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澳人需等四代脫貧

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出生於貧窮澳洲家庭者需要等待四代人才能脫貧、得以賺取平均工資比率。

Caucasian mother comforting son

My life has just been about surviving day-to-day to make sure that our experience of homelessness wouldn’t affect my children Source: Blend Images/ Getty Images

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出生於貧窮澳洲家庭者需要等待四代人才能脫貧、得以賺取平均工資比率。

報道,一份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經合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各國窮人平均需時 150 年才能脫貧,即約為 4.5 代人。

澳洲窮困人士平均需要 4 代人就能脫貧,較經合組織的平均數為短。

但亦有四個國家的窮人脫貧時間比澳洲更短,包括丹麥(2 代)、芬蘭、挪威及瑞典(各為 3 代)。

脫貧時間最長的為哥倫比亞,當地窮人平均需要 11 代才能脫貧;其次為巴西及南非,兩地窮人的脫貧時間為 9 代。

中國、匈牙利及印度則分別排在榜末四至六位,當地窮人需時 7 代才能脫貧。
Homeless man on street
Source: Getty
香港報道指,社會上有不少年過 43 歲的中年人經常吹噓自己當年的發奮史,報告中亦有提及。

經合組織的報告指出:「對於很多在 1955 年至 1975 年期間出生、父母均是缺乏教育的人而言,社會的確有流動性;但對於 1975 年後出生的人而言,(流動性)已停滯不前。」

研究亦發現,就連中產家庭亦有向下流動的風險。報告指,有七分之一中產家庭及兩成收入較低的中產人士,四年間會跌入窮困階層。

經合組織分析指,各國社會貧富收入不均的情況加劇,以致基層難以在社會階梯向上爬,令跨代貧窮逐漸普及。若家庭中的父親是低收入人士,下一代的兒童有三分之一機會亦會是低收入人士。

組織建議各國政府採取適當政策,投放更多資源於教育、健康、家庭等政策,為弱勢兒童創造更平等的競爭環境,並減低經濟困難對他們的影響。

組織又建議,政府增加建造可負擔房屋、規劃更方便的交通網絡、加強社會安全網,以促進社會平等。
Number of generations it would take members of a low-income family to approach the average income
Source: ABC News; OECD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25 July 2018 7:3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