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問題?】專家拆解為甚麼有人較難感染新冠

科學家們正在研究為什麼有些人雖與生病的親人住在一起,卻能夠躲過新冠病毒感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會很不適。

James Cruickshank and Steph Grant isolated at home after Mr Cruickshank contracted COVID-19. Somehow, Ms Grant remained negative.

Source: Source: Supplied

隨著新冠病例在全球持續出現,一個奇怪的現像出現,包括在澳洲。

有些人雖然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包括在家中與確診者一起隔離,但仍然能夠逃過感染到病毒。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此類案例,以更詳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傳播,並製訂更好的策略對抗未來的病毒爆發。

30 歲的James Cruickshank與 28 歲的伴侶Steph Grant在雪梨合租一套公寓。

今年早些時候,當 James Cruickshank確診新冠病毒時,由於他們2人生活緊密地住在一起,2人都認為Steph Grant遲早亦會確診。

James Cruickshank 表示「我在周六進行了快速抗原測試,因為我們有事情要做,但我感覺喉嚨有些東西,感覺有點累」,然後檢測顯示他確診了。

但令他們驚訝的是,Steph Grant從未感染到新冠病毒。

她表示「我比我認識的任何人都更容易感冒,而且我想,如果有人要確診,那肯定是我,但我沒有。這非常令人驚訝」。
Dr Vanessa Bryant (right) is involved in a project that is looking to unravel how COVID-19 spreads within Australian households.
Source: Credit: 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科學家怎麼說?

Vanessa Bryant 博士是墨爾本 Walter and Eliza Hall 醫學研究所免疫遺傳學實驗室的負責人。

今年早些時候,當她的一個孩子確診時,她也逃過了感染。

她表示「我的一個孩子感染新冠病毒,我們做好了準備,做了所有平常會做的事情。我們試圖在一個相當狹窄的空間,盡可能隔離。」

「最後,除了我,房子裡的每個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

Vanessa Bryant參與了「First Few X」計劃,計劃研究新冠病毒在澳洲家庭中的傳播。

「這是一個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為什麼我可逃過感染?我有什麼特別之處?」

Vanessa Bryant說,研究表明有許多原因都有關係,包括一個人最近接種疫苗的時間,以及他們能夠將自己與他人隔離的程度。

「人與人之間存在那麼多個體差異。我們知道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他們的基因。」

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包括年齡、性別和其他醫療併發症等,都會影響一個人感染傳染病的可能性。

但這些因素並不能解釋,如老年人輕鬆從新冠病毒中康復,或者其他健康的年輕人卻生病等情況。

遺傳學起什麼作用?

研究表明,少數人的基因突變令他們對新冠病毒有更強的抵抗力。

其他人的基因突變卻似乎使他們更容易受到嚴重感染。

Stuart Tangye 教授在 Garvan 醫學研究所帶領進行有關炎症性疾病的研究。

他說,遺傳缺陷的存在,有助解釋健康的人在被感染後,卻意外地生病的情況。

他說:「顯然有一個少見的情況——很少,很罕見——也有一部分人本來很健康,卻出現非常嚴重的感染,並危及到生命」

「這表明有遺傳基因的可能性,不太可能是一種共存疾病或環境因素。」
Stuart Tangye has been researching genetic factors that can make a person more susceptible to Covid infection.
Source: Credit: PETER SECHENY PHOTO
在最近一項審查中,包括Stuart Tangye在內的團隊,估計,在 70 歲以下的人中,多達 5% 的嚴重新冠病例,可能是由從前未發現的遺傳缺陷所引起。

他指「有超過 400 種基因,如果這些基因不能正常運作,可能會導致我們所說的先天性免疫系統問題——或者一種在臨床上表現為對病毒感染或某些疫苗有復發、嚴重或不良的反應。」

「這是一個真正的指標,表明你的基因中有些東西不太對」。

坎培拉 ANU 醫學院的副教授 Sanjaya Senanayake 表示,許多人在被感染之前,可能不知道他們對新冠病毒在遺傳上易受感染。

「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勸人們,不要去故意感染新冠病毒——即使他們年輕而健康——因為他們可能有一些未被識別的風險因素,可能會為他們帶來嚴重疾病。」

有多少人對新冠病毒,可能受到基因上的保護,或者有多少人可能易受感染的人數很難去確定。

在這兩種情況下,可能都只是普通人的一小部分。

科學家們希望透過對基因機制更了解,他們可以為未來的 新冠病毒和類似病毒爆發,設計更好的治療方法。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 May 2022 2:25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6pm
By Steven Trask, Hiu Ching La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