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國更進步?一文看清澳洲各州地墮胎法例

近日美國法院有關墮胎的決定引發巨大爭議,而墮胎服務在澳洲的狀況又是如何呢?

In this 2018 file photo, supporters attend a rally commemorating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Roe vs. Wade Supreme Court ruling in Sacramento, California.

In this 2018 file photo, supporters attend a rally commemorating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Roe vs. Wade Supreme Court ruling in Sacramento, California. Source: AP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的歷史性判決,否定美國婦女在憲法上擁有墮胎權。

在澳洲所有州和領地,只要符合特定條件、獲得註冊醫生簽字,墮胎是合法的。然而,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規定,也阻礙了一些邊緣群體的墮胎需求。

在澳洲墮胎

婦女事務部長加拉格爾(Katy Gallagher)表示,雖然墮胎在澳洲合法,但有像美國一樣倒退的可能性。

她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訪問時說:「美國給我們的啟示是,需要保持警惕,因為我們在國會艱難爭取回來的勝利很容易被取走。」
反對黨副領袖利蘇珊(Sussan Ley)也表示,美國的裁決是倒退。「婦女或家庭努力去應對一件私人和敏感的事情,卻被視為等同犯罪。我對此非常不舒服。」

以下是澳洲各地的墮胎法例和實際情況:

昆州

昆州在2018年起墮胎合法化。在州議會討論時,支持和反對雙方的政客都作出了煽情的演講。

最終的法例規定,婦女懷孕22周以內,墮胎無需向醫生解釋原因;22周後,則需要兩名醫生簽字同意。

新州

新州在2019年10月將墮胎從刑事罪行中刪除。類似地,婦女懷孕22周內可以墮胎,22周後則需要在醫院進行,並得到一名專科醫生批准,該名醫生亦要諮詢過另一名醫生。

出於良心目的而拒絕同意墮胎的醫生,必須告知孕婦一位不會因良心拒絕的醫生的聯絡方式和地址,或者轉介到可以進行墮胎手術的醫療機構。

首都領地

墮胎在坎培拉早於1993年便已合法化,懷孕16周以內的孕婦可以墮胎。9周以內可以直接透過全科醫生、遠程應診服務(Telehealth)或家庭醫療MSA的診所進行流產手術。

懷孕14至16周或在當地無法安全墮胎的孕婦,可以前往雪梨的MSA診所進行。

維州

維州在2008年將墮胎去刑事化。懷孕24周以內的孕婦可以墮胎。

超過24周的,須一名可以提供流產手術的醫生同意。出於良心而拒絕的醫生必須轉介給另一位不會因良心拒絕的醫生。

塔州

從2014年開始,懷孕16周以內的塔州婦女可以自行由醫生進行墮胎。

16周之後,需要一位醫生認為繼續懷孕會對孕婦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受傷風險,並在咨詢另一位醫生後作出批准。兩位醫生至少有一位要是婦科或產科。

出於良心拒絕的醫生要提供其他醫生或醫療服務機構的名單。

南澳

1969年,南澳成為全澳首個可以基於醫療原因而合法墮胎的地區。半世紀後,當局在2019年修例,確保將墮胎移出所有刑法條文,而視為健康問題。

新例將於7月7日生效,屆時懷孕22周零6日之內的婦女可以找醫生流產,超出的則需要合資格醫生同意,並諮詢過另一位醫生。

西澳

西澳在1998年墮胎合法化,允許20周以內孕婦墮胎。20周後,必須兩位醫生認為孕婦或嬰兒會有嚴重醫療問題,才能終止懷孕。

墮胎目前仍屬刑事罪行,當局也因此被批評落後於各州地。

北領地

從2017年7月開始,北領地墮胎合法化,懷孕14周以內需要一名醫生同意便可墮胎。

舊法例禁止24周後進行墮胎,但目前已更改為需要一名醫生同意,該醫生亦需諮詢另一位醫生。

何謂「安全禁區」?

任何侮辱、恐嚇、干擾或侵犯尋求或提供墮胎人士的隱私的行為,在診所附近的安全禁區(safe access zones)內都被禁止。截至去年8月,全國各地都實施了安全禁區。

家庭醫療機構MSA的政策主管科爾賓(Bonney Corbin)表示,制定禁區前,其診所員工和病人經常受到滋擾。「各種『反對選擇權』的傳單被塞到他們手裡,或者塞進他們車窗。」

她說,雖然最好是能「生活在一個不需要安全禁區的世界」,但禁區能確保人們在不受恐懼的情況下獲得合法的醫療服務。

墮胎障礙仍存

雖然墮胎在澳合法,但在婦女獲得墮胎服務方面仍然存在障礙,特別是對多元文化社區和少數族裔。

科爾賓表示,「(墮胎)去刑事化並不意味著可以獲得」。

難民和移民社區

墮胎服務對於持有臨時簽證的人而言非常昂貴,因為產科護理不在私人醫療保險的範圍內。

科爾賓說:「懷孕人士可能需要支付高達8000澳元的墮胎費用,這顯然是一筆非同尋常的費用。可能離開澳洲去獲得這種服務會更便宜。」

多元文化婦女健康中心的行政總裁Adele Murdolo表示,多元文化社區和臨時居民還有翻譯和缺乏醫療保險的問題,但決策者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認知存在嚴重差距。

「如果我們的機制更具包容性,包括那些將使用這些服務的婦女,你肯定會從這中獲得更好的服務。」

原住民社區

原住民和托勒斯海峽島民社區也面臨著墮胎服務的文化障礙。

科爾賓表示,需要修改法例,以便原住民社區的醫療工作者開具墮胎藥物。她說,原住民醫生並不足夠去提供這種護理,「要重新塑造整個我們在(原住民)社區內提供墮胎的方式。」

她認為必須把權力交給社區,而非政客,去決定如何管理墮胎服務。「我們的法規並不適合住在Weyba的婦女或住在Broome的跨性別者。」

「我認為墮胎服務的過度醫療化和過度監管,導致了一種曲高和寡的模式,並不適合所有人。」
There is currently no nationally-facilitated research into abortions in Australia.
Source: MSI Australia
Marie Stopes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Source: Marie Stopes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殘疾人

科爾賓表示,對殘疾人而言,身體自主權的問題也很普遍,因為他們面臨著「更多的生殖暴力的風險」。

監護法要求部份殘疾人在決定自己的身體時需要徵求監護人的意見,科爾賓認為這「非常過時」。她說,克服這種文化和體制障礙的關鍵是理解「生殖暴力」和「生殖正義」之間的聯繫。

「這是關於認識到墮胎權不僅僅是關於墮胎,而是關於與生殖正義有關的一切。」這包括所有不同的育兒方式,包括收養、親屬監護和節育等不同話題。

性小眾群體

性小眾群體缺乏在醫療機構中墮胎的服務。

科爾賓指,跨性別者的健康需求和身體自主權,其實和墮胎權一直是一致的,但這並沒有完全轉化為為性小眾群體提供服務的可行性。

她說,需要更加注重性小眾群體的醫療服務,並在主流醫療環境中進行更好的教育,因為主流環境仍主要關注男女的二元結構。

專業研究在哪裡?

澳洲目前還沒有由聯邦政府推動的關於墮胎的研究。

上一次全國性報告是在2005年,由澳洲衛生與福利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提供。該報告發現,在2003年,每1000名育齡婦女中有19.7人墮胎。

缺乏研究促使家庭醫療機構MSA製作了本文上面兩個圖表,對各州和領地的墮胎服務進行評分。

科爾賓表示,流產、墮胎等話題必須正常化,才能進行有成效的對話和研究。「我們沒有對墮胎研究進行適當的撥款。這(研究)會非常有用,特別是對不同的社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 July 2022 3:34pm
By Catriona Stirrat
Presented by Koma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