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6月28日)

澳洲總理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西班牙馬德里參與北約峰會,他指,預計俄烏戰爭及印太關係、會成為北約會議上的重要議程。

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出發前往馬德里參加北約峰會前,在停機坪上發表講話。

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出發前往馬德里參加北約峰會前,在停機坪上發表講話。 Source: (AAP Image/Lukas Coch) NO ARCHIVING

總理以首名亞太區正式代表國領袖身份出席北約峰會 

澳洲總理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西班牙馬德里參與北約峰會,雖然澳洲並非北約成員國,但澳洲在北約中擁有永久觀察員地位,而艾巴尼斯亦是首個以亞太正式代表國領袖的身份獲邀出席。而出席亞太代表團亦包括新西蘭,日本及韓國的領導人。艾巴尼斯指,預計俄烏戰爭及印太關係、會成為北約會議上的重要議程。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提醒大家生活在一個並不安全的世界。大家不應該認為國際法治得到維護及全球環境能保持秩序是理所當然。這一些價值觀需要有人捍衛。」

艾巴尼斯亦在杜拜短暫停留,以感謝在中東地區服務的澳洲軍隊。

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出發前往馬德里參加北約峰會前,在停機坪上發表講話時亦證實,在地區緊張局勢升級的情況下,他亦首次以總理身份、與所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 )透過電話會談,並強調有關會點重點關注即將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以及澳洲作為斐濟首選安全夥伴的立場,艾巴尼斯指討論「非常有建設性」。

環境部長向國際領袖強調:澳洲將重新重點關注環境問題

聯合國海洋會議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超過120 個國家參加會議。澳洲環境部長普莉貝絲 (Tanya Plibersek) 在會中發表講話,表示澳洲在新領袖的帶領下,「環境問題」將會重新成為澳洲重點關注事項,她的講話得到與會者的掌聲。

會議呼籲各國領導人對氣候變化採取更有力的行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會議中發表講話,表示海洋將所有人聯繫在一起。

「可悲的是大家都視海洋資源為理所當然,大家必須要扭轉劣勢,以應對海洋的緊急情況。」「目前,全球變暖問題、使海洋溫度提高至歷史新高,帶來更猛烈及更頻繁的風暴、及造成海平面上升,低窪島國及世界上許多主要沿海城市、亦因此面臨洪水氾濫的危機。」

【人口普查數據】人口總數升一倍 印度移民增 22 萬超越中國

2021 年人口普查數據已經發布,數據顯示人口比過往更多元,而且在過去 50 年,澳洲人口數目上升一倍。

在過去 5 年間,澳洲迎接超過100 萬的海外居民,大部份都在 2020 年,即是新冠疫情導致邊境關閉前抵澳。 隨著新移民來澳,在海外出生(第一代)或父母在海外出生(第二代)的澳洲居民比例、已超過總人口的一半(51.5%)。

海外出人口中,最大的增幅來自印度移民,增加了近 22 萬人。

澳洲人口最主要是由本地出生的居民組成,其次是來自英國,印度位列第三,中國及新西蘭緊隨其後。

另外,普通話/國語仍然是除英語以外在家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但旁遮普語的使用人數自 2016 年以來增幅最大。

宗教方面亦出現巨大變化,基督徒在過去十年明顯減少,但基督教仍然是最受歡迎的信仰,從2016 年的百分之52減少至略低於百分之44。而表示自己無宗教的受訪者、由過去的百分之30增加至近百分之39。

普查對澳洲近 2550 萬人(不包括海外遊客)作出統計。普查人數比2016 年增加了超過 200 萬人。 2021 年人口普查也是首次收集有關診斷出的長期健康狀況的數據。

心理健康狀況、關節炎、哮喘是人口普查報告中最常見的狀況,逾 100 萬人表示他們至少有一種未在表格中列出的長期健康狀況。

澤連斯基呼籲G7提供更多武器以結束俄烏戰事

七國集團峰會(G7 )繼續在德國舉行第二日峰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透過視像參與會議,呼籲七國集團提供更多武器,以助烏克蘭在今年年底前結束俄烏戰事。

澤連斯基又敦促各國增加援助,提供防空系統、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並協助當地穀物出口。

與此同時,俄軍對烏克蘭中部城市克列緬丘克的一個購物中心進行導彈襲擊,恐怕已造成至少數十名平民傷亡。

據現場的錄影片段顯示,當地的Amstor 購物中心被火焚燒並冒出廣泛的黑煙後,緊急救援人員試圖入內進行搶救。

烏克蘭空軍已發表聲明指,是俄羅斯的戰機向該購物中心發射導彈。據報,襲擊發生時有 1000 多名平民在裡面,暫時相信至少造成10 人死亡。

挪威同性戀節前槍殺案 疑兇拒警方問話及錄影

被控周末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同性戀節前, 涉嫌開槍打死兩人並打傷 20 多人的男子、拒絕接受調查人員的問話。

被拘留的伊朗裔挪威公民、43 歲的馬塔普爾 (Zaniar Matapour) 被控涉嫌謀殺、謀殺未遂及進行恐怖主義活動,其律師代表馬塔普爾表示,除非警方會將整個錄音公開,否則,被告反對警方錄影對他的問話過程。

檢察官米羅德(Ingvild Myrold) 表示,他們仍然未知道襲擊的原因,亦不知是否專門針對「性小眾」( LGBTQ)社群。

「警方對疑犯行動背後的原因有多項假設、亦已詳細研究疑犯的心理健康、政治動機及背景,以及了解之事件發生前,疑犯可能接觸過的人士。」

世界糧食計劃署:仍難向受地震影響阿富汗偏遠地區派送物資

世界糧食計劃署經已派出 18 架救援貨車,為上星期受地震影響的阿富汗偏遠地區居民提供食物,但由於當地道路崎嶇,所以,有救援團體仍然未能將物資送達給東南部偏遠地區的居民。

今次地震亦成為對塔利班政府治理的能力、及國際社會是否願意提供幫助的一次考驗。

世界糧食計劃署發言人塔克拉爾敦促世界各國伸出緩手。

「阿富汗已經經歷數十年的衝突、多年的乾旱、新冠大流行疫情以及現時的嚴重經濟危機。所以,新一輪地震確實令當地的資源及糧食有額外的負擔,所以,我們呼籲國際社會、要繼續支持當地迫切需要幫助的人士。」

瑞典不理土耳其反對繼續執行加入北約的程序

瑞典首相安德森(Magdalena Andersson)表示,即使在土耳其的反對下,瑞典表示仍然正在討論加入北約的申請。

安德森指,雖然土耳其質疑瑞典國內可能存在恐怖組織,同時亦反對另一個北歐國家芬蘭申請加入北約,但安德森強調,瑞典對抗恐怖主義的立場鮮明。

「瑞典政府對庫爾德工人黨嘅立場係非常鮮明。該組織在歐盟及瑞典均被視為『恐怖組織』。而在過去的幾年內,瑞典亦多次加強反對資助恐怖主義的法例,同時,瑞典對恐怖主義的立法, 亦正經歷 30 年以來的最大規模改革。」

白宮:北約及G7應對中國的觀點正越趨一致

有消息指,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透露,總統拜登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在未來數個星期內會進行對話前,北約及七國集團(G7)成員國對中國帶來挑戰的觀點、正越趨一致;

沙利文又指,七國集團會在即將發布的公報中,提及中國的非市場經濟行為、債務處理方式及人權行動,而北約戰略構想,亦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應對中國。

沙利文又指,西方國家並不尋求與中國對抗、或將世界劃分為敵對陣營,而只是希望確保中國會遵守一套公平及所有人都能理解並同意的規則。 

拜登上星期表示,計劃與習近平通電話,但時間尚未確定;

中美領導人上一次對話,是今年3月18日通過視像通話,當時拜登提醒習近平不要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提供協助。

另外,中國的「高分十二號03星」衛星,昨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其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這顆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及防災減災等工作。

Blockade Australia :雪梨日內有更多示威或致交通更阻塞

發起週末封鎖雪梨海港大橋的組織Blockade Australia 表示,雪梨居民應該作好準備、以應付未來幾天可能出現,因示威而導致的更多交通阻塞情況。

該組織的發言人沙泰(Jonah Shabtay)表示,他們計劃會在本周舉行更多抗議活動、以示他們對氣侯崩潰所造成破壞的不滿。他表示,組織已經放棄過往針對港口的策略,並改而在雪梨中央商務區的道路進行示威。

與此同時,鐵路、電車和巴士公會(RTBU)表示,亦將從今日開始發起工業行動,將火車行駛時速、限制於 60 公里以內,以表示他們不滿跨州火車車隊員工的安全情況,行動亦意味高峰繁忙時段的正常服務會減少近一半,而令改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民眾,亦有機會出現延誤。

【體育消息】澳洲新星「科基納基斯」將於溫網對戰祖高域

26 歲的澳洲網球手科基納基斯(Thanasi Kokkinakis)在經歷兩次首輪失利,以及兩次未能在排位賽中勝出後,最終在倫敦舉行的溫布頓網球公開賽中,以 7比6、5比7、6比2及7比5的成績,擊敗波蘭選手馬赫扎克 (Kamil Majchrzak) ,並會在下一輪賽事,與第三次衛冕冠軍的祖高域對壘。

與此同時,另一名澳洲球手基爾喬斯 (Nick Kyrgios) 則指,他希望溫網賽事,可以改變要求球員要著全白球衣的規定,不過,他預計有關的改變、可能不會出現。









分享
Published 28 June 2022 9:25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6pm
By Tracy Lo, Selina Kong, Ivan L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