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市中心現職業乞丐

有人將幾名亞矞面貎年長婦女行乞的照片上載到社交網站,指控她們是職業乞丐,集團式經營,受到警方關注。

Melbourne CBD Beggar

Melbourne's 'fake' beggars

報導稱,其中一名婦人躺在超市的購物袋上,當知道被拍攝,便向鏡頭做出手勢離開。

然後在其不遠處,又有另一名婦人用相同的超市購物袋,知道被拍攝,便將個人物件拿走離開。

有關視頻上月底被上載到Reddit,收到超過680條回應,放上社交網站的人稱,在過去六個月,發現有市中心該地區,有越來越多有組織的乞丐。

「我知道是有組織的,因為我看見他們晚上聚在一起,在州立圖書館乘電車。」

上載視頻的人指稱包括5名的年長亞洲婦女,其中有在視頻中出現。

新聞網站News.com.au為此分別向市議會及警方查詢。

市議會不願置評,表示這是「警方的事」。

維州警方發言人則回應說,假乞丐在墨爾本內區巳是知名的了。

「大部份在市內行乞的都是弱勢有需要人士,但有少部份是職業乞丐以市中心為目標。」

報導指,所謂的「假乞丐」早巳以市中心為目標,無家可歸並非違法,但在街上討錢卻屬違法。

警方表示,關注到如果行為變得有攻擊性,令到公眾憂慮及不安全,他們有資源執行有關法例,針對這種行為,為社區提供應有的保障。

在2015年,澳洲廣播公司就曾經報導,調查指有部份職業乞丐每日可賺$400。

調查由Salvation Army所做,發現被訪的135行乞者中,有9個承認是職業的。

「其中一人向我們透露,他經常性地可以討到$300至$400一日或一晚。」救世軍少校諾特(Salvation Army Major Brendan Nottle) 說。

他又說,每天工作六天,視為非常有利可圖賺取收入的方式。

今年二月,《先驅太陽報》就揭發維州警方搗破一群職業乞丐,扮作無家可歸者,但其實有車有屋。

約十名行乞者每天定時到市中心,但他們有住所,駕駛登記車輛,卻奪取真正有需要人士的資源和機會。

維州社會服務委員會(The Victorian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s)行政總裁艾瑪金(Emma King)希望今次上載視頻的事件,不會使經歷無家可歸的人被視為羞恥。

分享
Published 4 July 2019 10:30pm
By Ida Ch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