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澳洲兩大天文中心你去過未?

澳洲是個熱愛「仰望星空」的國家。2018 年 5 月 23 日,全國各地四萬人同時用望遠鏡觀察星空(Star Glazing)十分鐘,創造一項特殊的世界紀錄。

【周末好去处】在热爱“仰望星空”的国度探访两大天文中心

【周末好去處】在熱愛「仰望星空」的國度參觀兩大天文中心 Source: Pixabay

你可能會問,澳洲在天文學上有什麼特別建樹呢?不就是直到 2020 年 9 月才發射了第一支火箭?

如果你對此感興趣,可以考慮在週末前往兩個和天文觀測有關的好去處:一個是位於新州小鎮帕克斯的,另一個是首都附近的


帕克斯天文台參觀重點:

  • 南半球最大的單碟望遠鏡之一
  • 參與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歷史
  • 聆聽外星生命的神奇任務
  • 「物理學之父」牛頓的蘋果樹

小鎮帕克斯的名稱源自澳洲 19 世紀的一個政治家 Sir Henry Parkes (1815–1896),他被譽為「澳洲聯邦之父」。因為在淘金潮時代,他曾在這座新州小鎮發表過演講,後來當地人就將當地易名 Parkes。 Parkes 距離雪梨市中心約四、五個小時,途經新州 Orange,可以作為週末家庭短途旅遊的選擇之一。

駕車前往的遊客會在到達前遠遠地望到一座巨大的白色射電望遠鏡。它已在那裡樹立 60 年。
The Parkes radio telescope has been named Murriyang.
The Parkes radio telescope has been given the name Murriyang. Source: Supplied: CSIRO
帕克斯望遠鏡直徑 64 米,是南半球最大的單碟望遠鏡之一。望遠鏡的移動部份重達 1,000 噸,比兩架波音 747 飛機更重。望遠鏡的設計歷時三年,建造歷時兩年,1961 年開始運作。因為不斷定期更新升級,所以它的功能至今依然強大。

雖然帕克斯望遠鏡主要用於天文學研究,它亦有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其他國際太空機構簽訂合約,長期負責跟蹤及接收航天儀的數據。為了不干擾其運作,所有參觀的遊客都要關上手提電話。

帕克斯望遠鏡 60 年來的工作履歷相當輝煌。1962 年,它跟蹤了第一個太空任務「水手 2 號」(Mariner 2)飛過金星時的過程。 1969 年 7 月,它是阿波羅 11 號(太陽神十一號)登月任務的主要接收站點,亦協助 NASA 轉播杭思朗(Neil Armstrong)的登月任務。 「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我們至今可以在展覽廳內看到這段激動人心的歷史。

一齣名叫《The Dish》的電影就是根據這段歷史事件,講述了 Parkes 射電望遠鏡在首次登月任務中起到的作用。因此,這台望遠鏡亦被稱為「The Dish」。

相比過去的輝煌,The Dish 現在正在執行的任務可能更加了不起。 它正在收集外太空生命的信號,是全球「突破聆聽計劃」(Breakthrough Listen Initiative)的組成部份。
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點是,Parkes 天文台周圍種了六棵蘋果樹。這些蘋果樹大有來頭,被稱為「牛頓的蘋果樹」,也就是傳說砸中牛頓的腦袋,激發他悟出萬有引力定律的那棵功勳植物。

仔細閱讀路邊的註釋你就會明白,原來這些蘋果樹只是和牛頓有些沾親帶故而已。 1814 年,最初的牛頓蘋果樹在油盡燈枯之際被剪下枝椏,嫁接到世界各地。

1960 年代,墨爾本的蒙納殊大學的花園得到了幾枝牛頓蘋果樹的嫁接後裔。 1977 年,蒙納殊大學的蘋果枝又被嫁接到了墨爾本 CSIRO 實驗室。1990 年,牛頓蘋果樹的不知道幾代子孫又來到了新州 Parkes 的天文台。

雖然有關蘋果幫助牛頓悟出萬有引力的故事被證明不一定真實,但它被賦予的科學探索精神,令到訪的遊客感到意味深長。如今「物理學之父」的蘋果樹正在另一片土地上默默守護著人類最頂尖的天文事業。


坎培拉深空通信中心參觀重點:

    • 八部射電望遠鏡是南半球最大的通信群組
    • 和另外兩個深空網絡協調工作,以約 120 度的間隔圍繞地球
    • 正在追蹤旅行者 1 號和旅行者 2 號探測器傳送的信號
    • 曾參與 NASA 阿波羅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登月行動

距離雪梨市區將近四個小時,距離坎培拉市區 45 分鐘。

和 Parkes 天文台的不同之處在於,坎培拉深空通信中心有八部射電望遠鏡,是南半球最大的通信群組。周圍綿延的山脈為它們遮擋了無線電干擾,同時亦遮擋遊客一路上的手機信號
A dish at the Canberra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 Complex
A dish at the Canberra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 Complex Source: CSIRO
坎培拉深空通信中心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深空網絡」(Deep Space Network)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另外兩個網絡站點分別是位於美國加州的 Goldstone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 Complex 和西班牙馬德里的 Madrid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s Complex,共同接收及發送數據。 這三個站點正好以約 120 度的間隔圍繞地球。遊客可以在展覽廳內透過觸控屏幕了解三個通信群組如何協調工作。

它們目前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收集美國在 1977 年發射的旅行者 1 號(Voyager 1)和旅行者 2 號(Voyager 2)探測器所傳送的信號。
Voyager 1
Source: Courtesy NASA/JPL-Caltech
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飛行了 44 年,旅行者 1 號探測器已經到達太陽系的邊緣,距離地球 222 億公里,即將進入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旅行者 2 號探測器離地球 185 億公里,在向著太陽系的邊緣進發。在此之前,旅行者 1 號途經了木星、土星及其衛星,為人類傳回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及資料,旅行者 2 號更途經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大行星。

訪客可以在那裡觀察月岩標本,體驗太空人在太空中如何刷牙、去廁所、睡覺、吃飯,亦能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學習怎樣才能與頂尖科學家一樣獲得最新的太空信號和數據......

和 Parkes 天文台一樣,坎培拉深空通信中心歷史上亦曾經參與 NASA 的登月行動
Neil Armstrong on the moon, taken by Buzz Aldrin
Neil Armstrong on the moon, taken by Buzz Aldrin Source: NASA
1969 年 7 月,深空站 46 (DSS-46)接收到杭思朗在月球上行走的第一張照片。

1972 年,當時即將落成的南半球最大深空站 43(DSS-43)提前參與了阿波羅 17 號的登月任務。那是人類第六次,亦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後一次登月任務。12 月 15 日,太空人塞爾南在月球表面邁出了最後一步,他說:「我們如何到來如何離開,上帝保佑,我們將帶著全人類的和平和希望,再次回來。」

可惜自從那時以後,人類就再沒有踏足那個熟悉又陌生的星球。

幸好作為普通人,我們仍能有機會到訪這些稍為駕車就能抵達的天文站點。透過這些望遠鏡一起仰望星空,讚歎偉大的人類歷史壯舉,說不定個人的眼光和格局也能因此變得超脫起來。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3 May 2021 3:17pm
Updated 13 May 2021 3:23pm
By Wei Wa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