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原住民紀念品】逾6成冒牌 報告籲立例規管

一份初步報告顯示,超過 60% 的「原住民」紀念品,與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群島民或文化無關。

新報告顯示,澳洲原住民紀念品,超過60%屬於冒牌貨。

(Facebook/Mandurah Cruises) Source: (Facebook/Mandurah Cruises)

聯邦政府生產力委員會(Productivity Commission)公布的初步報告指出,冒牌原住民藝術品在購物中心、禮品店、街角商店和網上出售。 以假原住民風格藝術品包裝的紀念品就佔3份2。報告建議強制冒牌產品附有標籤。

生產力專員,西澳Yawuru 原住民莫卡克( Romlie Mokak )指出:「強制標籤將引導消費者購買正宗產品,並將合規責任歸於生產冒牌貨的人,而不是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藝術家身上。」

莫卡克說,建議對不真實的產品貼上標籤的決定,是一種「更實際的應對」,而不是試圖禁止出售。

多年來,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群島民藝術家,一直面臨他們的藝術、故事和象徵符號,被盜用或未經准許下使用的風險。

生產力委員會建議制定新法律,加強對原住民文化及知識產權的保護。 該法律將側重視覺藝術及手工藝,將正式承認原住民藝術家和社區,在文化表達方面的利益,對於未經傳統人民同意下,不當使用他們的知識及文化產權,可以採取法律行動。

專員格羅普(Lisa Gropp)說,「社區只有有限的法律途徑,來保護他們的神聖故事和象徵符號,不在未經許可及斷章取義下使用。」

格羅普指出:「我們的初步報告提出通過新法律,令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保護這些文化表現形式的權利,得到確認。」

目前,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工藝品行業的年銷售額為 2.5 億元。

雖然許多藝術家通過社區管制的藝術中心,接觸聯絡藝術品經銷商和畫廊,但仍存在不道德以及不當行為的情況。

為了遏制這些交易,生產力委員會呼籲為原住民藝術守則(Indigenous Art Code)提供額外的「適度」資金。

原住民藝術守則是一項自願計劃,藝術家和經銷商為可供購買的藝術品提供“真品證書”。 委員會還建議,對目前資金不足的藝術中心增加財政支持,並審查當前政府資金的充足和效率水平,以確保在支持社區藝術家方面是恰當,並在這個不斷發展的行業可以自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9 July 2022 1:22pm
By Rachael Knowles
Presented by Wyee Y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