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必備】了解職場歧視與法例權益保障

什麼是職場歧視?如果你是受害者應該如何處理?今集《澳洲定居指南》將詳細講解相關的法例權益保障。

troubled woman

Source: Pexels/energepic.com

澳洲多元文化議會(Diversity Council of Australia)每隔兩年會公佈一項有關澳洲職場共融、騷擾及歧視的研究報告《Inclusion@Work Index》。今年的最新一份將於12月公佈。


要點:

  • 澳洲聯邦、州及領地均有保障免受歧視及滋擾的法例;
  • 工作場所的非法歧視是指在有人因特殊性質、而不公平地對待另一名員工;
  • 待遇差異不一定構成非法歧視。

什麼是非法職場歧視?

當僱主因個別員工的屬性(如種族、年齡、性取向、懷孕或宗教信仰)而採取不利待遇時,便會構成非法職場歧視。

美根(Meghann Papa) 是位於雪梨律師事務所Anderson Gray Lawyers的資深律師。她指澳洲有聯邦、州和領地法律保障人們免受歧視和騷擾。
「職場歧視是指因員工具特定性質(如性別、種族、殘障或年齡)而遭受差別待遇。」
美根表示在澳洲的反歧視法下,分為直接與間接歧視。

她解釋道:「當有人要求員工遵守因種族、年齡、性別或殘障而無法履行的要求或條件,否則有機會對該名員工造成不利後果,這可能已經構成非法歧視。」
protective employee
Source: Pexels/Sora Shimazaki
美根以獨力撫養子女的員工舉例說,如果員工必須前往托兒所接送孩子,僱主應該作出合理調整以允許這樣做。

美根續稱,如果僱主因家庭責任而向無法加班的員工採取紀律處分,也可能構成歧視,但員工必須確保自己將情況通知僱主,以便必要時進行適當調整。

什麼是不利行動?

《公平工作法》中提及「不利行動」一詞。

在布里斯本律師事務所Maurice Blackburn Lawyers、專門從事就業及工業法的資深律師唐納(Patrick Turner)解釋,「不利行動」包括解僱、「影響他人職業」、以及因偏見以改變立場,如果出於某些原因也屬於違法。

唐納續表示:「當我們提及這兩個概念時,包括降低工資、降級、發出警告等事情。」此外,不利行動亦包括員工間的歧視、或威脅採取不利行動。
Mwanaume afanya kazi
Mwanaume afanya kazi Source: Pexels/Ron Lach

非法歧視

然而,差別待遇也不一定構成非法歧視。根據《公平工作法》,如果僱主並非因個別員工的特定屬性而作出歧視,便不屬於不利行為。

唐納指通常歧視個案是很微妙的,但也有不構成歧視的情況。

他舉例說:「如果有員工帶醉上班並收到警告信,而僱主有規定『必須在工作期間保持清醒』,只要其餘與其他員工待遇一致,便不算為歧視。」

績效管理

Lisa Annese是澳洲多元文化議會的行政總裁。她指僱主有合法權利管理員工的工作表現。雖然績效管理是一個單獨議題,但有時候也會被誤以為「歧視」。
「對工作表現不達標的員工進行績效管理,並不屬於歧視。」

Image

如果感到被職場歧視該怎樣做?

資深律師美根表示,如果在職場感到被歧視,他們應該直接向僱主提出。

她說:「大多數僱主都有投訴或申訴程序,因此(如感到被歧視)應該先向僱主提出,以嘗試解決問題。」

如果無法解決,員工應該向就業律師、反歧視律師尋求專業意見。如果是工會成員,也可以與工會討論。而唐納律師亦指,重要的是員工需要了解自己的權利。
lawyer
Source: Pexels/Andrea Piacquadio
聯邦、州及領地法律

澳洲的聯邦、州及領地政府均有保障歧視及騷擾的法律。

唐納律師表示:「概括而言,州及領地法例禁止許多同類的歧視行為,但均有些微差異。」

他又建議,在某些情況下,根據州法律提出索賠可能比根據聯邦法律提出索賠更好。
team inclusion
Source: Pexels/fauxels

申請索賠的可能結果

唐納律師表示,申請歧視索賠可能會出現許多不同的結果。

他表示:「有些員工可能會復職、有些人可能會獲賠償,以彌補失去收入的經濟損失……如果失業並無法挽回,也有機會獲取因遭受傷害、痛苦、和侮辱所得的賠償。而法庭也可以作出命令,包括要求僱主罰款。

他續說,員工不應該對行使這些權利而感到害怕。當感到被歧視時,應主動站出來向僱主提出,讓工作場所的所有其他同事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欲知更多資訊或尋求協助請瀏覽公平工作專員公署,或撥打13 13 94聯絡公平工作資訊熱線(Fair Work Infoline)。如需語言支援請致電13 14 50尋求翻譯及傳譯服務(TI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4 November 2021 5:03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1pm
By Chiara Pazzano, Jojo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