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今日大事(11月24日)

被指在等候新冠病毒測試結果期間未有進行自我隔離的新州州長貝莉珍妮安(Gladys Berejiklian),承認違反公共衞生指令;卡塔爾檢察官員表示,早前在哈馬德國際機場強制女乘客接受入侵性醫學檢查的機場警員,將面臨高達三年刑期;總理莫理遜獲英國中右翼智庫組織「政策交流」頒授首屆「格羅蒂烏斯獎」,以表揚他對建立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的支持與工作;製藥公司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研發最新數據顯示,若按兩劑的方式接種,疫苗有效性高達90%。

NSW Premier Gladys Berejiklian is set to announce a further easing of restrictions.

NSW Premier Gladys Berejiklian is set to announce a further easing of restrictions. Source: AAP

檢測結果未出前無隔離捱轟 新州州長否認違反指令

被指在等候新冠病毒測試結果期間未有自我隔離的新州州長貝莉珍妮安(Gladys Berejiklian),已承認自已違反公共衞生指令—在未知結果前並未阻止自己與他人接觸。

新州衞生法規要求任何接受新冠測試的人必須自我隔離,直至獲得陰性檢測結果為止。但貝莉珍妮安被指於 11 月 17 日—即等候檢測結果期間—在州議會大樓出席多個會議。

她的一名發言人表示,貝莉珍妮安從來沒有出現新冠病毒染病徵狀;接受病毒檢測只是她聲音出現沙啞後所作出的預防性措施。

但反對黨衞生事務發言人帕克(Ryan Park)則表示,貝莉珍妮安需要澄清自己是否有在等候檢測結果期間出席會議。

卡塔爾機場強制女性醫檢的涉案警員將面臨高達三年刑期

卡塔爾檢察官員表示,早前在當地哈馬德國際機場垃圾桶內發現初生嬰兒後強制女乘客接受入侵性醫學檢查的機場警員,將面臨高達三年的監禁刑罰。

但當局未有透露有多少名警員將面臨起訴。該宗在上月(10 月)發生的事件觸發本地民眾熱議及譴責。 

至於被指遺棄嬰兒的女子一旦被捕,亦將面臨高達 15 年監禁。她雖然在嬰兒被發現前經已登上另一班航班離開,但檢測官員表示,當局經已透過基因測試成功辨認出嬰兒父母的身份。

莫理遜被指維護印太區國際秩序有功獲頒首屆「格羅蒂烏斯獎」

總理莫理遜獲英國中右翼智庫組織「政策交流」頒授首屆「格羅蒂烏斯獎」,以表揚他對建立基於國際規則的秩序的支持與工作。

他在接受獎項並發表演說時表示,英國及歐盟應重新將其注意力轉移至印度太平洋地區,認為該區的戰略意義目前正在不斷增強。

至於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莫理遜表示,由於與美國之間的戰略關係,澳洲所作出的舉動往往會被人誤解。

「批評者的態度好像意味澳洲本身沒有自己獨特的利益,亦沒有權利表達自己作為獨立主權國家的觀點。但這是錯誤的講法,更嚴重的是這亦不必要地令關係惡化。」

阿斯利康:接種兩劑疫苗有效性高達90% 強調疫情下各藥廠並非競爭對手

由製藥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及牛津大學研發的新冠疫苗的最新數據顯示,若按兩劑的方式接種,疫苗有效性高達90%。同時,疫苗對各個年齡層—包括長者在內—都有效用。

據研究嘅臨床測試顯示,如果先接種半劑疫苗,一個月後再接受多一劑疫苗,兩劑疫苗的有效性可高達90%,阿斯利康行政總裁索里奧特(Pascal Soriot)表示,其主要目標是確保有足夠的疫苗,並強調不會與其他製藥公司競爭。

「就算輝瑞、莫德納所宣布的產量,再加上我們阿斯利康的產量,都未能向全世界提供足夠的疫苗產量。所以,我們仍將要非常努力生產更多疫苗,同時亦要有更多其他的疫苗投入生產。」

「所以,現實是各藥廠之間,並不存在競爭。因為目前各方仍需要盡可能提供足夠數量的疫苗,去供應全球的接種需要,以遏止新冠疫情大流行 。」

英國封城措施結束後將再引入三級區域限制

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宣布,當英國的封城措施於下星期三(12月2日)結束後,英格蘭將會重新引入三級區域新冠限制措施。

在新的限制之下,所有非必要的商舖、個人護理服務、休閒設施及健身室,均可以重開。民眾亦可以進行戶外運動、宗教聚會場所亦可以重新開,婚禮亦可以舉行。

約翰遜表示,由於先前的分級制度並未能夠遏止疫情嘅發生,所以會加強分級制嘅限制措施。

「英國必須加強各地區的分級制度,特別是在第一階段嘅分級制中,民眾應該盡可能在家工作。而第2階段,民眾在食肆及酒吧內,只能在用餐時飲酒。在第3階段中,所有室內娛樂、,所有酒店、食肆和其他住宿服務都要關閉,只有送餐及外賣服務可以營業。」

3名前香港眾志成員被控「煽惑、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還押候審

3名前香港眾志成員黃之鋒、周庭及林朗彥,涉嫌參與去年6月21日包圍警總,被控煽惑、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的案件,昨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審理,3人分別承認控罪,各代表律師亦已提出求情,目前三人全部還押,等待下星期三判刑。

黃之鋒在開庭前已預計自己將被還押,並形容在國安法打壓的艱難時期—在民主運動低潮時—各方能互相扶持更為可貴,他又表示而家並非向北京「叩頭與投降的時候」。

而在場有示威者用雞蛋砸向法庭建築物,亦有人在牆上塗鴉及堵截法庭入口,不過,就並無發生暴力衝突。

世界氣象組織:新冠疫情及封城無助減低全球碳排放量

世界氣象組織(WMO)表示,雖然因為新冠疫情令工業活動放緩,以致污染物同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但情況無助降低空氣中的碳排放量。

不少科學家預計,由於新冠疫情所採取的限制措施,令到飛機停飛、船隻停航,及令到不少人需要強留家人,所以,他們原本相信今年的碳排放量將會是過去數十年來,下降幅度為最大的一年,預測幅度為百分之4.2至百分之7.5之間。

但世界氣象組織則將他們所預計的下降幅度,形容為「微不足道」。組織的大氣層與環境研究部主任塔拉索瓦(Oksana Tarasova)表示,因為新冠疫情而導致全球變暖的二氧化碳濃度, 與往常的每年相比,波動情況並無太大分別。

「目前全球的整個經濟及消費模式,實際令我們處於一個極高的排放水平,即使全球所有人都因為封鎖而限制了其流動性,但就未減低到消費活動。」

再有騎單車送餐員肇事身亡

一輛單車與一輛載有挖土機的卡車在雪梨 Redfern 區相撞,騎單車的外賣送餐員事後身亡。

事發在昨晚,地點位於 Chalmers Street 及 Cleveland Street 交界路段。該名送餐員當場死亡,但當局未證實其身份。

今次是自九月底以來,全國第五宗外賣送餐員死亡的事件。

維州批準散工放有薪病假及護理假惹國內熱議

維州政府向散工工人提供有薪病假及護理假期,觸發國內有關無保障工作所帶來的危險性。

該項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最早將在明年生效,合資格工人一旦病倒或需要照顧生病的人,將可獲高達五日按最低工資水平計算的薪金。

澳洲工業集團表示,有關政策與全國性僱傭標準有所衝突,因而將造成混亂。但全國總工會總幹事麥克馬納斯(Sally McManus)則對有關計劃表示歡迎,又促請盡快消除無保障工作。

工黨衞生事務發言人鮑文(Chris Bowen)表示,無保障工作對工人健康以至澳洲社會構成威脅。

「情況突顯了各行業中均出見高度散工化的情況,並可能帶來風險。特別是僱員職位欠保障而令他們有需要在兩至三間餐廳工作,又或他們即使身體感到不適卻依然堅持上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缺乏有薪病假。」

研究:澳洲鴨嘴獸符合資格列受威脅物種

新南威爾士大學一項重大的研究報告發現,根據全國環境法規,鴨嘴獸符合資格被評為受威脅物種。

該項研究發現,自 1990 年以來,鴨嘴獸數量的減少在新州最嚴重,達 32%;而昆州亦錄得 27% 的跌幅。

澳洲國際人道協會計劃總監夸特曼(Evan Quartermain)表示,有必要邀請原住民參與環境保育的交流討論。

 「當大家看見物種數量減少—尤其是近年跌幅嚴重—實在再難以否認,自殖民以來,這種趨勢一直惡化。當局亦有必要邀請原住民參與制定保育策略,並向他們學習。」

澳洲研究:人工智能可預測潛在認知障礙症

澳洲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已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預測認知障礙症患者病發。

新南威爾士大學大腦健康老化中心夥拍電腦科學及工程學院的團隊,利用雪梨一項研究所收集的數據,製造出多個機器學習的模型,用以預測認知能力下降的現象。

電腦科學家斯普納(Annette Spooner)表示,與傳統統計學上被,人工智能技術的模型將能更準確地判斷個人患上阿茲海默症及其他認知障礙問題的風險。

研究人員未來的工作,是要透過模型尋找出最能準確預測認知障礙的因素。

西雪梨高中斬人案 警方起訴涉案14 歲少年

新州警方落案起訴一名 14 歲少年,他涉嫌在昨日早上於西雪梨巴拉瑪打 Arthur Philip 高中斬傷另一名 14 歲男童的背部及手臂。

被斬傷的少年被昨日被送往 Westmead 兒童醫院,目前情況穩定。

而施襲少年則在昨晚約八時向警方自首。他被拘捕並被落案起訴傷人及意圖對他人身體造成傷害。他被拒保釋並將在今天在兒童法庭應訊。

未接種疫苗乘客將不准登上澳航國際航班

澳洲航空(Qantas)行政總裁喬伊斯(Alan Joyce)表示,乘客若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將不會獲准登上國際航班客機。

他表示,當國際航線服務恢復的時候,這將是一項不設洽談磋商的服務條款。 

他向九號台表示,他與世界各地其他航空公司的負責人傾談過,他們都認同有必要要求乘客接種疫苗。

「公司正研究可以如何為旅客引入電子疫苗接種記錄,當中列明疫苗款式,並確保有關記錄受不同國家承認。」

「目前,仍有很多後勤、技術等問題需要解決,但航空公司及各國政府經已著手處理這些問題。」






 

分享
Published 24 November 2020 9:27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9pm
By Ivan Leung, Winmas Yu, Selina Ko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