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人忘記還款】「先買後付」可致惡果

澳洲證監署表示,部份「先買後付」消費者拖欠並累積大量債務,被迫「節衣縮食」。又警告指,有兩成此類借貸服務的消費者錯過還款期限。

An Afterpay sign

Afterpay has experienced strong growth in Australia and the US but it lost $22 million. (AAP) Source: AAP

要點:

  • 證監署檢視六個「先買後付」服務的營辦商,發現部份服務計劃足以對消費者造成嚴重後果
  • 但證監署卻並未提出建議,將相關借貸的監管方式與信用咭公司看齊
  • 業內企業正制定一套行為準則。但消費者倡議團體則警告指,自我監督機制「行不通」
但證監署(ASIC)卻未有提出建議,將監管信用咭公司的監管機制擴大適用範圍至提供「先買後付」服務的企業。有消費者倡議人士則擔心,「先買後付」實際上是另一種令消費者累積大量債務的貸款服務。

報道,證監署發表的行業報告指,「先買後付」的欠債額在過去 12 個月急增接近一倍。涉及相關貸款服務的交易量由 2017-18 年度的 1,680 萬宗,急增至 2018-19 年度的 3,200 萬宗;增幅高達 90%。

服務商由於客戶拖欠款項所收取的費用總額,亦在一年內急增 38% 至 4,300 萬元。

證監署表示:「有小部份(此類服務的)客戶正遭受傷害。」又指:「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發現部份使用『先買後付』服務的消費者正經歷財政困境,需要削減必要開支(如膳食)或進一步借貸,以求準時償還『先買後付』的欠款。」

在一眾需要「節衣縮食」的客戶中,有接近半數均不足 30 歲。另外,在那些申請額外貸款以準時償還「先買後付」欠款的客戶當中,更有接近七成人曾經錯過還款期限,其中半數亦為 30 歲以下。

報告指:「消費者可能由於使用『先買後付』服務,而實際上支付較商品及服務原本金額較高的款項。」
澳洲證監署的報告綜合六間「先買後付」服務營辦商(包括 Afterpay、BrightePay、Humm、Openpay、Payright 及 Zip Pay)以及另外四間主要金融機構的數據。

由於「先買後付」服務並未被歸類為信貸提供者,而且部份服務商所收取的是「費用」而非「利息」,因此不受《全國信貸條例》(National Credit Act)監管。

但證監署曾經表示,當局將針對相關行業修訂法例,預料將在 2021 年 10 月實施全新守則。

但消費者倡議組織「消費者行動法律中心」(Consumer Action Law Centre)行政總監布羅迪(Gerard Brody)表示,採納新守則確實可望減少消費者被收取高昂逾期還款費用,但仍希望本地相關的負責任借貸及其他借貸法例能適用於「先買後付」企業。

而即使業界目前經已開始著手制定行為守則,布羅迪警告指自我監督這個方式「行不通」。他說:「一個自我監督實行的行為守則並不足夠。特別是守則僅適用於自願遵守守則的『先買後付』服務提供者,而並不會涵蓋全部公司。」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16 November 2020 1:21pm
Updated 16 November 2020 1:29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