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述:我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經歷

過去多個月,Delta 變種新冠病毒在澳洲肆虐,政府亦多番提醒公眾接種疫苗將是保護自己以及身邊愛人的最有效辦法。特別是在雪梨,在疫情大規模爆發的情況下,接種疫苗的好處亦遠遠大於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副作用及潛在極罕見風險。

covid-19 vaccine

'Arm Yourself'.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has launched a new ad campaign, urging Australians to get vaccinated against COVID-19. Source: Screenshot from 'arm yourself' campaign

政府公佈,將在 8 月 30 日擴大本地疫苗接種計劃,准許 16 歲或以上人士接種輝瑞疫苗;而由 9 月 13 日起,12-15 歲青少年亦可開始預約接種輝瑞疫苗。

但鑑於目前全國輝瑞疫苗依然短缺,預料目前預約接種輝瑞疫苗仍然需要等一段較長的時間。加上雪梨的 Delta 變種病毒疫情亦似乎沒有減退的跡象,記者經諮詢家庭醫生意見後,亦在日前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一方面保障自己及身邊的親朋戚友免受病毒侵害,另一方面亦希望可以令新州以至全國盡快走出封城等防疫限制措施。


本文內容:

諮詢家庭醫生意見

政府建議,18-39 歲人士首選接種輝瑞疫苗,至於 12-17 歲則嚴格接種輝瑞。但因應雪梨疫情嚴重,政府此前已開放並鼓勵 18 歲以上人士接種任何一款可以取得的疫苗,包括阿斯利康。由於有極少數年輕人在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出現罕見血栓情況,政府鼓勵民眾在接種疫苗前,就個別情況諮詢家庭醫生意見。

記者居住在雪梨北岸,疫情相對較為輕微。故此,記者在七月底諮詢家庭醫生意見時,醫生表示可以毋須急於接種疫苗,但若決定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亦並無不妥。但有見雪梨疫情不斷惡化,記者最終決定盡快預約接種疫苗,只求一個安心。

在決定接種疫苗前,應清楚了解所選擇接種該款疫苗的利弊。以下是關於阿斯利康疫苗及輝瑞疫苗的資料:

預約接種的過程

全體國民在接種疫苗前必須透過聯邦政府的(Vaccine Eligibility Checker)確認自己是否合資格接種疫苗。若合資格的話,就會讓民眾搜尋附近診所或疫苗接種中心是否有疫苗接種時段可供預約。

檢查程式會詢問有意接種疫苗的人士是否願意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並請預約者確認自己是否本身患有多種不同的健康疾病,以致有關人士不能接種阿斯利康疫苗。

西雪梨大學及雪梨科技大學醫學教授林奇恩表示,四種情況下有關患者不得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並可即時預約接種輝瑞疫苗;包括:

  1. 曾經出現腦內靜脈竇血栓
  2. 曾在醫院接受稱為肝素的溶血藥,從而誘導患者患有血小板減少症
  3. 有突發性內臟血栓形成
  4. 本身患有免疫科疾病
視乎所在地區附近是否有診所提供阿斯利康疫苗,以及有關診所的疫苗供應數量,預約接種疫苗所需要等待的時間亦有不同。記者所在的區域有兩個家庭醫生診所開放預約接種疫苗,但可能由於人口密度較高,等候時間為三個星期。但若選擇離住所約四公里以外、另一個區域的家庭醫生診所,則可以翌日接種阿斯利康疫苗。

故此,若希望盡快接種疫苗,可以考慮前往其他地區預約接種疫苗。根據目前的公共衞生指令,大雪梨地區民眾可以離開住所接受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並不受離家五公里或需要留在所屬地方政府管轄區的範圍限制。

預約時,系統亦再次向記者核實,是否還有上述四種不能接種阿斯利康疫苗的疾病。同時,亦要求記者提供基本個人資料,包括國民保健(Medicare)卡號碼。如果部份人士(包括國際留學生及部份臨時簽證持有人)不符合參與國民保健計劃的資格,應向當局申請一個「

預約後,可閱讀政府提供關於如何準備接種疫苗的簡介)。

接種當天的流程

接種當天,記者穿著鬆身短袖 T-恤,按時抵達有關的家庭醫生診所。由於此前從未到過該診所就診,首先要填妥該診所的病人資料登記表格。同時,亦需要填妥聯邦政府的統一疫苗接種同意書。若希望預先填妥同意書的話,可以事先在政府的網頁下載同意書()。

同意書上,接種者需要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接種疫苗,包括接種其他疫苗後未曾出現過敏反應、沒有患有出血性疾病、沒有免疫系統低下,以及是否有曾經感染新冠狀病毒等。同時,亦會因應接種者所選擇接種的新冠病毒疫苗款式,要求接種者確認是否有額外的其他健康病患。
填妥後,完全毋須等候,家庭醫生就帶記者到診症室,仔細核對姓名,以及在同意書上所填上的答案。確認沒有問題後,家庭醫生就為記者接種疫苗。與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一樣,醫生會讓接種者選擇在哪一隻手臂接種疫苗,一般不會選擇用作寫字的那一隻手。進行簡單消毒後,醫生就在記者的左手手臂上注射疫苗,很快就完成,沒有感到太大的痛楚。

診所安排了一間等候區,讓完成接種疫苗的人士留在診所一段時間,以便一旦出現任何不適可以讓醫生即時處理。一般情況下接種者需要逗留 15 分鐘,若有過敏史的話就可能需要逗留 30 分鐘。

等候完畢後,記者在登記處預約接種第二劑疫苗的接種時間,然後就可以離開。離開時,診所亦為接種者提供一張接種疫苗後注意事項的單張,其中列出一些接種疫苗後的常見副作用,以及一旦出現什麼不良反應就應尋求專業醫護人員協助:

After your COVID-19 Vaccine
Source: Australian Government

接種後的副作用

記者在接種疫苗後,注射部位很快就出現疼痛及腫脹;未有出現包括頭痛、疲勞及肌肉疼痛等其他常見的副作用。但約在八個小時後(吃完晚飯過後),其他常見副作用就開始陸續出現,包括疲勞、頭痛、肌肉疼痛、發燒及發冷、關節疼痛等。政府的資料單張強調,這些副作用通常輕微,有三份之二接種者都會在接種後首天出現這些副作用,並在一至兩天內消失。

記者按照家庭醫生的建議,當晚睡前服食撲熱息痛(Paracetamol)。惟由於身體發燒及發冷,又感到關節疼痛及肌肉疼痛,稍為難以入睡,身體感覺好像渾身不妥一樣,幸好最終都入睡了。

半夜醒來,感覺身體出了一身汗,就好像以往發燒服食退燒藥之後的感覺。但依然感覺仍有些微發燒及頭痛,故再服食一次撲熱息痛,就再睡眠休息。

翌日,大部份副作用都消退了,沒有再發燒發冷及肌肉疼痛,只有少許頭痛。但決定暫不再服用藥物,看看情況再決定是否服食,最終過了數小時後就連頭痛也消失了,就只有注射部位仍然有少許疼痛及腫脹,提起左手時亦尤其疼痛。

過了一天,注射部位的疼痛亦消失了。
,若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後出現的副作用在數天後仍未消失,或認為自己出現過敏反應,甚或在接種疫苗後 4 至 42 天出現以下徵狀,應立即求醫

  • 在接種後出現持續超過 48 小時的頭痛,或頭痛在 48 小時後出現。一般止痛藥初時可能可以舒緩頭痛,但頭痛仍然持續
  • 視力模糊
  • 臉部或四肢無力
  • 神智混亂或癲癇發作。
  • 氣促
  • 胸口痛
  • 持續性腹痛
  • 足部腫脹
  • 注射部位以外有無法解釋的針刺紅疹或瘀傷

AusVaxSafety 跟進調查

接種後第三天,記者收到來自家庭醫生診所發送的電話短訊,要求接種者填妥簡單問卷,以讓衞生當局了解接種者的身體情況,在有需要的情況下予以跟進。電子問卷詢問簡單的問題,包括是否有出現一些不良反應,相當簡單,一分鐘內就能完成。

有關調查是由「」委託家庭醫生診所向接種者發送。

公共衞生專家託卡(Lucas De Toca)醫生此前曾在網站解釋,任何一款醫藥用品、受批准的藥物,當局都需要繼續監察社區的反應,並審視是否有出現任何風險或問題的警號,從而定期調整衞生當局對有關醫藥用品的衞生建議。而全國疫苗安全系統是一項調查形式的工具,作為監察疫苗的程序之一,包括審視疫苗的副作用。

託卡醫生解釋,AusVaxSafety 是由全國免疫研究及監察中心運作的系統,讓國民或醫護人員能方便地匯報任何關於疫苗的副作用,包括新冠疫苗。若民眾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診所有參與全國疫苗安全調查系統,可能會在接種疫苗後收到電話短訊,邀請參與調查。只需簡單回答數條問題,就能讓衞生當局得知,接種者是否有出現副作用。

他表示,視乎接種者所回答的答案,相關醫生可能會致電跟進情況。當然,接種疫苗後若對自己情況有所憂慮,亦應主動聯絡專業醫護人員,不論所屬診所是否有參與 AusVaxSafety 計劃,以便衞生當局(包括醫藥用品管理局;TGA)了解任何與疫苗相關的副作用情況。

如何獲取更多資訊

要了解更多關於新冠病毒疫苗的資訊,可瀏覽聯邦衞生部的新冠疫苗頁面()。

若要了解更多關於阿斯利康疫苗與極罕見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的資料,可閱讀有關單張();若要了解如何平衡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潛在利弊,可閱讀有關單張()。

政府亦有提供其他,包括: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7 August 2021 4:18pm
Updated 27 August 2021 4:21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