加上大跌市, 投資者紛紛要錢不要貨的情況下,必定出現系統性的金融奔潰,這個情況與2009年國際金融海嘯爆發的誘因,如出一轍,於是人人自危,各地央行被迫出手救市,此其一。 
 
其二,疫情嚴峻,急轉直下,世衛宣布將疫情定位為全球大流行疫症,美國多個州相繼爆發社區疫情,但以特朗普首爲首的美國政府原先對疫情視作一個打擊他選舉的 “政治操作”,而非公共衛生問題,疏於防備,直到疫情爆發後,才猛然發覺醫療配套設施未跟得上。週三急急宣布應對措施,立下禁止歐洲人入境甚至暗示不准歐洲貨入境的政策,對疫情防禦工作差不多隻字不提,市場為之嘩然;週四美股大跌2,352點應市;特朗普被迫於週五再公佈連串防疫措施,市場緊張氣氛才見稍微收斂。 
COVID19
疫情定位為全球大流行疫症。 Source: Pixabay
新冠狀疫情定位全球大流行疫症 Source;Pixabay

但當前面對疫情如何發展?幾時了結?全屬未知之素

意大利和西班牙已經宣布鎖國封城,步兩國後塵的歐洲國家恐怕陸續有來。連美國也開始取消大型公眾活動、體育活動、甚至可能停課、要求白領在家工作及不用出差等臨時措施陸續上場。換句話說,全球經濟活動將要暫停。考慮到美國人口報3億5,000萬人,消費市場佔全球百分之40,如果美國叫停,那麼全世界相信都會動彈不得。今年的經濟增長不知再從何說起?疫情仍在,亦即意味著全球供應鏈將會受到影響,儘管有報導指出中國在四月初有機會全面復工,但寰球的供應鏈出現斷供的情況下,中國如何可以獨善其身? 
 
因此,在這一個大氣氛下,市場紛紛猜測聯儲局即將本週的議息會議上再減息0.25厘,其他央行預計也會推出相應的應變措施,以兹應對,至於市場是否會受落,相信還要觀察下去。不過合理的提問時,如果疫情未能得到解決,各國繼續執行鎖國封城的措施,市面的經濟活動幾乎等於零的時候,聯儲局減息刺激企業的投資活動成效有會有多少?  


 上週重要市場消息撮要: 
*疫情嚴重,世衛已經將新冠肺炎疫情定位未全球大流行疫病,局部各國加緊展開防疫工作及治療確診病人的努力;最新全球感染數字報道 167,809,死亡人數報道 6,485宗。意大利隔也新增感染個案報3,590宗, 纍積個案24,747宗。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全周報0.9510%,升0.3050點子,升幅47.21%;

*布蘭特期油及美國期油價格自爆發石油價格戰之後,已經大幅下滑接近3成, 上周表現跌跌撞撞, 最後布蘭特期油泉州微升1.31美元,升幅3.93%;紐約期油則跌0.36美元, 跌幅1.08%; 
 
* MSCI日本以外市場全週跌38美元,跌幅6.12%%,收582.10美元。

*波幅指數全周升15.95,升幅35.53%,報57.83%,但不要忘記波幅指數曾經飄升至75.23,升幅達到44.88%; 
 
*黃金現貨價格全周跌129.50美元一盎司,跌幅7.808%,報1,528.90。 
 
*美元兌日元匯率全週升4.13日元,升4.005%;收107.24日元;


全週總結(3月10日至14日)市場的表現: 
澳洲200只成份股:跌676.9000點,跌幅10.89%,收5,539.3點; 
上證綜指:跌147.08點,跌幅4.84%,收2887.43點; 
恆生指數:下跌2,113.6點,跌幅8.08%,收24,032.91點; 
日經指數:下跌3,318.7點,跌幅15.99%,收17,431.05點; 
英國歐洲頭300指數:下跌284.51點,跌幅18.46%,收1,167.94點; 
美國道擎斯指數:下跌2,680.68點,跌幅10.36%,收23,185.62點; 
 
總結: 
上週市場大起大落,方寸大亂,市場急急套現,避險工具譬如黃金現貨價格、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及日元等出現反常表現,應升不升,應跌不跌,違反市場常理。 而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投資者色數離場,現金爲王,采取審慎態度,擇日重出江湖,除非疫情出現戲劇性的新發展,否則市場依然多變, 上周五市場回暖,恐怕并無太大的指標性作用。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16 March 2020 7:22am
Updated 16 March 2020 11:57am
By 宋慶勤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