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初創公司指華為盜商業機密

由微軟和戴爾科技集團(Dell Technologies Inc)支持的一家矽谷晶片初創公司,指控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參與竊取其固態硬盤電腦存儲技術,而且中國廈門大學是同謀。

Huawei

The US government has placed telecom equipment giant Huawei on a blacklist. Source: AAP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CNEX Labs Inc. 指,華為多年來串謀盜取該公司的固態硬盤電腦存儲技術 (solid-state drive computer storage technology)。

華為最初對涉及徐直軍的指控未有置評,後來卻發表聲明稱,這是「誤導和未經證實」的,並反控CNEX竊取華為的商業機密。

案件在上個月預審,CNEX的代表律師稱,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 (Eric Xu) 指示一名華為的工程師就CNEX的技術資訊進行分析。

根據4月17日聆訊的記錄,這名工程師於2016年6月與CNEX的管理人員會面,假扮一名潛在客戶而取得商業機密資訊。

之後,該名工程師撰寫了一份有關的報告,送了去競爭情報數據庫 (competitive-intelligence database) ,這個數據庫是由海思半導體公司(HiSilicon)管有的,而這間公司是華為的芯片開發部門。

代表CNEX的律師又表示,徐直軍還聽取了華為與中國廈門大學合作的簡報,這個合作項目也與盜用CNEX商業機密有關。

他續稱, 2017年廈門大學試圖獲得CNEX的一款電腦記憶版(computer memory board),聲稱是用於學術研究項目。

不過,廈門大學當時正與華為合作,並且與華為單獨簽訂了一份協議,向華為提供所有研究測試報告。

之後華為將廈門大學的研究結果用於晶片項目,包括一款計劃在今年發布的晶片。

代表華為的律師則表示,這裏不存在盜竊問題,雖然承認廈門大學與華為訂立了一份協議,不過合作項目的目標不是開發晶片,而是設計數據庫軟體。

這宗案件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華為的磿擦升級之際,美國官員上周發布了兩項國家安全措施,可能導致美國供應商無法向華為供貨,並使華為無法在美國做生意。

案件會在6月3日於德州東區聯邦法院聆訊。

另外《華爾街日報》1月16日就曾報導,聯邦檢察官正在調查華為是否竊取了美國的商業機密。

有關調查包括華為盜用了美國T-Mobile公司位於華盛頓州的實驗室的機械人技術,該技術是用來測試智能手機。

分享
Published 24 May 2019 12:46pm
Updated 24 May 2019 12:50pm
By Ida Ch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