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疑:膚色黝黑患皮膚癌風險真的較低?

即將踏入炎熱夏季的澳洲,是全球皮膚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今集《澳洲定居指南》將介紹在本地生活首要關注的防曬、護膚事項。

surfing family

Source: Getty Images/Matteo Colombo

為什麼澳洲是全球皮膚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大多數皮膚癌,包括黑色素瘤都是在太陽暴曬下,皮膚細胞遭紫外線輻射受損後產生的。

根據澳洲統計局的數據,在 2017-18 年的澳洲患癌病人中,近三分之一(30.8%)患有皮膚癌,是本地最常見的癌症類型。


要點

  • 在太陽紫外線 (UV) 輻射下過度暴曬會導致皮膚細胞的基因受損
  • 對於膚色較深的人士,雖然患皮膚癌風險系數較低,但仍有機會患上
  • 膚色較黝黑的人一般較容易缺乏維生素 D

澳洲昆士蘭Berghofer醫學研究中心的癌症控制小組主管韋文教授(David Whiteman)表示,皮膚癌由多種因素造成,包括地理和移民。

韋文教授表示:「在南半球,我們國家處於相當低的緯度,所以澳洲的陽光照射量遠高於歐洲和北亞以及世界其他地區,如北美。 因此,有大量紫外線照射到我們居住的地球表面。」
world globe
Source: Getty Images/maps4media
此外,這也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式有關。

懷特曼教授解釋說:「在澳洲的夏季,太陽光線的實際強度更強,因為與北半球夏季的同等時間相比,我們距離太陽更近一些。」

他說,澳洲有很多人口屬歐洲血統,而且大多皮膚白皙,因此不適合澳洲太陽輻射強烈的環境。
woman running beach
Source: Getty Images/MB Photography

為什麼太陽直射會致癌?

在太陽紫外線 (UV) 的輻射下過度暴曬會導致皮膚細胞的基因受損,長期累積下便會導致癌症。

具皮膚科許可學歷的雪梨家庭科醫生哈桑寧(Ahmad Hasanien)表示:「當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時,會開始改變最表層細胞的基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後,癌細胞會開始突變,出現較初期的癌症,甚至是中度、或致命的皮膚癌或黑色素瘤。」

sunscreen toddler
Source: Getty Images/Stuart Westmoreland
如果身體內的基因修復系統不能挽回這些損傷,便會發生錯誤的細胞複製,引發細胞異常生長,最終變成癌症。

哈桑寧博士表示,澳洲平常夏季的紫外線指數高企,如果沒有做足保護措施,意味著承受很大風險。
他說:「在澳洲,一般太陽的紫外線指數為 12,我會儘量避免外出、或帶孩子出去玩。」

至於晴朗的冬天,紫外線指數為3或4,哈桑寧博士指這屬於輕度至中度,而冬天的持續紫外線輻射時間很短。

他補充說:「但在夏季,在上午 8 時到下午 4時30半左右之間,紫外線指數高達 12 到 14之間的水平。」
pdark skin person beach
Source: Getty Images/Elizabeth Fernandez
帕絲頓(Paige Preston )是澳洲癌症協會(Cancel Council Australia)的皮膚癌委員會前主席。

帕絲頓鼓勵所有澳洲人出門前,應檢查其身處位置的紫外線水平,使用 Sunsmart 流用應用程序、或瀏覽氣象局網頁。

她說:「當紫外線指數高於3的時候,我們建議所有澳洲人使用多種形式的防曬保護。」

她續道:「儘量穿著覆蓋皮膚的衣服,塗抹SPF 30或以上度數及防水的防曬霜,即使帽子遮蓋到的地方,如臉、頸和耳朵也應仔細塗抹,並尋找陰涼處、和戴上太陽眼鏡。」

謬誤一:膚色較深人士患皮膚癌的風險是否較低?

韋文教授表示,雖然皮膚黝黑的人患皮膚癌的風險較低,但不代表他們完全沒有風險。

他指黑色素可以保護皮膚細胞的基因,減少紫外線輻射造成的損傷。

他解釋說:「(黑色素)在皮膚細胞的細胞核周圍形成阻隔屏障,可以吸收所有紫外線輻射,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阻止細胞中基因受損。」

然而哈桑寧博士指,他在診所中也看到許多皮膚黝黑的皮膚癌患者。

他說:「每個人也不一樣。在醫學上,一名好醫生會告誡病人『如果存在風險,請儘量避免。』」
「無論膚色深淺,紫外線輻射同樣是患上皮膚癌的風險因素。雖然膚色黝黑有較高的保護,但並不代表是萬能的,也會有機會患癌。」

Image

謬誤二:曬黑有助防止患皮膚癌?

韋文教授提醒公眾,切勿趁夏天外出曬黑,誤認為有黑色素便可以防止患癌,因為過度曬黑會對皮膚細胞基因造成嚴重損害。
韋文教授表示:「皮膚曬黑是一種求救反應,因為當皮膚細胞持續受損,便會開始形成黑黝,企圖阻止身體造成更大傷害。」
他續說,曬黑的確可以提供一些防曬保護,這正是它演變的目的。「但長時間曬黑,會導致身體皮膚細胞和基因破壞。」

缺乏維他命 D

令人感到兩難的是,不出去曬太陽可能會導致缺乏維他命D,尤其是對於膚色較深的人。

澳洲癌症協會的帕絲頓表示,這些人應該向家庭科醫生諮詢進食維生素 D補充劑,而不是長時間曝露在陽光下。

她表示:「一些人群較容易患維他命 D 缺乏症,包括黑色素較多或膚色較深人士、因宗教或文化原因遮蓋皮膚的人、以及長者。」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7 October 2021 4:51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1pm
By Chiara Pazzano, Jojo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