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指走勢及聯儲聲明影響道指走勢

上星期, 美股走勢飄忽無定, 基本緊緊跟隨納指的回調上上落落,全周道指微跌8.22點,跌幅0.03%,收27,657.42點, 可謂微不足道。

US Stock Market

納指回調及聯儲局會議聲明,影響道指走勢...... Source: Pixabay


要點:
• 8月份美國工廠產量記錄得連續第四個月增長,但只有1.0%;
• 8月份耐用品產量增長了0.7%,但汽車產量環比下降了3.7%;
• 8月份整體零售額增長了0.6%,
• 8月份失業率為8.4%,低於聯儲官員年終預期的9.3%;
• 美聯儲週三將利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直到通脹上升至2%為止;
• 聯儲局預測今年經濟將會萎縮至3.7%,遠高於市場預期的6.5%;
• 失業率在8月報8.4%,到年底反為會改善至7.6%,目前最少有2,960萬人正申領失業救濟金;

      納指回調未完,週五再跌117.00點,跌幅1.07%,收10,793.28點。市場問題是納指回調是否已經完成?相信答案無人知曉。

      期間英國製藥廠亞斯利康重新投入試驗計劃,以及瑞輝及德國BioNTech研製的疫苗將會進行最後的試驗階段,有關消息讓市場感到興奮。

     上周有多個經濟數據出爐,影響市場的情緒。

美國經濟數據一般
       上周美國公佈了多個經濟數字,顯示美國經濟復甦的動力展現,但是持續上升的動力似有強弩之末,這個情況顯示美經濟的複蘇基本上完全靠聯儲局打通銀根,以及政府的救市行動所致。到8月,零售業的數字似有增長, 但與7月相比則明顯放緩,而失業聯邦仍然高企在8.4%, 到上週為止,美國有2,960萬人仍然需要申領失業救濟金度日,情況相當惡劣。現時市場力促朝野兩黨早日達成救市方案,支持美國失業的市民,維持疲弱的消費。

納指回調完成未有?
       至於納指方面, 上星期可謂跌跌撞撞,3月20日納指報 6,688.2,到前兩個星期三最高點報12,046.25點, 本週五 (9月18日)納指回調至10,783.28點,累積回調幅度約13%。為此緣故,市場的焦點是納指是否已經完成調整?幾時完成調整?要調整多少才算完成?相信在現階段,美國總統大選當前, 無人能夠給與任何的答案。現階段大家只能說一般在這個累積的升幅下,回調幅度可達20%或以上。然而基於目前水浸銀行,投資實業並無把握的情況下,投資股票似為一個方便之門。

      期間傳出日本軟銀大量吸納美國科技股的衍生工具,特別是購入看漲期權買入大量的科技股,既然目前大市出現巨幅回調, 軟銀是否會承受壓力,拋售手上的科技股權,的確是市場關心的項目。

      話雖如此,經過疫情打擊,科技股儼然扮演了高增值股及防守股的雙重本質,這是市場的新發展,原因是疫情改變了大家的工作模式,對新科技的應用與需求逐漸普及,為此緣故科技股的銷情並沒有因為疫情的打擊後退,反為增長強勁,為此具備了相當的防守能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比起傳統公用股的投資價值多一點,但當然風險也多一點,因為科技日新月異,競爭激烈,今天的黃牌軟硬件,明天可能已經被新產品取代,這是市場的常態了。

聯儲局維持零息直至2023年
       到了周三,聯儲局局長鮑威爾會見記者時發表對美國經濟的發展看法, 內容被譽為「比鴿派更加鴿派」的言論。內容有以下幾點。一, 聯儲局將會長時間維持零息口政策,最起碼至2023年; 二,聯儲局修訂全年國民生產總值及失業率的跌幅,從原先的-6.5%及-9​​.3%的跌幅,上調至-3.7%及-7.6%的跌幅;三,聯儲局不諱言疫情對美國的經濟及人命做成嚴重的傷害,但聯儲局已經把握好如何掌控目前的情況,並為美國的經濟引入復甦的條件及打通流動性;四,聯儲局將會維持每月買債1,200億美元的水品; 五,目前聯儲局的政策方略已經從救市改為刺激經濟的模式,顯示聯儲局對掌控前景的信心; 六,配合聯邦政府的金融政策,創做就業,復興經濟等。

      市場指鮑威爾的言論比市場預期的鴿派言論更加鴿派。市場分析並非鮑威爾的言論並不是市場怕怕紛紛離場避險,而是獲利出貨的表現,屬於正常的市場操作,最明顯的是見到美國10年期國債回升0.008點子,升幅1.18% ,收0.687點的水平,波幅指數則有略微震蕩的表現,升了0.44點子,升幅1.76%,報收26.​​04的水平。

      順帶一提,聯儲局局長鮑威爾表明量度美國失業情況, 不能夠單單用失業率作為量度的標準,還要看工資增長,勞動力參與程度,以及少數族裔相對於白人的失業率等,才可以理出全盤的考量,而目前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仍然是疫情打擊前的五倍。

市場分析

      因為臨近美國大選,聯儲局及美國政府的貨幣及金融政策難以大刀闊斧,力度不繼。儘管聯儲局信誓旦旦的表四會維持接近零息利率不變,但除了出買債之外,似再無他法刺激通脹至2%或以上,市場認為金融海嘯至今,超低利率維持已經多時,資產價格立竿見影,但是通脹如同蝸牛上樹,寸步難行,投資者既然看不到新的刺激方案同時出爐,再加上納指累積升幅,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調整後, 仍然高企在67%的升幅,故此投資者先行獲利,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操作, 也不會引起市場的恐慌, 純屬健康的發展。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19 September 2020 2:23pm
Updated 19 September 2020 3:35pm
By 宋慶勤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