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肆虐】六個聖誕「安心飲食」小貼士你要知!

隨著炎熱夏季升溫和臨近聖誕佳節,新州衛生當局呼籲居民注意食物安全,慎防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New Salmonella Cases in NSW

New Salmonella Cases in NSW Source: Getty Images

沙門氏菌感染普遍是由污染的食物、或者接觸到感染者而引起。

新州衛生廳腸道及動物源性疾病部處理總監格拉斯高 (Keira Glasgow) 表示,溫暖的天氣為沙門氏菌形成了完美的生長環境。

她表示:「每年聖誕節前後,由於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沙門氏菌病,我們翻開一些醫院報告,發現很多個案原本可避免。」

「大多數人都知道吃生雞蛋或未煮熟雞蛋的食物,是沙門氏菌病爆發的最常見原因,並且沒有好好將生食與熟食分開,尤其是雞肉和家禽。」

感染沙門氏菌有何徵狀?

沙門氏菌病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腹瀉、腹痛、噁心和嘔吐,可持續4至7天不等。

一般而言,家庭科醫生必須將冀便樣本送到實驗室進行化驗,才能確認是否染上沙門氏菌。

大部份患者只要適當休息和補充大量水份便可康復過來,但對於免疫力較低的人、嬰兒和老年人有可能需要入院、出現惡化症狀、或有更嚴重感染的風險。

六個聖誕節「安心食用」小貼士

對於這種夏季常見的感染,格拉斯高提醒市民,謹記小心留意食物的處理和儲存。

她說,衛生當局建議公眾切勿將冷凍食品留在枱面,應放入雪櫃中解凍,確保沙門氏菌不會滋生。

她解釋,沙門氏菌很容易從生的食物污染到熟食上面,所以一定要分開用不同的砧板和器皿來處理。 

格拉斯哥又提醒市民,食物放在冰箱外的時間越長,細菌生長和繁殖的速度就越快,因此「如果冷藏食物已放置超過兩小時,就應該扔掉」。

  1. 準備未煮食物,尤其肉類時,應使用不同的砧板、托盤、餐具和餐碟;
  2. 應在雪櫃內解凍冰鮮食品,切勿放在枱面上,因為攝氏度5至60度的環境容易滋生沙門氏菌;
  3. 食用前應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4. 切勿將醃料中的生肉汁倒在熟食上;
  5. 處理未煮食物前後、和處理熟食前,應洗乾淨雙手;
  6. 出現腸胃炎症狀的48 小時內,應避免為他人準備食物,直至消除所有症狀。
如需更多資訊,請瀏覽查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3 December 2021 10:33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2pm
By Jojo Lee, Jennifer Mok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