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注射開始】澳洲人遭網絡詐騙機率增

網絡安全專家警告,隨著全澳展開新冠疫苗注射計劃,澳洲人收到詐騙的電郵及文字短訊將大增。去年政府機構調查共41,000宗涉及盜取個人資料詐騙事件,平均每名受害者損失18,000元。

A COVID-19-themed scam text circulating in Australia.

A COVID-19-themed scam text circulating in Australia. Source: Australian Cyber Security Centre

要點:

  • 澳洲消費者及競爭公署已經收到16宗涉及疫苗詐騙投訴
  • 有詐騙電郵指打新冠疫苗針可以打尖,實際會騙取金錢及盜取個人資料
  • 去年政府機構調查共41,000宗涉及盜取個人資料詐騙事件,平均每名受害者損失18,000元
  • 網絡安全專家:收到電郵或文字短訊,應以懷疑態度處理,不應立即點擊附上的鏈接

網絡安全專家警告說,隨著全澳展開新冠疫苗注射計劃,澳洲人收到詐騙的電郵及文字短訊,遭騙取金錢及個人資料的機率,大幅增加。

澳洲廣播公司ABC報道,防止詐騙顧問萊文索恩(Gavin Levinsohn)認為,部分在海外的詐騙手法,即將在澳洲出現。「過去幾星期在互聯網上新建立與疫苗相關的網站,數以千計,騙子會利用推行的疫苗注射計劃,進行詐騙。」

澳洲消費者及競爭公署(ACCC)證實,已經收到16宗涉及疫苗的詐騙投訴。

報道引述網絡安全顧問康諾里(Michael Connory)說,在英國與美國,推行疫苗注射計劃後,出現大量詐騙電郵。

康諾里說,詐騙電郵看來好像政府機構發出,通常有鏈接,點擊後要填寫個人資料,或者自動安裝惡意軟件盜取資料。「網絡罪犯會獲取個人資料,因而盜竊身份等,這在澳洲非常普遍。」

康諾里指出,最近很多詐騙是涉及新冠疫苗,例如訛稱可以打尖,提早打疫苗針。「例如會說,注射新冠疫苗方面,如果想以輝瑞(Pfizer)取代阿斯利康(AstraZeneca),繳付150元,就可以打尖。」

康諾里強調,實際上,注射新冠疫苗是不會容許打尖。

他說,騙徒並著眼竊取個人資料,例如國民保健(Medicare)資料,駕駛執照資料,出生日期。騙徒可以利用這些個人資料,去成立公司做買賣,或者取得手提電話號碼,然後以這些個人資料的名義,去做各樣事情。

去年,兩政府機構澳洲網絡安全中心(Australian Cybersecurity Centre)以及身份維護(ID Care),調查總共41,000宗這類盜取個人資料詐騙事件,平均每名受害者損失18,000元。

康諾里指出,澳洲的調查顯示,仍然有20%人收到電郵後會毫不防範下點擊鏈接。

網絡專家都建議,收到電郵或文字短訊等,都要謹慎處理。

康諾里就認為,應該以懷疑態度,尤其是涉及疫苗方面,應該向家庭醫生查詢,或者到澳洲政府的網站,衛生當局的網頁查看資料。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22 February 2021 4:16pm
Updated 22 February 2021 4:20pm
By Wyee Y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