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澳洲天氣的五大氣候因素

澳洲的天氣受許多氣候因素影響,厄爾尼諾(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每年對全國大多數地區的氣候影響最大,今集《澳洲定居指南》將會詳細講解。

el nino

Source: Getty Images/JUAN GAERTNER/SCIENCE PHOTO LIBRARY

要點:

  • 什麼是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
  • 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 (ENSO) 是一種熱帶太平洋上大氣與海洋間交互作用而產生的變化。
  • 印度洋偶極(Indian Ocean Dipole)和南部環形模式(Southern Annular Mode)也是關鍵的影響因素。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全球氣候系統自然循環的一部分。

南部昆士蘭大學應用氣候科學中心主任鮑爾教授(Scott Power)表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或簡稱ENSO,是一個術語,解釋氣候系統中自然發生的振蕩,由三個不同的階段組成。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兩個海洋及大氣互相變化的相反現象,而「中性」(Neutral)則形容處於兩者中間。
ENSO diagram
Pacific Ocean – even in neutral state the Western Pacific is warm. Source: Reproduc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Bureau of Meteorology.

厄爾尼諾及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現象的出現,往往與澳洲大部份地區的降雨量高於平均有關,尤其是東岸及北部地區,有時會引發水浸。

相反地,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則與澳洲東岸及北區地區的降雨量減少有關。

兼任蒙納殊大學的地球、大氣環境學院教授的鮑爾表示,當太平洋及上空的大氣在幾個季節中從「正常」的中性狀態產生變化時,便會發生這種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期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趨於變暖,而澳洲北部和東南亞四周海域的溫度則會趨下降。」
他續說:「這些海洋變化對上空的大氣層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因此季風趨於減弱,而對流和降雨逐漸離開澳洲北部和東南亞,並移動東面,從而令澳洲北部和東南亞變乾燥,東面則變得更潮濕。
el nino
During an El Niño event, trade winds weaken, allowing the area of warmer than normal water to move into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Source: Reproduc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Bureau of Meteorology.
拉尼娜恰巧是厄爾尼諾的相反。

鮑爾教授稱:「拉尼娜現象期間,因此澳洲北部和東南亞的水域往往會變暖,並引致大量降雨,變得更潮濕。」

他補充道:「隨著海水變暖,海面水位上開始上升。因此拉尼娜現象期間,會出現更多降雨、更高海面和溫度升高。」

「中性」剛處於兩者之間,其中赤道太平洋海面溫度一般接近平均。
La Nina
During a La Niña event, the Walker Circulation intensifies with greater convection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stronger trade winds. Source: Reproduc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Bureau of Meteorology

「非常不規則的振盪」

在某些情況下,雖然海洋看似處於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狀態,但大氣沒有反應,或者反過來。

鮑爾教授表示,這種振盪是非常不規則的。
「今年我們可能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明年可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或者在中性年,甚至可能出現另一次拉尼娜現象。」
因此,振盪可以非常不規則地從一個階段變為另一個階段,並且每個階段平均持續約 12 個月,而同一時間只能出現一種階段。

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

氣象局監測及報告一系列「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ENSO)的指標,包括:

  • 短期熱帶降雨頻密;
  • 海面及深處的海水溫度;
  • 儲在海洋中的熱能量;
  • 南方振盪指數;
  • 大氣壓力;
  • 雲層數量;
  • 季風及大氣更高的風洋流。
這些氣候指標提供當時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的資料,亦是用來預測未來數月氣候模型的數據。

storm clouds
Source: Getty Images/Andrew Merry

什麼是「南方振盪指數」?

根據氣象局資深氣候學家貝蒂奧(Lynette Bettio) 博士的說法,南方振盪指數量度大溪地與達爾文之間地面氣壓的差別。
「南方振盪指數實際上是顯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的大氣部份。」
她解釋說:「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當南方振盪指數為高正值或高負值時,它實際上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那些階段相一致,並影響澳洲的降雨量。」

印度洋偶極

其中一個導致 2019 年澳洲林火的因素,是「印度洋偶極」。

新南威爾士大學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安格斯(Agus Santoso)認為,負極的印度洋偶極會導致降雨增加。
「印度洋偶極是一種類似於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的氣候現象,但發生在印度洋。」
他說:「因此,當澳洲西岸及印尼之間的印度洋東面的海面溫度下降時,會形成印度洋偶極的正極,導致澳洲東南岸變得乾燥。」

南部環形模式

「南部環形模式」亦被稱為「南極振盪」,是另一個影響澳洲降雨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南澳。

它是一種大氣條件,控制著南部海洋的風向位置,如澳洲南部塔斯曼尼亞的風暴。

安格斯表示:「因此,在南部環形模式的正極期間,季風向南移動,令澳洲南部變得乾燥,並且令東岸形成強風,並可能帶來更多水分。」

當與拉尼娜現象相結合時,可能會導致更強烈的降雨。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2 December 2021 5:31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2pm
By Chiara Pazzano, Jojo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