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淘寶都來澳洲了,本地電商路在何方?

過去的這個週末,淘寶正式登陸澳洲的消息,引髮了華人圈的廣泛關注。就在不少中文媒體紛紛對此報道的同時,上週本地英文媒體的一大焦點則是此前正式宣布進入澳洲的另一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也在馬不停蹄地部署澳洲戰略。(撰文:魏睿昊,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轉載鬚經許可)

alibaba

alibaba Source: AAP

過去的這個週末,淘寶正式登陸澳洲的消息,引髮了華人圈的廣泛關注。7月28日,淘寶澳洲站正式啟動,首先通過集運模式開放41個自提點向澳洲地區提供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淘寶購物。就在不少中文媒體紛紛對此報道的同時,上週本地英文媒體的一大焦點則是此前正式宣布進入澳洲的另一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也在馬不停蹄地部署澳洲戰略,併且在上週爆出在墨爾本東南區設立首個運營中心。

目前,亞馬遜官方確認的澳洲分公司包括一個面積可能達到9.3萬平方米的運營中心。根據亞馬遜在求職網站髮布的招聘信息,其在澳大利亞的首個運營中心預計落址於墨爾本的東南區Dandenong South(包括Aldi和Bunnings在內的不少大型零售商分銷中心都在該片區)。此外悉尼的招聘也在進行,主要職位包括產品經理、人力資源經理和技術工程師等,悉尼可能成為其行政中心。

關注資本市場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上週四全球首富一度易主。由於噹天亞馬遜股價大漲,按照噹時的盤中價格計算,亞馬遜CEO貝佐斯一度成為新的世界首富。

儘管首富的寶座只坐了幾個小時,但也的確顯示出亞馬遜彊勁的增長動能,以及投資者為之“買賬”的態度。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本地零售市場受到的衝擊似乎愈髮彊勁,尤其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百貨店、服裝品牌、電子產品零售商以及形成直接競爭的本地電商都被市場看衰,股價紛紛大跌。那麼這些國際巨頭的進入到底意味著什麼,本地企業還有多少生存空間呢?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對本地市場的衝擊主要來自亞馬遜而非淘寶,因為雖然不少華人在購買習慣上會使用淘寶,但其在中國以外地區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與亞馬遜併不屬於同一個量級,這從淘寶這次選擇的第一批自提點大都在墨爾本悉尼的核心華人聚居區可見一斑。而且從運營模式上來看,亞馬遜更接近京東,以直營為主,倉儲和物流直接進駐澳大利亞;而淘寶的模式與EBay類似,但併沒有拓展澳洲本地線上店鋪,而是提供了一個將商品從中國直接運輸到澳洲的更便捷低價的渠道。因此從本質上來說,亞馬遜是真正的進入了澳洲,而淘寶只是開闢了一個澳洲的進口配送終端。

本地電商的“市場保衛戰”

對於國際大競爭者的進入,首先受影響的賣電子產品的電商。這些產品不太需要提前試用,葠數清晰,併且本地的價格優勢也不太明顯。於此同時,澳大利亞零售商本身的競爭力併不彊,近年來國際競爭對手的批量進入已帶來了一波“倒閉潮”——比如已經不复存在的Dick Smith,經營艱難的The Good Guys等。

由於本土電商在價格方面,很難與亞馬遜等國際對手進行競爭,必然只能通過“轉型”才能夠“曲線救國”。這個“轉型”的核心是與亞馬遜或者淘寶這樣的競爭對手形成非常明顯的差異化,這個差異化可以是產品上的,也可以是商業模式上的。

第一,    產品差異化簡單來講,就是去賣亞馬遜不賣的東西。這包括普通電商進入比較困難的產品門類,比如由於消費習慣的特殊性,亞馬遜併不賣家具,因此家具行業一般不會受到其衝擊。又或者有特殊行業規則和地域壁壘的服務業,從最簡單的電信、旅遊服務到受嚴格監管的金融保險產品等,亞馬遜涉及的都不多。

第二,    商業模式的差異化執行起來更加复雜,目前為止最可行的是將電商平台的模式重新轉向自營品牌,通過品牌營銷來保持客戶粘性和增加收入。這一點本地電商Kogan的成功是最典型的例子,該公司在去年上市以後股價受到亞馬遜進入的壓制而一路走低,但最近顯示其自營品牌的“Kogan Mobile”增長非常迅速,而且已經計劃進入NBN和保險行業,推動股價大漲。事實上Kogan同時做到了產品線和商業模式的轉型,徹底襬脫了亞馬遜的陰影。

因此,像亞馬遜這樣的大型線上零售商的進入對澳洲市場的衝擊必然很大,但這併不意味著亞馬遜所到之處,所有零售行業全部關門,這在亞馬遜已經佔有的主要北半球市場也沒有髮生。對於本地商家來說,怎麼進行差異化經營,不把自己放在與國際巨頭直接競爭的市場定位上是未來生存的首要法則。而對消費者來說,更低廉的商品價格顯然是最受歡迎的了!(撰文:魏睿昊,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轉載鬚經許可)
sbs mandarin social
Source: sbs mandarin



分享
Published 3 August 2017 11:45am
Updated 24 August 2017 1:52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