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收六位數字幾多落袋?答案:$8,000

澳洲腦外科名醫張正賢(Charlie Teo)被邀回應收取六位數字手術費,令到有病人要眾籌才可接受救命手術。

medicine or myth, Dr Charlie Teo

Outspoken neurosurgeon Dr Charlie Teo pulls no punches on complementary medicine. Source: SBS

張醫生說,$120,000的手術費他只有$8,000落袋,其餘的都由私家醫院,及其他醫療同僚瓜分。

今次爭議起於雪梨大學泌尿外科教授Henry Woo在推特發文,指目前出現一個「非常令人不安的趨勢」,就是病人要進行網上眾籌,來得到張醫生在威爾斯私家醫院(Prince of Wales Private Hospital)進行手術,拯救生命。

星期三(5月29日)九號台早晨節目《Today》,主持人加德納(Georgie Gardner)就要求張醫生回應。

「先要了解事實,就是雖然病人要支付超過$100,000的費用,但並不是全部都由外科醫生收取,甚至並非由醫療團隊。」他透過視象在現場回應說。

「對私家醫院來說,要向股東負責,並且要賺錢。」

「例如Henry Woo所提到的 $120,000,有$80,000給私家醫院,$40,000不單由外科醫生,還有其他助理手術的醫生、麻醉師、病理學家、放射科醫生,放射線技師瓜分。」

「當直截了當了解事實之後,大家其實所得不多。」

主持加德納於是追問,他有多少。

「我有$8000。」

但他補充說:「實際上這並不是每個人獲得的總金額,在現實的情況下,病人是要為私人醫療保健付費。」

他認為「如果在其他州的病人要得到最好的治療,是應該經由公立醫院進行手術,可惜很少人能吞下自己的自負。」

報導指,他相信真正的問題是公立醫療系統醫生中的「自我」和「驕傲」,據稱拒絕批准他免費進行手術。

非新州病人不能通過公立醫療系統接受他的手術,只能利用私家服務,所以費用更高。

他批評整場由社交網站引起的爭議是摧毀,或在詆毀他的名聲。

他更不客氣地說:「聽著,有很多更好的事情醫生應該做,而不是通過網站尋找方法來詆毀同僚。」

最後他更建議對方:「回到你的實驗室,嘗試找到治療前列腺癌的方法。 而我會嘗試找到治療腦癌的方法,謝謝。」

分享
Published 29 May 2019 12:55pm
Updated 29 May 2019 7:51pm
By Ida Ch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