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擔當港人「避風港」 等於發出「避風港」簽證?

澳洲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昨日(7月2日)表示,正非常積極考慮給予香港人「避風港」援助。這究竟代表甚麼呢?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is considering offering safe haven or fast-tracked skilled migrant visas to Hong Kong citizens.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is considering offering safe haven or fast-tracked skilled migrant visas to Hong Kong citizens. Source: Sipa USA Ivan Abreu / SOPA Images/Sipa US

中國7月1日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當日已有10人因該法例被拘捕。繼英國之後,澳洲昨日亦正研究收容港人,但總理莫理遜並未交代詳情,只說相關方案已在最後潤飾階段,很快便交給內閣考慮。

由於莫理遜在發言中稱積極考慮向港人提供「避風港」(Safe Haven),令網上不少人以為他將給予港人的是類別790的「避風港簽證」(Safe Haven Enterprise visa)。
澳洲註冊移民顧問黃逸卓向本台廣東話組釐清,「避風港」在法律上是一個很普遍的用語,意思是臨時給予移民離開他們的國家,尋求庇護或救濟免受檢控或其他困難,直至他們可以安全返國。
莫理遜可能只是用「避風港」來形容一個方案,並不是指類別790簽證。
黃逸卓說,類別790的簽證只有身在澳洲的人可以申請,但按莫理遜昨日的發言,他並無表明並「避風港方案」是針對哪一類人,例如是已在澳洲的人,抑或包括仍在香港境內的人。

他表示,類別790簽證准許持有人在澳洲暫居5年,但到期後便可能要離開,即使最終政府的方案可能與這類簽證有關,也只是根據這簽證作框架來制訂最終的簽證版本。

黃逸卓認為,政府在決定最終方案時,首先要介定要幫助的人,是屬於難民、尋求庇護還是其他需要援助的人,繼而找出類近的簽證來改變相關條件。

他說,如果按照類別790簽證來制訂新簽證──但他強調不一定基於類別790簽證來制訂──當局會就4大問題修改簽證條件:

  1. 在境內申請的人,是否必須是合法還是非法入境者?
  2. 5年簽證到期後,可否銜接其他臨時或永久居留簽證?
  3. 申請人如何證明自己屬於可申請該簽證的人?
  4. 是否必須遞交「良民證」?
黄逸卓強調,一般簽證申請都需要遞交俗稱「良民證」的無犯罪紀錄證明書(香港警方簽發),但不代表有犯過罪便不可能獲審批,審批的官局會考慮申請人的罪行、會否對澳洲社會有貢獻等。

他又提醒,正身在澳洲的人,如果本身簽證還有一段時間才到期,不要急於申請任何庇護簽證,應冷靜等待政府公佈更多消息才作決定,或尋求移民顧問意見。他又說,接觸移民顧問或律師時,有權要求對方交代在處理類似簽證的經驗等背景。
事實上,由於政府未公佈進一步的詳情,任何聲稱可以幫助香港人申請新簽證的人也不可信。
在澳港人團體「澳港聯」今日也在Facebook發聲明,提醒港人不要輕率申請類別866庇護簽證(Protection visa),該簽證是按聯合國難民定義以個案形式審批,審批標準本嚴格,在澳港人申請前應經專業移民律師評估及慎重考慮。

黃逸卓亦說,難民簽證一旦被拒批,再申請任何簽證也非常困難。

此外,他提醒,庇護簽證一般具有「不准返回原居地」的條款,因為理論上他們是受到原居地迫害才需要居留在澳洲,故起碼到到入籍後才可回港。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今次澳洲提供的庇護是給予受到「港區國安法」影響的港人,故立場親北京的「藍絲」不應獲接納申請。

黃逸卓表示,一般庇護簽證是否獲批,並非看其政治取態,而是從其個別遭遇或情況去決定,要由申請人自行提出自己受到政治迫害或生命受到威脅,移民局亦有核實的責任。

澳洲史上並非常有大規模收容海外人士的事例。其中一次是中國六四事件發生後數日,時任澳洲總理、工黨的霍克(Bob Hawke)不顧內閣反對,聲淚俱下地宣佈收容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延長他們的簽證12個月,同時給予工作權利和財政援助。最終有4.2萬人獲得永久居留權。
霍克在去年聯邦大選前夕逝世,當時有很多受惠於其收容政策的中國留學生,以及他們的子女悼念這位改變其一生的前總理。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3 July 2020 5:25pm
Updated 3 July 2020 5:52pm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