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今日大事(11月3日)

本地食品、葡萄酒及資源出口產業擔心,各類出口產品將成為受中國進一步制裁澳洲的受害者 ;新州衞生廳未能追蹤一批曾在雪梨一間餐廳用膳的顧客,當局再次批評企業未有採取正確的防疫措施;維州連續第四天在過去 24 小時並無新增新冠病毒確診及死亡個案。

Australia's wine exports top $3 billion.

Source: Photo by Mal Fairclough

澳出口業憂貿易戰中受損

本地食品、葡萄酒及資源出口產業擔心,各類出口產品將成為受中國進一步制裁澳洲的受害者

繼澳洲出口到中國一批總值 200 萬元的活龍蝦,週末期間在上海機場被中國海關當局扣查檢驗後,據報中國政府亦已禁止昆州木材進口,又已暫停與一間澳洲穀物出口商的交易

中國海關總署表示,龍蝦可能受到污染,因此需要進行金屬及礦物檢驗。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海關依法對進口海產品進行檢驗檢疫,合格後才放行;強調此舉既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是保障中國進口消費者食用安全的需要

中國外交部又指:「今年以來,當地海關多次在自澳洲進口的原木中,檢出天牛、吉丁等活體檢疫性林木害蟲,這些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將對中國林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中方希望澳方加強出口檢疫把關,確保出口原木符合中國檢疫要求。」

但汪文斌同時強調,中方一貫堅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同其他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他希望澳方多做有利於中澳互信與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精神的事,推動中澳關係早日重回正軌

另外,據報三間中國葡萄酒經銷商亦突然收到當局通知,即將禁止澳洲進口葡萄酒及其他產品,但中國當局則未證實有消息,外界猜測有關指令是否屬實。 

聯邦貿易部長伯明罕昨日批評中國連番作出不可預測的行政決定,又表示雖然澳洲相當重視與中國這個最大貿易夥伴的合作關係,但中國今年以來的作為已明顯地影響澳洲多個行業

「情況對於各行業的影響,大家有目共睹的。澳洲人必須意識到—正如本地產業亦已經意識到—中方連番作出難以預測的行政決定,對業內人士所帶來的風險因素已有所增加。

新州當局斥餐廳未遵守防疫措施

新州衞生當局未能追蹤一批曾在雪梨一間餐廳用膳的顧客,當局再次批評企業未有採取正確的防疫措施。

截至星期日晚上八時前的 24 小時,新州在接近 7,500 次病毒測試中檢測到一宗新冠病毒本地全部個案,但當局憂慮雪梨西南區仍有尚未發現的社區傳染病例。

另外,衞生署表示,一名在 Liverpool 一間 Jasmins Lebanese 餐廳工作的員工亦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新州州長貝莉珍妮安(Gladys Berejiklian)表示,企業沒有任何藉口不採取正確的措施。

「公眾沒有鬆懈的空間。正如我在上星期所提及,新州仍然正在考慮是否引入強制性 QR 碼為食客作登記。」

「因此,目前衞生部門追蹤一些曾經前往部份食肆的密切接觸者,仍非常艱難,原因是一些負責人,沒有做正確的事情。」

維州連續四日無新增新冠個案 

維州連續第四天在過去 24 小時並無新增新冠病毒確診及死亡個案。

但政府表示,預計佩戴口罩將成為在可預見將來生活的一部份。

目前全州尚未痊癒的活躍病例僅餘 49 宗,墨爾本大都會區過去 14 天平均單日確診數字,則維持在 1.9 宗。10 月 18 至 31 日期間染病源頭不明的神秘個案總數上升至2宗,比昨日再多1宗。 

雖然維州昨日再錄得連續第三天並無新增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及死亡病例,但政府表示,佩戴口罩將成為在可預見將來生活的一部份。

目前全州尚未痊癒的活躍病例僅餘 49 宗,墨爾本大都會區 14 天平均單日確診跌至 1.9 宗。

維州運輸廳長艾倫(Jacinta Allan)表示,口罩在阻止新冠病毒傳播方面,仍然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病毒明顯在社區內存在一段時間,但由於區內居民非常謹慎並戴上口罩,因此當地出現的確診數字屬非常少。在可見的將來,口罩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疫情下更多男僱員前景堪憂

聯邦工黨創新事務發言人奧尼爾(Clare O'Neil)警告指,隨著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影響由女性主導行業轉移至由男性主導的行業,男性可能將面對更長期的失業狀況。

由於新冠病毒封鎖措施令企業及零售商舖被逼停業,女性原本是最受影響的一群工人。但奧尼爾表示,有跡象顯示工人階級男性目前正面臨風險。

「意思並非指女性目前已不再受苦,但目前男性亦正陸續受影響,而有證據顯示情況將在未來數個月惡化。」

昆州今日放寬 邊界將現嚴重延誤

昆州今早凌晨一時起放寬跨州邊界限制,預料邊界檢查站將出現車龍,造成長時間的延誤。

經過多個月由於新冠病毒疫情而實施的邊界限制,新州偏遠地區居民目前將可進入昆州。

但大雪梨地區及維州居民仍然禁止進入。

旅客需要申請全新稱為「G Pass」的邊界通行證,有效期為 14 天。

政府昨公布成立聯邦廉署詳情 

聯邦政府昨日公佈一項立法草案,提出正式成立一個全國性打擊貪腐的機關。

全新的「聯邦廉政公署」(CIC)將有權調查公職人員濫用職權的指控,初步投放成立資金,預計為1億零700萬元。

聯邦律政部長波達表示,CIC 將較皇家委員會擁有更大的調查權力,草案亦將賦予廉政公署傳召證人進行宣誓作供,並提交相關資訊及文件的權力,違者最高可被判處兩年監禁。

「在得到搜查令下,聯邦廉政公署有權搜查個人及物業,甚至充公財產並拘捕個人。公署亦將有權截聽電話通話,及以其他監視裝置向指定人士進行調查,並透過申請法庭指令沒收當事人的護照。同時,聯邦廉政公署的調查人員亦可以虛假身份進行調查。」

有關法例的公眾諮詢將在明年三月結束。

維也納猶太教堂槍擊一死多傷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間猶太教堂發生槍擊案,相信造成至少一人死亡,多人受傷。目前警方正於現場展開大規模行動。

維也納警方發布推文,敦促居民要「遠離所有公共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

消息指, 有數名持槍者於「塞滕施泰特納格斯」開始進行襲擊,並在六處不同地點開槍。

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見到途人爭相尋求掩護,視頻中亦聽到有槍聲。

奧地利內政部表示,一名襲擊者經已被殺,而另一名襲擊者相信仍然在逃。

奧地利內政部長將事件形容為「明顯的恐襲」。

伊斯蘭國組織承認喀布爾大學致命襲擊責任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會對喀布爾大學的襲擊事件負責,事件造成包括學生在內至少22人死亡。

該組織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訊息指,「他們已殺傷剛剛完成咗一項培訓計劃的阿富汗法官、調查人員及保安人員等80名人。」

不過,由阿富汗公佈的死亡人數則只有22人,當中亦無提及有法官或檢察官員被殺。

新州政府擬擴大無家可歸者支援計劃

新州政府計劃擴大無家可歸者支援計劃,將增加撥出 2,900 萬元提供額外數百個住屋,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居住地點。

新州財長佩洛德(Dominic Perrottet)表示,新撥款將是新州 2020-21 年度財案措施之一,令政府在 Together Home 計劃的投資總額提升至 6,500 萬元。

他今天在一份聲明中指,政府致力協助無家可歸者打破惡性循環;因此,即將公佈的新州財案將,將繼續為此重要項目進行投資,以協助無家可歸者重新開始生活。

英揆尋求進行更嚴格全國封鎖或遭黨內阻撓

英國首相約翰遜正尋求國會議員批准,於英格蘭實行新的全國封鎖措施,以阻止新冠疫情的蔓延。

在新的限制下,酒吧及餐館只能提供外賣服務,非必要服務的商店亦須關閉,居民只可以出於包括出外運動等數個特定個原因離開家門。

「 即使在西南地區現時嘅感染數字仍然很低,但目前的預測是,於未來幾週內,當地醫院可容納的患者數字將會滿額。」

「 而據科學家提出的模型顯示,若不採取行動,美國於即將來臨的冬天,將會見到可能比第一波多出兩倍的死亡人數。」

「 面對這些最新數據時,英國政府別無選擇,需要對全國採取進一步措施。相信嘗試一切可行的方法來控制病毒是正確的做法,並且要於地方層面,有強而有力的行動及領導能力。」

不過,預計他的計劃將會面對黨內一些成員的反對,因為有黨內成員認為封鎖會影響就業及侵犯人權。

英國全國封鎖計劃預計將會由當地今個星期四(11月5日)開始,至少會持續到12月2日。

德國、意大利加強疫情管控措施

德國亦開始了為期四周的部分封鎖措施,餐館、酒吧、劇院、電影院及其他娛樂設施,將會關閉至本月底,警方亦會於柏林的轉運站加強檢查,以確保民眾遵守規則。

意大利則計上個月關閉所有戲院及劇院之後, 政府亦再決定會關閉博物館以遏制疫情,而有部份流行病學專家認為,意大利政府應該於夏季就引入測試及追蹤等措施。

新疆再錄13宗無症狀新增新冠病例

新疆昨日再錄得13宗無症狀新冠感染病例,全部為「疏附縣」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當局亦表示,經已對「阿克陶縣」15名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及一般接觸者進行管控措施。

流行病學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阿克陶縣的疫情與喀什地區疏附縣疫情有關聯,而新疆喀什目前正進行第三次全民檢測。

中國派8戰機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

據台灣的國防部表示,中國解放軍昨日早上派出8架戰機,飛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

中國派出𥮀戰機包括:一架運8反潛機、一架運8技術偵察機及兩架次殲16戰機。

台灣方面亦派出空軍作廣播驅離及以防空飛彈進行追踪監察。


分享
Published 3 November 2020 9:12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16pm
By Ivan Leung, Selina Kong,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