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50趕澳洲「畢業簽死線」 香港老師移民再做學生

現年四十多歲的小學老師Alice Lau,決定帶著孩子申請來澳讀書。無論家庭、經濟還是年齡等等方面,皆面臨重重掙扎和壓力。到底她如何迎接重重困難,跟申請畢業簽證的「50歲死線」作時間競賽?

為孩子成長,四十多歲的小學老師Alice Lau,決定帶著孩子申請來澳讀書

Source: 受訪者提供

「在澳洲讀書這決定是我唯一憑藉,所以沒有想過要放棄。」在香港任職小學老師的Alice Lau(化名)說。

現年47歲的Alice Lau,是香港典型中產家庭的寫照:夫妻擁有不俗的職位和收入,但因為工作繁重,疏於陪伴子女,直至孩子飽受學業壓力,始萌生離開念頭。她說為了下一代,寧願放棄高薪厚職,2018年計劃移民,翌年申請學生簽證,打算來澳洲從零開始。

四十多歲更要放手一搏

Alice向SBS中文直言,身邊不少親友潑冷水,自己一樣不斷掙扎:「我不年輕了,要由全職學生開始,不禁反覆自問,能重拾讀書興趣嗎?」

她表示,為支撐家庭開支,經商量後決定以「太空人」方式移民——丈夫將暫時留港工作,自己帶著孩子來澳洲。除了要承受家庭分離,以四十多歲之齡申請讀書簽證,遭拒簽風險不小,但Alice仍決定抓緊機會一搏。
以四十多歲之齡申請讀書簽證,Alice決定抓緊機會一搏
以四十多歲之齡申請讀書簽證,Alice決定抓緊機會一搏 Source: 受訪者提供

政府學校錄取更易獲批簽證?

Alice按移民中介建議報讀2年課程,並選擇了維州幼兒教育文憑,但她表示,一開始首選是餐飲業相關的課程,但最終還是選擇教育行業:「可是中介說我的學歷及工作經驗,難以說服澳洲當局單純為讀書。不過如果有政府學校錄取,申請(學生簽證)就會容易得多。」

澳洲學生簽證的申請人需遞交「真實臨時入境聲明」(GTE),令當局相信其留學動機及原因。

留學顧問張偉柏向SBS中文表示,對於Alice本身學歷高於報讀課程情況,的確會提高審批難度,但只要交代清楚讀書意圖及將來好處,仍能獲當局理解。

不過,張偉柏不認同「政府學校錄取會令申請更易獲批」。他說,雖然政府學校架構課程及質素會比私立學校優勝,但移民局並沒有列明,兩者間申請會有所分別。

何時申請家庭成員陪讀簽證?

在2019年10月,Alice向學校報名幼兒教育文憑課程,去年2月正式獲得取錄。她害怕遭拒簽,先以個人身分申請學生簽證,去年9月獲批簽證後,才為兒子申請陪讀簽證(Dependent Visa),並在兩個月後獲批。
陪讀子女的入學安排問題不大
陪讀子女的入學安排問題不大 Source: AAP Image/James Ross
如果子女以陪讀身分跟父母來澳,根據顯示,可入讀本地學校,學費視乎主申請人所報讀的學位而有所不同。

張偉柏補充,陪讀小孩的入學安排,主申請人只需準備子女的個人身份證明文件以及成績單,後續工作可請移民中介代勞。至於陪讀簽證申請時機,則視乎家庭人數:「人數愈多,相對會較難獲批,所以(家庭)人數不多的話,一併申請也沒有問題。」

關關難關關關過

Alice所報讀的幼兒教育課程,其實早在去年7月已經開學。惟受疫情影響,簽證批核比預期遲了不少,到了原定開學日期還未取得簽證。

她表示,為確保畢業後在申請畢業簽證時,能符合新設的「香港簽證渠道」的要求——學習時間至少2年的要求,故中介特意替她跟學校安排,延遲至本年(2021年)1月才開學,而不馬上在香港展開遙距學習的部份。 

澳洲政府上月公佈專為香港人而設的移民新渠道,持有畢業生簽證(類別485)或臨時工作簽證(類別482或457)在澳洲偏遠地區居住3年或其他地區居住4年後,只需通過體檢等基本要求,便符合申請類別189或191的永久居留簽證的條件。
以為萬事俱備,卻碰上疫情大流行,好事總是多磨。Alice向SBS中文表示,她早在去年6月已辭去工作,曾「天真」以為,能在開學前抵達澳洲:「本來已經買好機票,計劃在2020年年底離港,怎料澳洲一直封關,機票改了又改,還是未能起行。」

1月課程改為遙距進行,3個月的理論課,尚能在網絡完成,但就讀幼兒教育需要進行實習。Alice續稱:「讀書簽證只有2年,但現在還未能過來澳洲開始實習,中介建議唯有待澳洲開關時盡快入境。」Alice預料,可能要申請續簽才能完成學位。
幼兒教育文憑課程講求實踐經驗
幼兒教育文憑課程講求實踐經驗 Source: Getty Images
留學顧問張偉柏稱,如果學生簽證快要屆滿,當時人卻未能完成課程的話,可以在相應時候跟學校溝通,申請一份新的再讀文件,以向移民局申請新學生簽證,這不會影響畢業簽證資格。

最後一關:冀維州開關

當下Alice最擔憂的是,會敵不過年齡這一關。她直言疫情打亂如意算盤:「原先計劃順利的話,46歲申請簽證,47歲開學,2年後49歲完成課程,就趕得上50歲死線,申請485畢業簽證。可是疫情封關,現在仍未能起行開始實習。」

Alice表示,如果在2022年7月還不能到達維州,所有事情就會付諸流水。她透露在等待期間,情緒焦慮得很:「香港變得太快了,怕之後會走不了。而且離開初衷,是為了孩子成長。但現在孩子快要升中學了,我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儘管面臨重重壓力,Alice仍不絕望。她表示,在申請學生簽證之際,澳洲政府尚未落實任何「避風港」簽證細節。當澳洲宣佈政策一刻,雖然還未能抵澳,但仍非常欣慰,覺得等待都是值得。Alice稱,這段過程患得患失:
我們這群四十多歲的香港家庭,大多有一定基礎。坦白說,身邊親友都不看好我這決定,但只要自己目標清晰,就應盡力完成。不嘗試,誰知結果如何?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8 November 2021 6:12pm
Updated 25 November 2021 12:34pm
By Beatrice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