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之子傳染更強】 李超浩:料人人遲早「中招」

維州及新州衛生當局已經先後宣布,發現Omicron亞變種病例,新州衛生署病理學家李超浩副教授向SBS中文指出,目前已知Omicron變種的傳染值,是15 至18人,Omicron之子變種的傳染率更高1.5倍,他預計在澳洲本地,每個人遲早都會「中招」。

BA.2 is a sub-lineage, or sub variant, of the Omicron Coronavirus variant, and scientists are racing to assess the level of risk it presents

BA.2 is a sub-lineage, or sub variant, of the Omicron Coronavirus variant, and scientists are racing to assess the level of risk it presents Source: Getty

要點

  • 本地衛生官員表示,Omicron亞變種,「Omicron之子」在去年12月發現從南非輸入
  • Omicron變種的傳染率,是1名感染者可以傳給15 至18人,「Omicron之子」的傳染率,更高1.5倍
  • 世衛暫時未將「Omicron之子」列入要關注變種病毒

 「Omicron之子」去年12月從南非輸入

本地衛生官員在今個星期初警告,大約1個月前,在去年12月,中本地發現從南非輸入的Omicron亞變種病毒株BA.2病例,又稱為Omicron之子(Son of Omicron)的亞變種病毒,傳播更迅速,但目前未知是否是更嚴重。維州及新州在過去的周末,先後宣布發現Omicron亞變種病例。

新州衛生署病理學家兼認可新冠病毒資訊專家的李超浩副教授指出,用R0傳染值計算,新冠病毒的初期變種Alpha,是2.5,意思是一名受感染者可以在没有任何影響病毒自由傳播因素的情況下傳染另外2.5人。

「Omicron的R0是15至18人,可以在沒有任何防控,例如不戴口罩,又沒有打疫苗下, 1個人可以傳染給15至18人 傳染力極強。」

而又稱為「Omicron之子」的亞變種病毒株,傳染力更強,比Omicron高出1.5倍。
李超浩認為,感染數字是幾何級數上升,所以預計全澳的民眾,人人遲早都會新冠確診「中招」。
李教授表示,目前專家都關注這個傳染極強的亞變種病毒。

他指出:「以醫學界的經驗,病毒演變的守則,當中變種並非具有選擇,是隨機,要適應環境,目的是繼續複製,繁殖生存。」

病毒要靠宿主「周街走」傳播

李超浩舉例,20年前爆發的沙士SARS,就是自我淘汰下消失。

他解釋,病毒要靠宿主,也即是人類,「周街走」傳播,因此病毒要有很強的傳染力,但弱的殺傷力,不傷害宿主,就能更成功複製繁殖。

「這個也是Omicron變種目前霸佔市場的原因,與Delta比較,Omicron的殺傷力相對輕微,令民眾可以聚集傳染。」

李超浩指出,根據官方數字,全澳的新冠確診病例,Delta及Omicron兩種變種病例數字的比較,在一個月前,Omicron是78%, Delta是22%,兩星期前,Omicron上升到91%,Delta下跌到9%。
至於Omicron亞變種,醫學界估計,殺傷力應該不會高過Omicron變種。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新冠病毒的6種變種病毒株,列為需要關注變種病毒(variants of concern)。Omicron亞變種暫時未被視為要關注。

新冠至今約有3萬變種菌株

當被問及Omicron出現亞變種的原因,李超浩回應,其實自從新冠病毒出現後,已經有大約3萬變種菌株,其中很多不是重要、甚至是沒有影響到變種。

他指出,世衛只是留意重要的變種,例如Delta與Omicron比較,有重要部位轉變。至於亞變種,就是大部份相同,只是有少許不同,好比同宗分支的兄弟姊妹。

李超浩指出,要知道確診個案感染的哪一種病毒株,要進行基因排序,部份國家在上個月1月公布的數字,Omicron變種病毒感染,是達到100%。

至於面對比Omicron變種傳染力更強的亞變種「Omicron之子」,政府是否有特別的應對措施?

李超浩回應,當局是繼續呼籲以打疫苗抗疫。

他指出,注射兩劑新冠疫苗6個月後,抵抗力已經下降,所以最好打加強劑第三針。

李超浩重申,打疫苗並非避免「中招」,而是減低重症及死亡的機率。

「尤其老人家及有長期病患的人士,打兩劑疫苗6個月後,免疫力顯著下降,打加強針可以保護自己減低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李超浩教授特別指出,研究顯示,「中招」後身體的免疫力雖然提高,但與打疫苗提高免疫力相比,「中招」後獲得的對抗新冠病毒自然免疫力,下降的速度相對較快,甚至在「中招」28天後已經消失。

「另外也要繼續注意個人的衛生防控,例如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3 February 2022 7:23pm
Updated 3 February 2022 7:27pm
By Wyee Y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