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6月1日)

維州進入了第5天封鎖,昨天(5月31日)共有11宗本地感染個案 ,今日再新增 3 宗本地感染。

South Australia imposes new border restrictions

Source: AAP

要點:

  • 州昨再增11 宗本地感染
  • 維州護老院爆發疫情
  • 前律政部長取消對澳洲廣播公司及該台記者作出誹謗訴訟
  • 聯邦議會開始預算估算
  • 維州六四悼念活動可能受疫情影
  • 丹麥情報部門被指幫美國監察歐領導人
  • 世衛讚揚成員國設國際流行病條約
  • 七國集團將討論全球最低公司稅
  • 民主派人士被控 再提堂
  • 中國將實施「三孩政策」

維州昨再增11 宗本地感染

維州進入了第5天封鎖,今日再增 3 宗本地感染。當局警告說,疫情在變得更好之前,可能會變得更差。

署理州長梅利諾(James Merlino)說,目前判斷是否需要延長封鎖是言之尚早。

維州昨天(5月31日)共有11宗本地感染個案,但鄉鎮地區就沒有個案。

維州首席衛生官薩頓(Brett Sutton)表示,不排除只會對大墨爾地區延長限制措施。

昨天有3宗個案是與護老院有關,有超過320個地點被列為新冠熱點。


 

維州護老院爆發疫情

維州繼去年後,再次有護老院爆發新冠疫情,有職員及長者都受感染,令澳洲老年護理行業重新受到審查。

維州目前有5宗感染個案,是與墨爾本的兩間護老院有關。

聯邦政府在去年11月實施規定,護老院職員只准在一間院舍工作,避免再有護老院爆發疫情。

但是,昨天有人揭發,聯邦政府之前已取消這項規定,要等到他們宣布將墨爾本列為熱點後,這項規定才恢復。

聯邦衛生部長亨特 (Greg Hunt) 表示,只有大約 5%  的護老院職員曾在多間院舍工作過,並強調在沒有疫情爆發時,保持靈活是重要的。

醫學專家現在正在考慮,是否需要強制所有護老院職員接種新冠疫苗。


前律政部長取消對澳洲廣播公司及該台記者作出誹謗訴訟

澳洲廣播公司(ABC)昨天(5月31日)的一份聲明指,前律政部長波達(Christian Porter)已經終止對澳洲廣播公司及該台記者米利根(Louise Milligan)的誹謗訴訟。

波達因為澳洲廣播公司,以不點名方式,報道了一位內閣部長,曾經涉及一宗在昔日發生的強姦案。

後來該名內閣部長被揭露為波達,因此引發這宗誹謗訴訟。

澳洲廣播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各方都同意不再進一步跟進此事,也不需賠償任何損失。

波達繼續否認報道中的指控。

波達表示,雖然聲譽受損,但仍將在一年內舉行的大選中,競逐連任。

波達指他一直認為,在內閣中擔任部長就是服務大眾,在這個前所未有且充滿挑戰的時刻,他不想做任何破壞政府為澳洲人民服務的事情。他仍然致力忠於他的選民,亦一定會參加下一屆選舉。


聯邦議會開始預算估算

聯邦議會今天 (6 月 1 日)開始進行為期四天的預算估算諮詢,重點將會放在護老服務,以及新冠疫苗推出這兩方面。

聯邦高齡護理部長科爾貝克(Richard Colbeck),將與聯邦衛生部次長墨菲(Brendan Murphy)及首席醫官凱利(Paul Kelly)一起出席會議。

聯邦政府早前簽署購入2,500萬劑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醫藥用品管理局亦會在會議上,就這項交易的回答問題。


維州六四悼念活動可能受疫情影

今年是六四事件32周年,澳洲向大城市將會舉行集會悼念。

維州受疫情影響封鎖,在澳港人組織「澳洲維港」在社交媒體表示,原定6月4日晚在墨爾本州立圖書館外舉行的燭光悼念晚會,可能受到影響。

他們表示,如果解除封鎖,燭光晚會會繼續舉行。但如果延長封鎖,晚會便會取消,主辦單位會待新冠限制結束後,再決定舉行日期。

今年在香港維園的六四燭光晚會,再次以疫情為理由被禁。「澳洲維港」表示,雖然在維州同樣可能因為疫情未能公開悼念,但

但希望市民仍能以各種形式去悼念六四死難者。


丹麥情報部門被指幫美國監察歐領導人

多個歐洲國家希望丹麥解釋為何他們的情報部門,據報在超過七年前,幫助美國監視歐洲多國的領袖,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

丹麥政府則避開有關指控,國防部長布拉姆森(Trine  Bramsen)表示,有計劃地竊聽親密盟友是「不可以接受」 。

丹麥廣播公司的一名調查記者在週末報道指,美國國家安全局在丹麥的協助下,監視歐洲政客。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他希望丹麥作出解釋。

馬克龍表示, 如果消息是正確的話,這件事件經已是在數年前發生。他認為盟國之間, 是不應該出現這樣的事, 而在盟國與歐洲夥伴之間,更加不能接受。他又認為,歐洲同美國之間應該存在信任及團結,因為他們要面對一些共同的安全問題,所以不應該存在猜忌。所以他希望能夠完全清楚有關指控。同時,他們亦經已要求丹麥及美國提供所有有關資料,同等待有關的答案。


世衛讚揚成員國設國際流行病條約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讚揚成員國接納一項可能會設立國際流行病條約的決議。

譚德塞表示,國際間在應對新冠病毒的方法並不一致的情況下,一項能夠超越政治及金融週期的「世代性承諾」,將可以加強對未來事件作出的反應。

譚德塞表示,目前,病原體比世衛織具有更大的力量。它們是在一個並不在公平的星球上,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大流行疫情的主要特徵, 是缺乏分享數據、訊息、病原體、技術與資源。 這些都是自大流行開始,甚至更早之前,我們一直面對的挑戰。

世衛194個成員國的部長,將會在11月開會,決定是否就大流行疫情條約展開談判。


七國集團將討論全球最低公司稅

七國集團財長將會在本星期決定一個全球最低的公司稅,作為支持各國經濟擺脫疫情的措施。

七國財長今個星期將會在倫敦開會,討論確保公共財政長期可持續性的問題,一些分析家認為,這個可能是各國逐步撤消刺激經濟措施的「訊號」。

各國早前曾經表示,承諾不會過早撤消各項支援,並會將投資用於創造職位、改善氣候變化同不平等的問題。


民主派人士被控 再提堂

在香港,47名民主派人士參與去年的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昨日下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再提堂。案件按控方申請定於7月8日提訊,並會轉介高等法院處理。

而在47 名被捕人士中,有 36 人被囚禁三個月,並且不可以保釋。

香港立法會前議員及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Emily Lau)譴責有關人士被拘留的情況。

劉慧卿表示, 她對於這批人士在如此酷熱與潮濕的情況下,被關押如此多個星期,感到非常不高興 。她形容這是酷刑的一種。她又指,有一些法律專家表示,這樣做,令香港的法庭看上來比第三或者第四世界國家的法庭更差。


中國將實施「三孩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將會實施讓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而不是如現在般只限生育兩名子女。

當局又表示,有關政策亦希望可以對付近期的數據顯示,中國出生人口近年大幅下降的問題。

中國自 1980 年開始實施限制生育計劃,以控制人口增長,同時,當局亦一致認為,需要提高退休年齡,以留住更多勞動人口與改善退休金及醫療服務。

分享
Published 1 June 2021 8:45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5pm
By Timothy Wu, Selina Kong, Tracy Lo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