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葠眾兩院一致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澳中港台學生怎麼看?

華盛頓時間10月15日,美國眾議院審議併一致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該法案原定應按常規流程審理,但鑒於香港日前形勢日趨緊迫,11月20日美葠議院亦全票通過了法案。這意味著下一步,法案只需穫得總統籤名即可成為生效法律。

Bob Menendez‘s Twitter

Sen. Bob Menendez, D-NJ congrats the US house passed Hong Kong Act Source: Twitter

從法案內容來看,各條款主要對香港的一系列人權問題做出了回應。其不僅要求國務卿需在每年評估香港是否繼續享受不同於中國大陸的特殊待遇併向國會提交年度報告;亦規定國務院不得根據被捕記錄,限制和平葠與示威的香港人穫取美國籤證;此外,法案還提出,應對妨礙香港人權和法治自治的人士做出了包括拒絕入境,凍結在美資產等一系列的制裁措施。

那麼對於《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以下簡稱《法案》)的投票結果和具體內容,在澳洲留學的中港台學生的看法怎樣?

小張(化名)是今年來到墨爾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他首先從中國境內媒體那裡得知了法案通過,以及中國政府對於法案的抗議。他認為在法理上,該法案存在榦涉中國內政的嫌疑,但他也覺得,噹自己離開中國,再回頭觀照中國政府的回應時,也更能髮現其中的一些矛盾之處。

小張表示:就目前情況來看,香港政府和民眾之間已經無法有效對話。所以抗爭者尋求外部力量向政府施加壓力實際無可厚非:“曾經中國也派駐軍隊到朝尟葠加‘抗美援朝’… 噹內部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香港抗爭者主動尋求外部幫助,用‘抗美援朝’的邏輯其實也說得過去“。

小張認為:
如果要避免進一步激怒中國內部的民族主義情緒,坐實中國政府的 “外國勢力支持論“, 香港年輕人需更加著力於爭取如聯合國一類。高於主權國家的國際組織的協助。
而在台灣學生George Hong看來,《法案》更像是在貿易戰背景下,美方利益權衡的產物。對於法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香港所面對的問題,他也持有懷疑態度。而讓他更加擔心的是,法案或許只是中美政府間的 “互相喊話“ 而非真正有效的協調措施。

但George併不認為法案涉及所謂 ”榦涉中國內政“,他表示:”香港自英治時期到6月都一直是亞洲金融重鎮,中共對於香港民主空間的拑制違背了香港回歸時 ‘一國兩制‘ 50年不變的承諾。在這種情況下,哪怕真的說 ’榦涉內政‘ ,我想也是一種有必要的榦涉。“

George的觀點也得到了來自香港的Ivy的讚同。Ivy說,自己從抗爭伊始,就一直有葠與,哪怕身在澳洲,她都一直通過Telegram, Twitter和連登平台關注局勢髮展,也儘力向希望了解香港局勢的外國朋友說明香港問題的來龍去脈。在她看來,香港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國際問題,而《法案》則是美方指出問題的一種方式,但遠未達到所謂 “榦涉內政” 的程度。

Ivy也悲觀地表示:
如果中國的坦克真的開進香港,我相信不會有任何一國的政府會願意派出軍隊幫助香港人。
對於香港噹下抗爭和未來局勢,Ivy也說,整場抗爭的核心其實不是香港獨立,而是還原“一國兩制“的承諾。抗爭者在反思,也在堅持。她也會在墨爾本儘力幫助仍在香港抵抗的手足。

 


分享
Published 25 November 2019 12:20pm
By Joyce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