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2月3日)

本地的16 和17歲青少年正式可以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加強劑。現時澳洲免疫技術諮詢小組(ATAGI)建議這個年齡組別接種加強劑,而第二和第三劑疫苗距離為三個月。

child vaccinated

Source: Getty Images

16與17歲青年可接種加強劑

本地的16 和17歲青少年現在開始可以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加強劑。

澳洲免疫技術諮詢小組(ATAGI)建議這個年齡組別接種加強劑,而第二和第三劑疫苗距離是三個月。

全國有接近9成16 和17歲青年完成雙劑疫苗,其中三分之二人已合資格接種第三針。

全國各地的學生正陸續開學,聯邦衛生部長亨特 (Greg Hunt) 對批准這個年齡組別青年接種加強劑表示欣慰。

聯邦政府撥款建猶太大屠殺紀念館

聯邦政府宣佈會撥款75萬給達爾文成立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

是項聯邦和北領地政府的計劃,目的是對在二次大戰納粹大屠殺中喪生的超過六百萬猶太裔人士致敬。

聯邦財長費登堡指出,政府承諾加強本地人對納粹大屠殺認知,特別是對年青一代。費登堡表示這個是政府的責任,凌駕於政治之上,並關乎過去、現在,而最重要的是關乎將來。他指出這是一個小投資,希望能夠有較大的得益。

聯邦政府亦會撥款在各州和領地協助成立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最近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本地成年人對納粹大屠殺只有較少甚至毫無認識。

凱利指新冠不治人士本存健康問題

在本地,因為新冠不治的人士,接近四分之三本身已存在健康問題。

聯邦首席醫官凱利 (Paul Kelly) 在一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截至去年10月,所有因為新冠不治個案裡面,有百份之71.2 是本身存在健康問題。

凱利教授指出,這數字並不包括去年年底爆發 Omicron 疫情之後的數據。凱利指出,最常見的合併症是糖尿病、其次是癡肥、而心臟病和肺病都是在常見的存在病因裡面排在高位。

她指出這個數據只是包括截至去年10月的1,600個死亡個案。另一方面,由疫症大流行爆發到現在,本地共錄得超過3,900宗死亡個案,其中一半是在過去兩個月裡面所錄得。

南澳遺失樣本 有關人士需隔離再檢測

南澳化驗所證實失去72個新冠病毒檢測樣本。當局透露這批樣本是在 Adelaide Hills 的 Mount Barker 診所收集。

發言人指出衛生當局正向有關人士發出緊急通告,要求他們隔離,並會再安排檢測。

組織承諾援助阿富汗婦女和兒童

人道救援組織敦促聯邦政府加強對阿富汗的援助,並指自從塔利班在8月控制當地後,貧困和饑荒情況不斷惡化。

一個參議院委員會正在調查澳洲對阿富汗危機的應對政策,委員會獲悉有1,310萬阿富汗兒童需要人道援助,數字在三個月內上升了310萬。

馬波巴承諾 (Mahboba’s Promise) 是一個援助阿富汗弱勢婦女和兒童的澳洲非牟利組織。該組織的處理經理西納 (Niwad Cina) 在參議院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有183名和澳洲有關連的孤兒、寡婦、和人員正身處險境,他們的家人可能曾經協助澳洲和西方隊伍對抗塔利班。

護理服務部長為缺席國會新冠調查聆訊辯護

高齡護理服務部長科爾貝克 (Richard Colbeck)嘗試為出席荷伯特灰燼杯半球賽,而缺席一個國會新冠調查聆訊作辯護。他又否認高齡護理界正處於危機之中。

目前高齡護理人手大幅短缺,今年內已錄得471宗安老院內的新冠不治個案。科爾貝克表示他不知道死亡個案中有多少人未接種加強劑。

他向一個國會委員會表示,安老院裡面完成接種雙劑疫苗的長者之中,有三份之一並未接種加強劑。

科爾貝克又指出,灰燼杯板球賽是塔州的一個重要活動。他身為體育及高齡護理服務部長,必須要作出選擇,並堅持自己的決定。

新州昆州選民對未來使用清潔能源欠信心

最新民意調查發現,新州與昆州選民相信將來的繁榮不會依賴煤礦或天然氣。剛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六成受訪者認為未來會倚靠清潔工業,包括再生能源的生產、出口以及開採電池礦物。

聯邦大選將數月內舉行,只有大概四分之一的昆州受訪者,和不足兩成新州受訪者,認為他們居住的州份將來的繁榮是有賴煤礦和天然氣。

同時只有兩成受訪者認為化石燃料工業的工人得到足夠的支援過渡到無碳的將來。

塔米推特分析性侵文化

前年度澳洲傑出人獎得主塔米 (Grace Tame) 談及上月跟總理莫里遜見面時的尷尬場面。

塔米在推特貼文表示,性侵文化的存在是倚靠順從的微笑和自暴自棄的投降態度,與及「倚靠虛偽」。她指出曾經看過及感受過因為「要保持禮貌而禮貌」的後果。

27歲的塔米是一名兒童性侵受害者,因爭取性侵受害者權益的貢獻去年獲頒年度澳洲傑出人獎。

庫爾喜見不同背景人士慶祝農曆新年

雪梨歌劇院已在外牆亮起紅色燈光,以慶祝農曆新年。

新州州長佩洛德表示,多元文化是新州偉大的一部份,而農曆新年有獨特地位。

多元文化廳長庫爾表示,農曆新年代表與家人團聚。庫爾指出喜見不同背景人士一同慶祝農曆新年,而農曆新年正正是跟親友慶祝新一年的開始,不論你的身份同來自那裡。

青年藝術品展覽 表現疫情感性體驗

一個由12年級學生製作的藝術品展覽,顯示青少年正在努力應對封鎖、隔離和未知病毒的影響。

新州美術館今天(3日)揭幕的《Art Express》展覽,從去年收到的8440份作品中挑選出43份進行展出。

其中,來自Loreto Kirribilli女子中學的莎托克創作了一組25幅的肖像油畫,表現疫情期間的感性體驗。其作品嘗試捕捉那種站在人群當中又要避免感染的不安和不適的感覺。

美軍出兵東歐防備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俄羅斯總統普京批評,美國無視俄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安全擔憂。

普京表示,美國並不認可俄羅斯提出的主要安全要求,只是利用烏克蘭作為北約對俄行動的藉口。「美國根本不關心烏克蘭的安全,雖然他們會考慮它,但主要任務是限制俄羅斯發展,這才是問題所在,烏克蘭只時達到這目的的工具。」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拜登將部署2千名美軍士兵在波蘭和德國,並將在德國的1千名士兵調配到羅馬尼亞。

國防部發言人柯比公佈上述安排,但表示美軍不會進入烏克蘭。

他指此舉並非永久性部署,只為應對目前的安全形勢。他強調美軍不會在烏克蘭境內參戰,只會確保北約盟友有強大的防禦能力。

歐盟籲科索沃和塞爾維亞解決爭端

歐盟和美國的代表呼籲科索沃和塞爾維亞解決長久以來的爭端。

歐盟特使拉卡克表示,解決兩國之間的問題有助於該地區穩定和減少巴爾幹半島緊張。

拉卡克表示,希望見到科索沃和塞爾維亞的關係翻開新一頁,拋開過去,實現正常關係。「見到巴爾幹半島西部展開對話,相信科索沃和爾維亞也可以關係正常化,不但可以解決未解決的問題,亦為當地帶來穩定和具體利益。」

科索沃在2008年同塞爾維亞發生暴力衝突後宣佈獨立,但塞爾維亞拒絕承認。當年衝突造成超過1萬人死亡,引起北約介入。

普京明起訪華 出席冬奧開幕式

俄羅斯總統普京率領6人代表團,明日開展訪華行程。他將會出席冬奧會開幕式,並就能源及金融合作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

俄方透露,兩國可能會簽署超過15份協議,並準備多份天然氣領域的新協議,標誌中俄兩國在天然氣領域嘅合作發展更進一步。

普京的國際事務助理烏沙科夫表示,中國支持俄羅斯對西方提出的安全保障要求,雙方已準備一份有關國際關係進入新時代的聯合聲明。

他說,兩國在大部份國際事務持相同或相近立場,都無法接受單邊制裁同干涉內政。雙方努力建造一個聯合金融基礎設施,防止中俄合作受到其他國制裁。

湯加確診5宗新冠個案關閉邊境

島國湯加從昨日下午5點開始,首次關閉國境,以防止新冠病毒傳播。

之前受到火山爆發造成的海嘯影響的湯加,在外國救援工人中發現兩宗個案後宣佈封鎖措施。目前確診人數已達到5人。

湯加正從上月的自然災害中恢復。該國的建築物被破壞,通訊中斷,到處覆蓋火山灰。澳洲國防軍已提供168噸的物資援助。

剛果東部遭武裝組織襲擊釀60死

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伊圖里省一個為流離失所民眾提供住宿的營地半夜受到軍事襲擊,至少60人死亡。

營地住戶、當地人道主義團體主管盧沙表示,襲擊是由武裝組織剛果合作發展組織(CODECO)發動。剛果軍方在伊圖里的發言人亦證實,剛果合作發展組織對事件負責。

該組織是剛果多個民兵武裝的聯合體。

塔利班重新開放大學給女性學生

塔利班表示,他們已經在阿富汗34個省中的6個,重新開放大學給女性學生,但就要求他們戴面罩。

自去年八月阿富汗政權易手以來,國際社會一直監察塔利班是否會重新實施九十年代的嚴苛管治,包括禁止女性接受教育、工作或者參與公共活動。

塔利班已實施部份對女性限制,包括禁止從事醫療同教學以外工作,6歲以上不可以上學等。

基多山泥傾瀉當局展開大規模搜救

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出現山泥傾瀉,已造成至少24人死亡。

創紀錄的暴雨導致當地的Pichincha火山出現山體滑坡,當局正展開大規模搜救,尋找生還者。

當地女子瑪依拉正尋找失去聯絡的親人,指出搜救人員仍在搬運遺體,她希望可以盡快安排認屍。

當局警告當地可能會再次出現山泥傾瀉。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3 February 2022 9:20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4pm
By Jennifer Mok, Koma Cheng, Natalie Ye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