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副外長傅瑩:中澳應停止對抗與辱駡

曾任中國駐澳洲大使的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呼籲,停止澳洲和中國之間日趨敵對的「對抗和辱罵」,而雙方改善溝通可以改善關係。

Fu Ying

China's former Vic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Fu Ying. Source: Riccardo De Luca-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要點:

  • 中國前駐澳大使傅瑩表示,中澳兩國應停止對抗和辱罵,而脫鈎不符雙方利益
  • 她認為,中國可幫澳洲在世界舞台扮演重要角色,不用在中美間選邊
  • 她又批評澳洲傳媒煽動反華情緒,而中國傳媒的強烈評論是因澳洲展示意識形態偏見

在《澳洲金融評論報》的中,這名中國人大常委又說,中國對澳洲的資源有龐大需求,澳洲的葡萄酒仍然受中國消費者喜愛,兩國有合作的共同利益。她又否認目前雙方關係「鬧僵」,並將「煽動反華情緒」歸咎於澳洲傳媒製造「不友善的氣氛」。

她表示:「兩國需要展示真誠和勇氣走出目前的困局。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去增加接觸、溝通和合作,並且增加互相理解和對(對方)解決問題的信任,以及收窄差異,而不是基於假設來採用對抗手法及辱罵語言,令對方受傷害。」

不過,她的建議與近期中國外交部、駐澳外交官,以及官方傳媒對澳洲愈益猛烈批評的做法並不一致。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4月曾形容,澳洲是粘在中國的「鞋底香口膠」。北京官員對澳洲大麥徵收巨額關稅、禁止4間澳洲屠場牛肉進口後,又屢次拒接澳洲總理和部長的電話。
在回應《澳洲金融評論報》提問時,儀瑩承認,中國依賴澳洲的進口產品,例如鐵礦,而脫鈎對中澳雙方均無好處。她說:「中國和澳洲的貿易結構,是由兩國的互補需求所決定。澳洲是擁有豐富資源的國家,中國對資源有龐大需求。」

中國非常依靠澳洲的鐵礦來推動其基建主導的建築潮,但其官方傳媒近兩個月表示長遠會在非洲找替代品。

傅瑩又表示,澳洲的葡萄酒受中國消費者歡迎。不過,她沒有提及中國最近對澳洲葡萄酒發起反傾銷調查。

談及疫情時,傅瑩說美國非但沒有聯手各國抗疫,反而煽動對中國的懷疑和排斥,「在澳洲,一些人亦批評中國防疫的努力。這些意見對中國讀者造成疑惑和不滿。這些事無助雙邊關係,更會造成合作抗疫的障礙。」
傅瑩在2003年至07年是中國駐澳大使,當時被坎培拉視為北京最開放和受歡迎的外交官之一。卸任後她到英國擔任大使。

她在今次專訪中說,不認為中澳關係如傳媒描述般「鬧僵」,「事實上,中國和澳洲的合作一直是堅實的,疫情爆發後雙邊貿易迅速恢復就是好例子。」

她補充說,中澳貿易在2004年至去年間增加了6倍,由211.7美元增加到1,590億美元(折約2,220億澳元),「我記得我擔任駐澳大使時,做了很大的努力去擴大雙邊貿易。我參觀了很多自然資源的生產地方,以及西澳和北領地的畜牧業。我跟農業、商業和工業等各行業有大量接觸後,強烈感覺到中國和澳洲之間的經濟互補和合作需要。」

她提到,兩國關係的高峰是在2014年,當年雙方領袖互訪了3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與澳洲成為廣泛策略伙伴。

不過,傅瑩警告中美關係愈趨緊張對澳洲造成的後果,「我不認為國際社會想在分裂的世界中被迫選邊站。身為持份者,澳洲不會想面對這樣的選擇。中國支持澳洲在地區內和世界舞台扮演積極角色。我們也預期澳洲會收窄目前的差異,而非相反。」

她說,中國公眾對外國干預很敏感,不喜歡未充份了解事實下所說的「自發評論」。她並未有指明是哪一件事,但莫理遜(Scott Morrison)政府和其他國家近期批評過中國早期的抗疫手法,以及它對香港和新疆的行動。

傅瑩表示:「當澳洲展示意識形態的偏見時,中國傳媒發表強烈的言論。當然,中國要加強它的國際溝通能力,並且應該更迅速向世界提供第一手的資訊,以免其形象受到謠言和假消息破壞。」
她又批評,「一小撮澳洲記者」失實報道,包括她在任時有「荒謬」的報道指澳洲有3,000名中國間諜,「當時我被問到這問題,我答:『中國派3,000個間諜來人口2,500萬的澳洲有何目的?如果覺得這有必要,中國要派多少間諜到全世界?』中國人是否樂於努力工作去支持這些間諜?如果要聘請那麼多間諜,中國如何發展?聽到我的說法,很多人笑了。這類荒謬的消息仍那麼多,真是可恥。」

傅瑩認為,脫鈎對中澳均非選項,因為這造成高成本和損害所有國家的利益。

她警告,衝突升級有時來自溝通不良,「中國珍惜和澳洲的關係。我們認為良好和穩定的中澳關係,符合兩國利益。」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5 October 2020 1:54pm
Updated 5 October 2020 2:11pm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