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4月8日)

以下為2022年4月8日(星期五)詳盡新聞內容。

Flooded scenes in Jonson st Byron Bay, NSW, Wednesday, March 30, 2022. (AAP Image/Jason O'Brien) NO ARCHIVING

Flooded scenes in Jonson st Byron Bay, NSW. (AAP Image/Jason O'Brien) Source: AAP

新州預計再有洪災 多區接到疏散警報

氣象局預測新州部份地區會出現歷來最嚴重的洪災,更多居民被下令疏散。超過150間學校停課。

在Cornwallis、Richmond東部的低窪地區、Cattai、Pitt Town和Agnes Banks的居民都收到疏散令。

昨日雪梨、Shoalhaven和五龍崗地區都有豪雨,在Hawkesbury-Nepean Valley、中海岸和南岸的河流地區都有嚴重水災警報。

緊急服務部門敦促居民非必要不要外出。緊急服務處副處長奧斯汀(Dan Austin)表示,公眾必須留意最新的天氣情況和警報,尤其是學校假期即將開始。

奧斯汀說,情況變化得很快,這些氣候現象移動得特別快。他敦促公眾不單只要留意家附近的情況,出外時亦要注意途徑的情況和目的地的情況。

國會籲檢討應對新冠疫情措施

一個參議院委員會建議成立皇家委員會檢討澳洲是否有足夠準備,應付未來的病毒浪潮和大流行。

參議院新冠委員會公佈總結報告,提出了19項建議。

委員會發言人加拉格爾(Katy Gallagher)指今次調查舉行了56次公開聽證,研究了聯邦政府應付疫情的各方面。

加拉格爾表示,他們認為有幾處失誤的地方,削弱了應付疫症大流行的能力。「政府未有適當準備、未能夠負起責任、以及無正確措施。而在關鍵領域都有這些失誤,尤其是在檢疫同疫苗計劃方面。」

委員會的其他建議包括成立澳洲疾控中心、規定聯邦政府每兩年匯報對疫症大流行的準備狀態、以及就新冠疫情對高齡護理的影響進行專家檢討。

報告又敦促聯邦政府同州及領地加緊合作,在緩和同應付災難方面可以較為一致。

澳首批裝甲車今馳援烏克蘭

澳洲今日派出首批裝甲車,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

總共20部提供給烏克蘭的「野外征服者」(Bushmaster)裝甲車,首批的三部今日從昆州Amberley的皇家澳洲空軍(RAAF)基地由飛機送往當地。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星期透過視像在澳洲國會發表演講,請求澳洲提供武器支持。

澳洲國防部長部長達頓表示,今次的支援總共耗資5千萬澳元。「這批軍備會幫助烏克蘭人民獲得安全,並盡早將俄羅斯人從烏克蘭的領土上驅逐。」

聯合國暫停俄羅斯的人權委員會資格

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以回應入侵烏克蘭布查鎮等城市期間,據報曾嚴重和有系統睇侵犯及踐踏人權。

決議有93個成員投贊成票,24個國家反對,58票棄權,結果將禁止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發言和投票,但仍可參與辯論。投票結束後,俄羅斯宣佈會完全退出人權理事會。

決議案由美國提出,烏克蘭駐聯合國大使基斯利齊亞(Sergiy Kyslytsya)向大會表示,這項投票並非單純是一次選擇,而是成員國的責任。

基斯利齊亞說:「大家現正處於一個獨特的處境,因為當另一個主權國家,可以向同樣是人權理事會的成員國,進行可怕的侵犯及踐踏人權行為,就已經是犯下戰爭同危害人類罪。」

「現在布查鎮和其他數十個烏克蘭城市和村莊,成千上萬的平民被俄軍殺害、折磨、強姦、禁箇和搶劫,這是最壞的例子,顯示俄羅斯與其最初在人權聲明中的承諾,已經相去甚遠。」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庫茲明(Gennady Kuzmin)則指有關決議案係非法及出於政治動機。

俄羅斯是繼2011年利比亞之後第二個被暫停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資格的國家。

北約加強對烏克蘭東部援助

因應俄羅斯被指有計劃對烏克蘭東頓巴斯地區發動新一輪襲擊,北約成員國將會向烏克蘭供應更多武器。

北約成員國的外長目前正在布魯塞爾開會,商討如何應對烏克蘭危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最近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暴行令西方國家增加反戰決心。

「我們共同維持和加強對烏克蘭作出保安、人道和經濟上的支援,和向俄國政府及決策者施壓,包括作出前所未有的制裁。北約亦會一起加強北約成員國包括東歐國家本身的防禦能力。」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向會議表示,俄軍在東部的行動令二戰重臨。他呼籲北約成員國外長加快軍備支援,否則會有更多人死亡。

「在頓巴斯地區的戰鬥令人想起二戰的時候,有大量的軍事行動,涉及數千部坦克、裝甲車、飛機、炮彈。基於俄軍的這些準備,今次不會只是一個地方性行動。」

美參院通過任命首位黑人女性大法官

美國參議院已向最高法院確認,投票通過任命51歲的原上訴法院法官杰克遜(Ketanji Brown Jackson),成為終身制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她也是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第三名黑人被任命這項職務。

美國總統拜登承諾,會令到美國最高法院的成員多元化,並在大法官布雷耶退休後,就一直屬意任命杰克遜接替。

而昨日在參議院的投票,則由美國第一位女性黑人副總統賀錦麗主持,參議員一般按自己黨派的決定投票,但亦有三名共和黨議員倒戈投贊成票。

杰克遜的任命,亦令最高法院內的自由派增至三人,以抗衡另外六名保守派法官。

綠黨籲恢復退休年齡至65歲

綠黨建議在2026年之前,將退休年齡從67歲恢復至65歲,令民眾可以提早領取退休金。

綠黨指,此舉可以令年長而貧困的澳洲人提早退休並獲得收入支持,預計會惠及超過50萬澳洲人。綠黨亦承諾會增加退休金至88元一日。

綠黨批評,自2009年工黨政府提高退休年齡以來,兩黨都無法保障低收入長者
的生活,而綠黨將會為長者和工薪階層奔走。

維州向殘障人士免費派RAT套件

維州為殘障人士免費提供快速抗原檢測套件的措施受到批評,被指殘障的定義過於狹窄。

州長安德魯斯昨日宣佈從週六開始,當地的殘障人士可以透過指定地點或者殘障服務聯絡員,領取套件。而只有目前在全國殘障保險計劃(NDIS)內獲得服務、或者正在領取殘障支援津貼的人士合資格。

權益人士說,這項措施令到一些殘障人士無法獲得套件。

全國昨日公佈錄得63,000多宗新冠感染,再有33人不治。

自由黨新州預選案上訴至高院

最高法院今日會審理自由黨新州預選的爭拗。

前新州自由黨員卡門祖利抗議總理干預新州自由黨預選聯邦大選的候選人。在新州上訴庭提出申訴被駁回之後,他再向最高法院申請上訴。

總理莫里遜正等待事件解決之後宣佈大選,日期可能是5月14或者21日。

最高法院今日下午會決定是否批准上訴。

工黨候選人持雙重國籍被迫退選

工黨特別為新州Hughes聯邦議席挑選的候選人被迫退出。

今年初,工黨選出桑巴拉斯(Peter Tsambalas)競逐目前由前自由黨議員凱利(Craig Kelly)所擁有嘅議席,但桑巴拉斯因為可能有雙重國籍被迫退出。

桑巴拉斯在澳洲出生,持有澳洲國籍,但可能因為父母關係而有雙重國籍。他遲遲未收到希臘當局證實已經正式放棄希臘公民權。

聯邦工黨正急於尋找候選人取替。

塔州州長辭職或由副州長接替

塔州副州長羅克利夫(Jeremy Rockliff)可能會接替州長古特溫(Peter Gutwein)剛辭去的職位,成為塔州第47任州長。

古特溫本週一突然宣佈退出政壇,自由黨議員今日會商議接任州長人選。羅克利夫是唯一宣佈有意競逐的議員。

52歲的羅克利夫在2002年當選塔州西北部Braddon議員,2014年自由黨執政後一直擔任副州長。

而基建及運輸廳長Michael Ferguson和律政廳長Elise Archer都表示有意接任副州長職位。

再有多名在澳羈留難民獲釋

當局拒絕證實,在墨爾本Park Hotel酒店的移民羈留者是否全部被釋放。

據尋求庇護者權益團體指稱,昨日有20名羈留者被釋放,其中包括最後一名在雪梨Villawood羈留中心的女子,以及大概8名在Park Hotel的羈留者。

不過內政部回覆SBS新聞的聲明表示,不會就個案作評論。

聯邦政府公佈計劃保護樹熊

聯邦政府公佈一個全國計劃挽救東岸瀕危的樹熊,雖然昆州政府拒絕簽署這項計劃。

今年初,環境部長利蘇珊接納專家意見,將昆州、新州和首都領地的樹熊列為瀕危動物,樹熊數目下降的問題更受重視。她公佈新計劃時指,目的是保護和恢復樹熊數目,以及應付疾病等威脅。

但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分會發言人指計劃內無約束力的承諾,去保護樹熊棲息地和對抗氣候變化,只是空談。而澳洲保育基金會亦指政府過去十年批准了破壞5萬公頃的樹熊棲息地。

黎巴嫩獲支持緩解經濟及行政危機

黎巴嫩已經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一項初步協議,有望緩解當地目前的毀滅性經濟及行政危機。

世界銀行將黎巴嫩目前的情況,形容為150多年來世界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一。根據這項為期四年的協議內容,國基組織同意釋放數十億美元的貸款,幫助黎巴嫩重建經濟、恢復金融可持續性、和加強治理的透明度。

黎巴嫩總理米卡蒂(Najib Mikati)表示,已向對方承諾,將會實施廣泛的改革來換取救助。「我們和世界銀行的談判不單止金融方面,亦涉及進行必要的結構性改革,因為這是我們和其他捐助者合作、帶領黎巴嫩重返全球金融版圖的證明。」

巴基斯坦解散國會被裁定違法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裁定,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解散國會並提前大選的決定並不合法。

伊姆蘭汗上週日解散國會,希望避過國會預期會對其領導的政府進行不信任投票,並聲稱反對派正和美國合作向他迫宮。

但反對派將此事提交最高法院審議後,法院裁決解散國會無效,為在週六舉行不信任投票一事奠定基礎。

反對黨領袖兼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主席謝里夫(Shahbaz Sharif)表示,裁決是巴基斯坦民主的勝利,亦挽救他們的未來和憲法,及恢復巴基斯坦國會的主權。

以色列再發生市中心槍擊案

以色列特拉維夫市發生槍擊事件,導致至少兩人死亡。

一名槍手在市中心一條繁忙的購物街開槍,造成至少四人受重傷。槍手動機未明。

近年來,以色列國內的暴力事件急劇上升,過去一個月發生一系列襲擊中,已造成13人喪生。

北京:中方堅決反對美眾院議長訪台

有傳媒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將出訪台灣,中國外長王毅回應消息時強調,若美國一意孤行,中方必將作出堅決反應,一切後果將由美方承擔。

王毅說,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強調尊重一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但在台灣問題上卻公然踐踏一個中國原則的紅線,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他說,如果美國政要明知故犯竄訪台灣,將會是對中國主權的惡意挑釁,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早前亦批評,美國政府和國會一些人不斷挑釁,破壞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不斷違背美方在台灣問題上作出的嚴肅承諾,打「台灣牌」搞「以台制華」。如果佩洛西堅持訪問台灣,北京將堅決回擊,堅定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

李家超獲商界支持參選特首

香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日前辭職,準備參選行政長官。據了解,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將擔任李家超競選辦公室主任,而港區人大、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前局長譚志源出任其中一名副主任。

與此同時,香港商界多名領袖表示會支持李家超參選特首。選委之一的香港廠商會會長史立德,認為李家超是一名經驗豐富、勇於擔當、愛國愛港的參選人,有能力帶領香港走向未來,是相當合適的行政長官人選。

恒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家誠表示,深信以李家超逾40年的公共服務經驗,有能力帶領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振興經濟,改善民生,帶領香港發展走上新的台階。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則指,新一任行政長官需要帶領香港特區政府及社會,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振興經濟、改善民生,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認為李家超可以協助順利落實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社會由亂入治,開創新的穩定局面。

體育消息

由全國欖球聯盟(NRL)每年頒發給年度最佳球員的Dally M獎章,今年是史上首次由兩名球員共享。

St George Illawarra隊的Emma Tonegato和布里斯本隊的Millie Boyle,兩人票數勢均力敵,大會決定讓他們共享今年的獎章。

另外,黃金海岸Titans隊隊長Brittany Breayley-Nati被選為年度最佳隊長,而Dragons隊的教練Jamie Soward就榮膺年度最佳教練。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8 April 2022 9:00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5pm
By Jennifer Mok, Ivan Leung, Koma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