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多少】你認識澳洲的小費文化嗎?

對於應否付小費,澳洲一直存在很多困惑和分歧,這正與我們在海外觀察到的打賞文化有關。

Paying at cafe

Source: Getty Images/xavierarnau

要點:

  • 在澳洲付小費是自願的
  • 許多人選擇向服務員付小費
  • 打賞百分之十小費是可以接受的
  • 打賞文化因新冠大流行帶來改變

人們在澳洲付小費嗎?

小費是客人打賞給員工、以表揚良好服務的獎勵,一般以現金或電子支付。

前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公署(ACCC) 員工阿迪(Bill Dee) 表示:「小費的確是一個文化問題。」

他解釋道:「在美國,付小費是強制性的。如果你去餐廳,他們的賬單上有『小費』一欄,人們預期搭的士,乘客會付小費。」
「在澳洲,從文化上而言,我們更傾向於自願付小費。」
阿迪表示,付小費一般是出於感激服務質素良好。」

然而,許多人認為付小費是不必要的,他們認為應避免模仿美國這類國家,因為兩地待應的薪酬條件大不相同。
「基於澳洲本地的薪酬架構,人們不應該覺得有義務付小費。」
澳洲電台3RRR的美食長壽廣播節目主持史密夫(Cam Smith)表示:「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澳洲的最低工資相當高。不像美國的工資極低,需要倚賴小費才能生存。在澳洲,應由顧客個人決定需否打賞小費,以表揚優質服務。」
Tips
Tip jar Source: Getty Images/Toni Faint

打賞多少錢才算合理?

史密夫表示,雖然打賞數目豐儉由人,但亦有一些方針。他說:「計算百分之十是最容易的。如果你認為優質服務遠超出職責範圍,你亦可打賞更多。」

但在澳洲,打賞小費的標準數目大約為百分之十。

疫情下的小費文化

最近一項關於餐飲習慣的調查顯示,大流行令付小費文化出現改變,因為有更多人希望藉此支持酒店和服務行業。

OpenTables 國際市場經理 Robin Chiang表示:「約四分之一澳洲人表示,疫情期間較樂意在餐後付小費,對於公眾看待外出用膳、餐飲業和服務員而言,這是一大變化。」

該調查亦顯示,大多數打賞小費的為30歲以下人士。

與此同時,調查發現現金小費的數目減少,以Eftpos智能支付、二維碼支付、拼車和外賣應用程式打賞服務員反而增加,因為這些應用程式內附小費功能。
Paying in cab
Taxi drivers do not expect a tip in Australia Source: Getty Images/wagnerokasaki

其他服務的小費

的士司機不會要求付小費,但多數較常見的做法,是支付最接近整數的車費。
「而髮型師、美容師和酒店員工也不會要求小費。」
以接短期工作為生的外賣司機享有較少工作權利,因此不少人會選擇付小費以表支持。

雖然付小費的習慣和看法各有不一,但請謹記在澳洲,打賞與否完全取決於個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0 July 2022 5:32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7pm
By Melissa Compagnoni, Jojo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